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的实践研究——以黔东民族地区铜仁市为例

2018-12-03霍晓丽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黔东文化遗产物质

霍晓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的实践研究——以黔东民族地区铜仁市为例

霍晓丽

(贵州财经大学 公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黔东地区聚居着苗族、侗族、土家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积淀了深厚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今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优秀传统文化既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传承挑战。文化旅游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这在黔东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诠释。文化旅游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源,并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空间,提升了文化自信,有利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旅游; 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黔东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临湖南,北接重庆,历史上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南边陲的必经之地。本文研究区域为狭义上的黔东,仅指素有“黔东门户”之称的铜仁市。铜仁在《禹贡》中被视为荆州荒裔,周时隶属楚,秦置黔中郡,汉改为武陵郡,晋属荆州,隋置沅陵郡,唐初属辰州,后置锦州卢阳县、溪州,宋并入沅州麻阳县,元置铜人长官司,明初先后隶属思州、思南,永乐十一年(1413)设铜仁府,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为铜仁县,清代沿袭旧治[1]10-14。近代历经变革,于2011年10月22日撤地设市,下辖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2万人,境内聚居着汉、苗、侗、土家、仡佬、羌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地区。黔东地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民族文化的代表,但受到历史、地理、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形势不容乐观。

综观有关黔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研究成果,数量较为丰硕,但偏重实证研究,内容大都局限于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社会经济层面,较少从文化的角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相结合,理论提升和实践总结都有待深入探究。新时代,学界兴起的“文化旅游”为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其概念侧重点各异,其中马先标教授认为文化旅游“体现为一种富有文化特征、基于文化导向的活动、过程、方式、产业乃至一种观念范畴”[2],更强调其文化指向,较为契合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的现状。因此,本文以黔东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转化为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对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所裨益。

一、问题的提出

黔东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整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铜仁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自2012年铜仁市人民政府成立以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7.9:29:43.1调整为2016年的23.6:28.4:48,第三产业提高了4.9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创建10个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地区的支柱性产业。2013年到2017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0583.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共计801.85亿元。旅游收入自2013年起增速连续三年位列贵州省第三[4]。梵净山、苗王城、九龙洞、石阡温泉等主要旅游景区逐年创下新高,客源地范围由本省、全国扩展到全球各地。以国庆长假为例,黔东民族地区近五年来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金额都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见图1)。

图1 黔东地区2013-2017年国庆长假旅游产业效益状况①

然而,黔东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重自然资源、同质化开发严重、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日益突显,势必影响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黔东各县旅游产业开发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争相投入大量资金编制规划,开工建设文化街、古城镇、农家乐、大型景区、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基础设施。例如,印江美女峰景区、德江洋山河国际旅游度假区和石阡城南温泉五星级度假酒店等,分别以境内山峰、河流、温泉等自然资源为中心进行建设。同时,“农旅一体化”式的乡村体验旅游,在玉屏茶花泉景区、德江高家湾城市农业公园和思南塘头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都以相似的模式运营。同质化的开发模式削弱了区域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阻碍着旅游产业链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可能性,导致了地区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以2017年国庆长假为例,铜仁市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金额与本省其他州市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见图2)。而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旅游产业是贵州省第三产业的支柱,其总收入占GDP比重在全国排名第一,为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但其综合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弱势地位②。可见,作为黔东民族地区第三产业支柱的旅游产业,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大潮中更缺乏综合竞争力,发掘旅游产业的潜在竞争力迫在眉睫。

图2 贵州省各州市2017年国庆长假旅游产业效益情况③

二、黔东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旅游产业的机遇及必然性

(一)黔东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新机遇

一是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达成全民共识,山青、天蓝、水碧、土净等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必将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形下显得更加珍贵。黔东森林覆盖率达到59%,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PM2.5平均值都在50以下。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MAB)成员。近五年来黔东民族地区新增国家湿地公园七个,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一核四区四廊道”生态安全屏障,编制并实施了《铜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二是交通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观。据铜仁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统计,2012年到2016年期间,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5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28公里增加到596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通乡油路实现全覆盖,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0%;完成铜仁凤凰机场飞行区改造,航线通达19个城市;高铁通达铜仁南站;乌江500吨级船闸建成通航,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型[3]。“实施交通建设攻坚会战”成为政府今后五年主要任务之一,包括完善高速公路路网,提升国省干线等级、农村公路通畅水平和水运通行能力,实施乌江航道三级改造工程,增长铁路营业里程,建设武陵山片区国际旅游中心机场,加密国内航线,开通国际航线。

