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8-12-04屈增国杨冬梅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主人翁工人阶级农民工

屈增国,杨冬梅,赵健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48)

一、新时代我国职工队伍的现状及其特点

职工队伍是工人阶级在职业范畴的具体反映。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论述,是从资产阶级对立物的角度,揭示工人阶级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所具有的彻底革命性。在马克思的有关思想中,所突出的是这个阶级的先进性。当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取得政权,其阶级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被压迫阶级上升为国家的领导阶级。职工队伍相对于工人阶级范畴,突出的是工人阶级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职业角色,两者强调的角度不同,工人阶级突出鲜明的阶级特征,职工突出的则是其职业特征。在研究工人阶级所从事的具体劳动形式或工作方式时,用职工身份表达,更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可以避免以“工人阶级”作为大概念所带来的高度抽象性。职工身份的出现,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揭示了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工理论的当代意义则在于它揭示了职工身份形成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职工队伍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2016年间,在劳动力人口逐年减少的背景下,我国就业人员总量保持了平稳增长,由76704万人增加到77603万人;城镇就业人员也从37102万人上升到41428万人。在此背景下,我国职工总数也由3.5亿人增加到3.91亿人,增长了11.8%。

职工年龄结构总体稳定。职工队伍平均年龄37.1岁,比2012年的35.3岁增加1.8岁,整体年龄出现小幅增长,大体上也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趋势。“70后”“80后”作为职工队伍的主体,合计比例高达66.9%。

职工产业就业情况。近几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大量劳动者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2012年的33.6:30.3:36.1转变为2016年的27.7:28.8:43.5。第一、第二产业职工人数呈减少趋势,第三产业职工人数呈增加趋势,2016年占50.6%,超过一半。

职工行业就业情况。在各行业门类中,制造业一家独大,就业人数占到职工总数的36.8%。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就业人数增长最快,增速分别达到72.7%、50.3%和38.7%。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企业大量涌现,带来大量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就业群体。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平台就业人员约为585万人。

职工就业单位情况。就单位类别来看,企业职工占比最大,达70.6%;事业单位占比12.6%,机关占比7%,个体经营户占比5.9%,其他占3.8%。从所有制类型来看,私有、港澳台商、外商及其他单位职工总数为32435.6万人,占职工总数82.9%;国有和集体单位职工总数为6689万人,占职工总数17.1%。

新领域劳动者群体状况。伴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新领域的劳动者队伍不断扩大。新领域劳动者群体以“网约工”“自雇型劳动者”等为主。网约工是以网络平台为中介、以合作契约为连接、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劳动者群体。自雇型劳动者是指通过自己雇用自己,获得部分或者全部收入的劳动者。新型劳动者具有以下特征: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提高,根据对共享平台就业者的调查,大专、高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就业者占总数的62.3%,劳动者的高学历特征比较明显,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灵活就业机会本身就需要更好的信息筛选、获取和辨别能力,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占有优势;[1]劳动者在服务过程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工作时间自主性强,自主决定在线时间长短,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工作任务,工作空间任意化;劳动者在服务过程中具有相当的独立性,独立安排和完成具体订单或服务,无需接受互联网新业态平台的指挥控制;劳动者一般需自担经营风险,其报酬取决于服务成果而非服务过程,劳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时,如果发生诸如外卖餐食损坏、快递丢失导致未能完成订单,或劳务需求者对服务结果不满意等情况,需要从劳务提供者的报酬中扣除相应款项。

知识分子群体状况。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数据显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从2000年的3800多万人增至2013年的1.2亿人,2015年,中国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已有1.7093亿人。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分布广泛,是公务员、教育医疗、科学研究、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主体。知识分子是一个异质性比较高的群体,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多元化。相对于社会一般成员,“知识分子有思想、有主见、有责任,愿意对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2]这一群体接受过较为系统的教育,拥有比较多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了解得比较深,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较强,有主见,有个性,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思想活跃,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方法新颖独特;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重道义,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新时代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的新变化及其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工人阶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一)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及其变化

