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肉瘤1例
2018-12-03姜潇安玉芬张雨
姜潇,安玉芬,张雨
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山东青岛 266002;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山东青岛 266002;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02;
1 病例简介
女,56岁,主诉:左侧胸壁肿块并渐进性增大3个月。体格检查:左侧胸壁触及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0 cm×4.0 cm,质硬,与周围粘连。影像学表现见图1A~F,影像学诊断为锁骨恶性骨肿瘤。患者于我院骨肿瘤科行左锁骨肿物切除内固定术,沿肿瘤边界外侧缘由锁骨头离断锁骨,完整切除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中见肿瘤包块位于锁骨胸骨端,质硬,活动度差。病理结果:肿物位于骨组织一侧,大小8.0 cm×3.5 cm×3.0 cm,切面呈灰白色,质硬,侵及骨皮质;镜下见图1G。免疫组化:CK7(-),GCDFP-15(-),CA15-3(-),TTF-1(-),ER(-),PR(-),CerbB-2(-),Ki-67 阳性率约 50%,CK20(-),CDX-2(+),Pax-8(-),NapsinA(-),Villin(-),CK(-),Vimentin(+)。病理诊断:普通型骨肉瘤(osteosarcoma,OS)。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CT,未发现复发或转移。截至2018年2月,随访患者预后较好。
图1 女,56岁,左侧锁骨OS。锁骨DR示左侧锁骨内1/3形态不规则,皮质增厚,周围见多发斑片状稍高密度影(箭,A);胸部CT平扫示左侧锁骨内1/3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伴放射状骨膜反应和邻近软组织肿物,肿物内见云絮状高密度影(箭,B);锁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左侧锁骨内1/2段髓腔脂肪信号消失,T1WI呈混杂稍低信号,FS-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局部骨皮质不连续,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其前外方可见软组织肿块影,T1WI呈混杂稍低信号(箭,C);FS-T2WI呈混杂高信号(箭,D、E);最大横截面约4.0 cm×7.8 cm,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斑片状强化减低区(箭,F);病理镜下见横纹肌、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其内见低分化恶性肿瘤细胞浸润(HE,×100,G)
2 讨论
OS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起病时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1]。OS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以股骨远端、胫骨、肱骨近端最为常见[2];非管状骨(扁骨和不规则骨)OS比较罕见,其中90%发生于骨盆,仅2%发生于胸骨、肋骨、锁骨[3],锁骨的OS极为罕见[2,4]。本例原发于锁骨,属于罕见发病部位。因锁骨位置表浅,锁骨肿瘤患者多因局部肿胀或包块就诊。锁骨OS生长旺盛,肿块可迅速增大,出现疼痛、肩关节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
既往研究显示,原发于锁骨的O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约20.3岁,男女比为4∶1,发生于胸骨端及肩峰端之比约为2∶1。本病的影像学表现为:①不规则骨质破坏;②软组织肿块形成;③骨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肿瘤骨形成;④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上述影像学表现与其他部位的OS表现相似。本例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56岁;既往研究报道[5]锁骨OS的发病年龄最大为31岁,病变发生于锁骨胸骨端,具有典型OS的影像学表现。
锁骨OS主要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软骨肉瘤: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病变髓腔呈膨胀性破坏,可见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爆米花样、弧形钙化,无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呈带状或层状,少有放射状骨针。②转移瘤: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大多有原发肿瘤病史,表现为多发的骨质破坏及较小的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