三是电子商务、通讯网络快速发展。铜仁高新区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石阡县、印江县、德江县、江口县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域内实现100%行政村通宽带、100%自然村通电话,4G网络乡镇全覆盖。《铜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推动大数据战略行动,促使全市城域网上链带宽达、光纤到户覆盖家庭、智慧应用项目、智能终端制造等关联业态实现显著发展。

(二)黔东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的必然性

文化旅游成为黔东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的结合点。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黔东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然而,在产业化、信息化深刻影响民众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仍然按照传统方式缓慢发展、艰难传承,有些甚至处于消亡的险境。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受到忽视,缺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黔东民族地区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旅游产业处于创高阶段,为地区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但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开发形式单一、品牌效应不强、产业链不完整、趋同化的开发思路必将导致区域内部不良竞争,降低区域旅游的竞争力,最终导致区域旅游产业经济效益陷入低谷,进入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阶段。

“微笑曲线”[5]指出,在旅游产业经历缓慢发展或停止阶段,迫使产业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开发与地方相适应的旅游产品、延长产业价值链、完善产业内部机制、实施全新的旅游营销策略等措施,可以助力产业二次崛起。黔东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要未雨绸缪,竞争力虽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但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具备历史的传承性、资源的稀缺性、经济的增值性等特征,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开发,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地区旅游产业的潜在竞争力,从而增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避免进入“微笑曲线”的低谷期。

同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能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途径,有利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传统戏剧、曲艺、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以及传统舞蹈等类别的项目,都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等类别的项目,可以实地展演或提供成品;民俗类别的项目能够为其他项目提供展示的平台,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呈现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演性、可售性、平台性可在文化旅游产业中显示其文化的内涵价值,满足游客不同的文化需求。

因此,黔东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倡并发展“文化旅游”势在必行。

PPP周期较长,历经项目设立、项目融资、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和项目移交五个阶段,各阶段又有着不同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式,涉税环节众多,涉及税种各异,涉税问题复杂(参见表1)。为突出重点,本文只就PPP模式运行中核心环节的税收问题及相应政策进行梳理分析。

三、黔东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旅游产业的实践路径

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业文化资源的关键。黔东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秉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思路,将区域优势和文化特色相结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一)全域旅游与县域集群式开发相结合

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它旨在追求旅游质量的提升和旅游价值的实现,要求区域内部各行业、各部门有效协调,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要素,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以一个行政区划的县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作为全域旅游的县,需要完备配置旅游相关要素,才能够全面优化资源、创新产品,呈现综合性、开放式、全景化、全覆盖的旅游目的地,并推动旅游产业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

深入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已成为黔东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心。以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民族传统文化除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族文化事象之外,还有赶秋、打花鼓、赶年场、跳花节、六月六等习俗。这些文化资源都有待开发。

松桃旅游产业以寨英、瓦寨、苗王城为节点,连成县内从东向西的精品旅游线路,集合境内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形成县域范围内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彰显松桃“苗王故里、绝技之城、神奇苗乡、美丽松桃”的文化旅游品牌。寨英、瓦寨、苗王城分别依托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滚龙、四面花鼓和傩技——上刀山等民族文化事象,发展观光、体验、休闲旅游。其中,寨英滚龙、瓦窑花鼓舞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和参与性,游客在观看专业演出之余,可以学习表演民间舞蹈、民间竞技,或者尝试滚龙、四面鼓的制作,体验苗族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而傩技,如上刀山、走钢刀等,是苗族民间祭祀仪式——还傩愿中最惊心动魄的环节,通过巫师的展示,让游客感受苗族“人多好巫而信鬼,贤豪亦所不免,颇有楚风”[6]的神奇。此外,瓦窑的山坡草场适宜发展乡村休闲体验游,而寨英的古建筑群和苗王城的军事屯堡,能使游客观赏过程中领略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县域集群式开发也是实现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的有效途径。黔东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活动的内在关联和对聚集效应的追求,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联系,会在县域内集群出现。而文化旅游产业由于参与各方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依托,进而形成紧密的共生、协作网络,也会实现同一空间内外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良性循环[7]6-7。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县域范围内的聚集为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式开发奠定了基础。