1.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及其变化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人阶级的政治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实现。其一,实现渠道更加畅通。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人数在党的十九大代表中明显增加,与十八大相比,增加了79名,提高了3.3%;其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全总调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已建立工会的企事业单位,有515.4万家单独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比2012年增长27.3%;有504.7万家建立厂务公开制度,比2012年增长27.6%;有17万家企业建立职工董事制度,有16.5万家企业建立职工监事制度。

第八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职工中,27.1%的职工是中共党员,高于2012年调查的26.2%,这说明职工中的党员数量有提高,但所占比例变化不大。职工党员主要分布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其中国有企业职工党员占20.5%,私营企业党员占16.2%,国有企业职工中党员比例要远高于私营企业。在参政议政和干部选拔方面,党的十九大代表相较于党的十八大代表,来自生产第一线党员代表明显增加,其中来自国有企业的职工要明显多于私营企业职工,这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不开。但随着私营企业在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参政议政上的份额也在逐年提高。

在新形势下,农民工的政治地位、政治参与状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这可以从农民工的政治身份上来进行观察。第一,担任党代表的情况:在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工人党员代表有169人,占7.4%,其中包括农民工党员26人;在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工人党员代表198人,占8.7%,其中农民工党员27人。第二,担任人大代表的情况: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13.42%,其中包括31名农民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980名,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15.70%,其中有45名农民工代表。第三,农民工在工会组织中的兼职情况。在2015年底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中,提出要“提高领导机构中职工代表比例”,这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普通职工参与工会工作提供了机遇。很多地方工会效仿全国总工会,采取了吸纳农民工进入领导机构的改革措施。这些都是保障农民工群体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

2.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人阶级的劳动经济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落实。表现在就业数量稳中有升,职工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职工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也在逐步推进,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也得到了较好维护等。

(1)职工就业岗位稳中有升

根据“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2016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均是稳定略有增长,说明职工的就业岗位基本保持稳中有升(参见图1、图2)。过去的5年,国有企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2016年比2012年下降9.8%①数据来源于人社部2012、2013、2014、2015、2016年的“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2016年比2012年增长59.3%。这表明私营企业正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图1 2012-2016城镇新增就业人口

图2 2012-2016城镇失业人口再就业人数

(2)职工工资收入稳步增长

2012-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均实现了稳步增长①数据来源于人社部2012、2013、2014、2015、2016年的“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如图3所示。其中,国有企业就业人员2016年的年平均工资约为7.3万元,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2016年的年平均工资约为4.3万元,前者是后者的1.7倍(见图4)。对农民工而言,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的农民工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持续上升。与2016年相比,2017年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51.5%)下降1.4%,其中,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29.9%)下降0.6%,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18.9%)下降0.8%;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上升1.3%,达到48%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4/t20180427_1596389.html,2018-04-27.。

图3 2012-2016职工工资情况(单位:元)

图4 2012-2016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职工工资变化情况(单位:元)

(3)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

2012-2016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从30427万人增长到3793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从4543万人增长到594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执行企业制度参保人数从28272万人增长到34264 万人(见图5)。5年间,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不断增长,到2016年末达到29532万人,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则先升后降,到2016年末为4825万人(见图6)。在失业保险方面,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农民工,参加人数均不断增长(见图7)。与过去几年相比,职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状况不断变好。

图5 2012-2016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图6 2012-2016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图7 2012-2016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情况

3.工人阶级的社会文化地位及其变化

这一方面表现为职工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总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58.8%的职工所在单位有职工文体活动场所,比2012年增加了5.2%。同时,根据清华大学2012年完成的全国性调查数据(见表1),农民工对目前所处阶层自我评分的均值是3.79分,10年前的自我评分均值是2.87分,都属于较低的阶层认同。不过,主观社会地位在十年间还是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表1 农民工的自评社会地位

