APP下载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之中

2018-12-07宁夏金卫东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日晷赤道平面

宁夏 金卫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深深地打上了区域地理环境的烙印,或记录、描述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分布、发展变化,或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或蕴含着科学精神、尊重自然和人地协调的思想。本文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和渗透于地理教学之中,一方面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学能力,“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入

在教学时,可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以彰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农历“二十四节气(见下图)”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

笔者在设计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中的“锋与天气”一课时,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引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农历)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我国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因为讲这部分内容时正是北方冷空气比较活跃的10月,也是冷、暖气团交汇频繁形成冷锋的季节。

二、渲染

在教学时,可将与讲授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著名的诗词歌赋等融入课堂,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在讲授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时,涉及“贺兰山”,笔者用岳飞著名的、豪气十足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引出贺兰山,并让学生大声朗读词篇,以岳飞的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精神感染和教育学生。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 岳 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欣赏完《满江红·怒发冲冠》之后,笔者又介绍了贺兰山的地理意义。古人称贺兰山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贺兰山是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是西北干旱与半干旱的分界线,也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贺兰山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草原;西侧坡度和缓,渐入阿拉善高原。山地地形及植被阻挡着寒冷的西北气流,成为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对保护富庶的银川平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三、点睛

在教学时,可用一些能揭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的古诗词或谚语,画龙点睛,突出主题;通过古人敏锐的洞察力和精辟的描述,激励和感染学生。

笔者在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课的教学时,用到了如下古诗词或谚语:

“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这组诗句描绘了我国西北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差异,反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逐渐远离海洋,水分递减,干燥度递增,使自然带景观产生了由草原到荒漠的递变。“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原》)”,该诗体现了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生物循环,即落花被微生物分解后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山高一丈,水冷三分”,描述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用以描述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差异,也反映了横断山区物种的多样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反映了平原和山地气候和物候的差异。“山前桃花山后雪”,反映了坡向对气候的影响,即山地阴坡和阳坡在冷暖、干湿状况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自然景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清·徐兰《出关》)”,反映了秦岭南北两边自然景观的差异。

除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外,我国劳动人民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创造的人文景观和文化也具有地域性特征,这是因地制宜和空间区位思想的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这是对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描述,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自然条件是形成文化地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也可利用高考真题强化教学内容,感悟中华优秀文化的神韵与魅力。

【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1~3)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解析】该组选择题通过剪纸这一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帧作品,反映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地理特征,主要考查区域差异和区域景观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地方剧种,也让考生感悟剪纸文化的艺术魅力。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应为长三角地区。

第2题,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工具为船。

第3题,川剧主要是四川一带,豫剧主要是河南一带,粤剧主要是广东、广西一带,越剧主要是上海、江苏一带的地方剧种。

四、检测

根据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检测试题之中,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古人写作时的地理环境和所描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

笔者在设计“锋与天气”的检测试题时,利用诗词(如下),通过理解诗词,分析其分别描写的是哪种锋面对天气的影响。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华南)准静止锋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暖锋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冷锋

再如,在复习“地图及地球”时,笔者设计了一组有关赤道式日晷的检测试题,考查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关系、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与赤道平面的关系、各地纬度的计量、晷针和地平面的夹角与当地地理纬度的关系、晷面和地平面的夹角与当地地理纬度的关系等。

【例2】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赤道式日晷放置时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面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移动的角度是一致的。右图为赤道式日晷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夏至日晴天时,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赤道式日晷的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的状况为

( )

A.晷针影子投影在晷面以下,白天时等长,且逆时针方向移动

B.晷针影子投影在晷面以上,白天时等长,且顺时针方向移动

C.晷针影子投影在晷面以下,白天时不等长,且逆时针方向移动

D.晷针影子投影在晷面以上,白天时不等长,且顺时针方向移动

5.若将图示日晷仪由北京移至广州使用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该

(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按日期作调整

6.我国某景点安放着一座赤道式日晷,某日一游客发现晷针影子指向“午”时的北京时间为12:58,则当地的经度为

( )

A.105°30′E B.134°30′E

C.104°30′E D.115°30′E

【答案】4.B 5.C 6.A

第4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位于天赤道以北,故晷针影子投影在晷面以上;因“赤道式日晷放置时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面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且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与赤道平面平行,所以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与晷面平行,晷针平行于地轴,同一天白天时太阳距晷面的高度始终不变,故晷针影子等长;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以太阳周日视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晷针移动方向与太阳周日视运动方向一致。

第5题,因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即晷面和地平面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所以赤道式日晷安放的纬度越低,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越大。广州比北京的纬度低,故若将图示日晷仪由北京移至广州使用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该增大。

猜你喜欢

日晷赤道平面
纸盘日晷
玩转高考真题——平面解析几何篇
距赤道越远越喜爱黄色
简易日晷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
论明末清初日晷设计的特点
参考答案
日晷的原理及制作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