县域集群式开发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资源。由于各个县市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黔东民族地区需要全面统筹、合理规划、有效整合各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县际协作、错位竞争、以特色致胜,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发掘最大的资源优势,以换取最大的经济增长,最终形成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县域集群式开发要突出县域民族文化特色,杜绝简单复制和县际重复。沿河主打土家族特色,突出阳戏、摆手舞、打镏子、高台狮灯、莲花十八响等土家文化事象,以赛龙舟为节庆内容,举办文化节。印江则以土家族过年节为中心,展示土家族的花灯戏、高腔山歌等事象,将印染工艺、焰火架及砂陶制作技艺体验式展示,并制成实物或工艺品出售,尤其是冷染土布更要多层次开发,以旅游纪念品等形式投放市场。德江则以傩文化为支撑点,展现土家傩戏、傩面具的神秘以及舞龙的精彩。玉屏突显侗族风情,以赶坳为中心,在茶花泉景区或亚鱼乡郭家湾,聆听仙到玉屏的传说、观摩箫笛和油茶制作工艺、欣赏侗族歌舞和鼓楼。江口则突出羌族文化特色,围绕羌历年,在漆树坪羌寨,体验梵净尔玛的神秘,居住“依山而居,累石为室”的民居,感受挂红、祭白石的信仰。石阡体现仡佬族的文化魅力,借助毛龙节、敬雀节等民间信仰和文化空间来打造旅游文化节,唱响仡佬族情歌,为“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增添民族文化底蕴。这样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羌族、仡佬族为线,串联环黔东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圈。

(二)原生文化空间与再生文化空间相补充

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形式,其中文化空间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属性[8]219,是文化事象的传统表现场所和特定展示活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祭典、庆典、节日、歌会等。

黔东地区少数民族的岁时节日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原生文化空间。民族传统节日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9]131,如土家族的赶年、苗族的二月二、仡佬族的毛龙节等。节日是民众在艰辛劳作中短暂的休息和放松,娱乐过程中显示了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认知取向,既能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其内在的声望激励机制还有助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松桃苗族自治县可以围绕苗族传统节日,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县际苗族文化的影响力。将苗族花鼓、滚龙、傩技、茶灯、武术等民族传统文化事象,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打造成大型的苗族文艺表演节目,将苗绣制成服装、饰品等物件出售,或将其民族元素融入如松桃卤鸭等其他旅游商品的包装上,或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体验展示。

黔东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除了各民族传统节日之外,还有现代综合性旅游类节庆,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依托于旅游产业,对餐饮、住宿、交通、观光、商业、娱乐等诸多关联产业都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是文化旅游产业营造的再生文化空间。例如,黔东民族地区从2012年开始,分别在江口县、印江县、思南县、石阡县、松桃县、沿河县,连续举办了六届“铜仁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分别以茶文化、佛教文化、乌江石林文化、温泉长寿文化、苗族文化、乌江画廊文化为主题,开幕式中的文艺表演、民族风情展演、旅游商品展销、文化论坛等活动展示了黔东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市场互动效应,更提高了黔东民族地区的知名度。此外,德江县于2014年7月在奇石文化城举办了“中国·德江乌江石文化节”,上演了大型“土家歌•舞•诗《大德若水》”,向游客展示了土家族特色歌舞文化。遗憾的是,区域性大型“一节一会”和县域旅游节,重心都放在了地方文化的展示,没有突显民族文化,只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尚未充分发挥非遗文化资源的文化旅游价值。相形之下,沿河县于2015年10月举办为期三天的“沿河自治县首届土家美食文化节”,对沿河荞面、水挂面、灰豆腐、糯米包子等50多种土家美食进行推介展示,吸引了上万游客前来购买、品尝。这种类型的文化旅游将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亮点都呈现出来,也注重活动参与的大众化,更能体现地域民族文化品牌,成为今后文化旅游产业营造再生文化空间的发展趋势。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展示基地也将是文化旅游产业营造再生文化空间的有益尝试。例如,2015年12月10日开馆的石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三个国家级非遗为支点,九个省级非遗为主轴,融合县级47个非遗项目,通过实物图片、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展现石阡县非遗传承和保护成果,成为贵州首个县级综合性博物馆,实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旅游产业市场化和游客接受文化洗礼的多方共赢。

在文化旅游产业借助或营造的文化空间中,不仅游客体验到黔东民族地区文化底蕴,当地民众也能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加强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自信,进而增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在传承动力,完善其外在保护途径。

四、结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传承挑战。民族地区融入国内外经济、文化体系,信息化、市场化影响着社会发展,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日益增长。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整体上仍然按照传统模式内在传承,尚未充分彰显出其时代价值,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黔东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实践正是新时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尝试。