4.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如果没有自身素质的提高,主人翁地位也无从反映或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和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工人阶级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全总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6年,比2012年提高了0.6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了31.9%,比2012年提高了10.1%,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2年,高于企业职工13.3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另一方面,工人阶级整体的技术技能素质进一步提高,近些年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截至2016年末,全国累计有2358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比2012年增加了783万人,职工参加技术培训的比例普遍提升,77.8%的职工参加过单位组织的培训,比2012年增加了13.2%。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34.6%和9.2%;从技术工人的分布看,国有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占39.3%,其中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占13.8%,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单位。国有企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为84.3%,私营企业为75.4%。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在职工整体素质方面优势明显,私营企业在职工整体素质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作用发挥的新特点

1.在经济建设中创业创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工人阶级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高扬主人翁精神,创造出中国速度、中国品牌和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海底沉管隧道施工堪称国内“超级工程”,在全体施工人员共同努力下,通过大胆创新,科学施工,攻克了这一难题,充分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创新能力,也受到外国同行们的尊敬。被誉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中国高速铁路,同样体现了工人阶级创新精神,现已成为“中国名片”,赢得全世界的高度赞誉。广大职工在各个行业、不同领域,在发挥创新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2.在政治建设中体现领导阶级本色

广大职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理论思想武装头脑,追求进步,积极参政议政,始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同心同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总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69.9%的职工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或“比较有信心”。

3.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职工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文化建设,踊跃参与“中国梦·劳动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时代最强音,推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打造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团结一致谋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了引领和带头作用。

4.在社会建设中展示中坚力量

十八大以来,广大职工群众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识大体、顾大局,大力支持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爱岗敬业、遵守纪律、诚实守信,自觉履行劳动义务,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参与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积极参与集体协商,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发挥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

5.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职工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带动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与2012年相比,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用水量分别下降了17.9%和25.4%,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

三、新时代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理论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时代工人阶级的全面考察,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对于深刻把握新时代工人阶级理论和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方法论意义。从理论上破解工人阶级主人翁认识难题,从实践上寻求工人阶级主人翁实现的现实途径,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指导,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要认真学习和研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并以此为指导,着重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意义,结合我国工运实际,对工人阶级地位、作用及其先进性的本质进行科学揭示。

(一)新时代如何认识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存在不同看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看待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问题,一直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人根据企业中劳动者的现实境遇,将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同工人绝对地对立起来,提出工人已经不是企业的主人;有人针对一些企业中的劳动者合法权益被雇主侵蚀,农民工高强度劳动与所获得的低水平劳动报酬呈现较大反差等现象,作出工人阶级已经丧失主人翁地位的结论;实践中,有的企业由于职代会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企业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职工因其政治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实现,在企业管理中缺少话语权而感到自己已经不是企业的主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就非公企业性质而言,按照“谁出资,谁就是主人”的逻辑,职工在企业中因不占有生产资料,其被雇佣者身份难以同主人翁划等号;有些研究者明确认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主人翁只是一个政治概念,维持这一概念仅仅是为政治目的服务,客观上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和身份已无从寻索;甚至有人公开质疑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质。

表2 职工对“主人翁”称呼的看法

表3 公司职工对“主人翁”作用的评价

通过对部分企业职工对“主人翁”称呼的看法进行调查发现,47.8%的职工认为“主人翁”是一种身份,24.1%的职工认为“主人翁”没有实际内容,24.4%的职工认为“主人翁”只是一个政治口号(见表2)。在职工对“主人翁”作用的评价方面,认为主人翁作用发挥很充分的比例仅占15.1%,认为发挥得一般的占58.8%,认为基本没有发挥作用的占17.2%(见表3)。

上述观点和调查结果表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工人阶级地位都存在着很多模糊的认识,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将妨碍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和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尤其是部分企业职工对“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

关于工人阶级先进地位与先进作用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作过深刻论述。他认为,工人阶级在新时代,必须继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这是由工人阶级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他重申了工人阶级重要地位和先进性质,明确指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3]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在新时代履行作为先进阶级的职责提出新的要求,指出:“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4]

针对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否定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论调,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高度,从工人阶级作为阶级整体的先进性出发,对那些错误认识进行批驳,明确提出:“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5]