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地区发展的潜在竞争力。它不仅可以作为文化资源,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更凝聚着区域精神,承载着民族价值,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提供新时代的精神指引,彰显民族地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同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不仅形成外在的文化空间,完善文化传承的外在动力机制,更能够提升民众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健全新时代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机制。因此,文化旅游是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改造,使其作为旅游产业文化资源的方式,赋予其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从而激发其生命力。同时,文化旅游也是按照时代的发展,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从而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① 图表数据来自:陈林.铜仁旅游市场全线飘红“十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25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8.18亿元[N].铜仁日报,2013-10-09;石旅.黄金周我市旅游欢乐火爆接待各地游客171.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34亿元[N].铜仁日报,2014-10-09;龙蓉,谭霜.我市“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盆满钵溢全市接待游客26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亿余元[N].铜仁日报,2015-10-09;覃信林,杨鑫,甘文武等.黄金周全市旅游“井喷式”增长[N].铜仁日报,2016-10-09;陶钰,徐芮.我市“十一”黄金周旅游成绩斐然[N].铜仁日报,2017-10-13。

② 胡静.2013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324-325:贵州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分值为157.380,全国排名22,处于下游;其中现实竞争力由规模竞争力、发展速度竞争力、效益竞争力构成,分值为81.413,排名16;潜在竞争力由市场要素潜力和生产要素潜力构成,分值为7.990,排名30;发展环境竞争力由社会经济环境竞争力和自然环境竞争力构成,分值为67.977,排名17。

③ 图表数据来自:黔南州旅游发展委.国庆·中秋黄金周黔南旅游综述[EB/OL]. http://www.qntour.gov.cn/Release/xinwendongtai/zhoujudongtai/20171012/428.html,2017-10-9;陈问菩.国庆、中秋8天假——全省旅游收入超三百亿元[N].贵阳晚报,2017-10-09;向婧.“黄金周”我市旅游实现“井喷”790.3万人次来遵赏美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9亿元 [N].遵义日报,2017-10-10;古宇.“黄金周”全市旅游实现双增长接待游客逾7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40%和43.08%[N].安顺日报,2017-10-09;州政府办秘书五科、州旅发委.2017年国庆黄金周黔东南旅游持续井喷[EB/OL],http://www.qdn.gov.cn/xwzx/qdnyw/201710/t20171010_1999468.html,2017-10-10/2018-10-21;陶钰,徐芮.我市“十一”黄金周旅游成绩斐然[N].铜仁日报,2017-10-13;龙华.国庆黄金周毕节旅游井喷全市共接待游客483.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51亿元 [N].毕节日报,2017-10-11;韦欢.“十一”黄金周我州接待游客3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亿元[N].黔西南日报,2017-10-10;六盘水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双节同庆万家欢,凉都美景醉游人[EB/OL],http://lyj.gzlps.gov.cn/ gzdt_43092/lydt/201710/t20171009_1543148.html,2017-10-8.

[1] 中共贵州省铜仁地委档案室、贵州省铜仁地区政治志编辑室整理.铜仁府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2] 马先标,张畅.何谓文化旅游[J].现代经济探讨,2016(12).

[3] 陈晏.政府工作报告[N].铜仁日报,2017-01-16.

[4] 杨庆华.美丽铜仁生机焕发——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侧记[N].铜仁日报,2017-10-22.

[5] 路前光.“微笑曲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10(6).

[6] 徐鋐,修.萧琯,纂.松桃厅志[M].道光十六年刻本.

[7] 姚伟钧.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 冯骥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A Stud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actice of Tourism Industry: An Example from Ethnic Region of Tongren

HUO Xiaoli

(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25,Guizhou, China )

As living area of Miao, Tujia, Dong and some other peoples, the Eastern Guizhou is an important ethnic region in China and has a deep deposit of positiv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its example.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ethnic region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faced with both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serious challenges. Cultural tourism is an effective path to the transforming and developing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which can be seen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region of Eastern Guizhou. Through transform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cultural resources, the cultural tourism creates proper culture space, improves culture confidence and benefits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cultural tourism, ethnic are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e space

2018-09-05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全域旅游背景下的贵州苗族饮食文化与餐饮产业发展研究”(CC18G06);贵州财经大学2017年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湘西苗疆民间信仰传承研究”。

霍晓丽(1987-),女,山西山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历史与文化。

C953

A

1673-9639 (2018) 11-0096-07

(责任编辑 黎 帅)(责任校对 李锦伟)(英文编辑 谢国先)

猜你喜欢

黔东文化遗产物质
明清时期黔东手工纸技术的传播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黔东松桃—黄平地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留茶坡组放射性影响评价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