我国工人阶级作为党所依靠的坚实的阶级基础,作为国家根本法——宪法所确定的国家领导阶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认识工人阶级政治和法律地位的根本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就内在地涵盖于其中,亦即国家领导阶级就包含了国家主人翁的全部规定。实践中存在的职工合法权益被侵害等现象,不能作为否定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直接论据,这种以偏概全式的认识逻辑不利于对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整体把握。非公企业客观存在的职工被雇佣状况,作为一种社会分工的结果,不能因此而否定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具有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否定非公企业老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身份,更不能将非公企业同职工视为绝对对立的关系。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发展,非公企业中的职工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并通过有效行使法律赋予职工的民主权利,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公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的一种实现形式。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想办法调动一线工人、制造业工人、农民工的积极性,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工人阶级是主人翁,主人翁的地位要体现出来。”[6]这是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作出的重要论断。

(三)认识和研究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问题的方法论视角

正确认识和把握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时代内涵,对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理论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明确工人阶级主人翁范畴的本质规定和外在表现形式,对进一步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历史主动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问题,曾经在理论上是一个说不清楚、实践上亟待破解的难点。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重要论述作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是总体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讲话中,高屋建瓴,坚持从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的视角出发,具体阐述相关理论和思想。在论述工人阶级主人翁问题时,他所强调的是工人阶级“国家主人翁”的地位,而非局部的劳动现象、个别的劳动者境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时代召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谱写壮丽而崭新的篇章。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以国家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作出新的贡献。”[7]

二是坚持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价值引领,培育新时代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面对部分职工“主人翁”意识缺失问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培育路径就是通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8]

三是着眼于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采取辩证的分析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传统的高度同质化的状态,其内部形成了不同的阶层。农民工作为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在冲破传统二元社会结构利益藩篱的同时,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民工从事苦累脏差险性质的工作,劳动强度高,劳动报酬低,以及经常出现的劳动争议和欠薪问题,这一阶层被普遍认为地位较低。由于农民工阶层自身的特殊性,在探寻农民工如何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发挥主人翁作用问题时,应采取辩证的分析方法,聚焦于农民工阶层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所体现的先进性,而不能套用工人阶级一般理论。

四是认识工人阶级地位,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工人阶级内在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其先进性也在发展。只有把对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认识建立在与新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工人阶级地位的本质特征。

四、新时代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主力军地位和作用,为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技创新的系统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工人阶级在各条战线砥砺奋进,继续发挥其先进性,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工人阶级在创新中,在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同时,也锻造和提升了自身的整体素质,其先进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创新性是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其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之一,也是工人阶级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的内在规定性。综合分析表明,新时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的主力军仍然只能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将伴随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得到体现。

从历史上看,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在提高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机器代替人、排挤人等现象。主要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部分逐步递增,可变资本所占的部分逐步递减。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必然形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加深了无产阶级贫困化。但是,马克思还指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传统工业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从而一些新的劳动领域,或者直接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或者在与机器生产相适应的一般工业改革的基础上形成起来。”[9]“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10]历史发展证实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从现实看,确实有此现象,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始在生产线投入机器人以取代人工。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曾在2011年宣布“百万机器人计划”,2017年,该企业将4万机器人投入生产线,江苏昆山工厂已裁员6万员工。应该看到,富士康以机器人代替工人的用工之变,是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对缺少一技之长的职工的一种倒逼。换个角度看,这种用工之变实则是将人从低端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只能靠人来完成,复杂机器的使用需要高素质工人。面对挑战,职工需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岗位培训,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工人阶级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才能在新时代应对各种困难和重大挑战,也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从长远看,科学技术无论发展到多么高的水平,人工智能技术无论如何发达,在任何领域都无法完全取代人,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因为人具有能动性,具有发展的属性。这一原理同样适用对处于新技术革命中的工人进行阶级分析。

猜你喜欢

主人翁工人阶级农民工
绿色低碳节能先行 你我都是主人翁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小区治理如何跳出“泥淖”——“主人翁”意识是必备药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主人翁的教育
坚持“四个融入” 引领青工当好企业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