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特点与解法
2018-12-01李田巴哈尔古丽·艾尔肯
李田 巴哈尔古丽·艾尔肯
摘 要: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诗歌阅读是高考语文教学以及复习备考中的难点和重点。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被动地学,既影响了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水平,也影响了学生的高考成绩。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好古代诗歌阅读的高效复习,帮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应对高考,从了解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的特点入手,揭示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予教师和学生一些切实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特点;解法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9-0076-03
为了在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具体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古诗文背诵篇目从14篇发展成为72篇,教育部从量上为教育打上了中国底色。古代诗歌阅读是语文这一科目的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同时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古代诗文鉴赏这一考点的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和技巧,二是评价文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1]。虽然高考试卷中所选的古代诗歌阅读难度适中,但考生得分普遍比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应当从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的特点以及解题技巧方面入手,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笔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进而从容应对高考。
一、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的特点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全国卷在题型和分值分配上均有较大的变化,是新课改以来对于试卷的大调整。例如,首次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里考查了散文阅读,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里考查了新闻阅读。2017年全国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采用了主观和客观的命题形式,增加了客观题的古代诗歌阅读走向了命题的综合性。其中,客观试题有一道,五个选项选不正确的两项,以考查细节为主,满分为5分;主观试题有一道,通常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满分为6分。
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从选材上看,主要取材于唐、宋诗词。例如,2017年全国卷1选材于宋诗《礼部贡院进士就试》;2017年全国卷2选材于宋诗《送子由使契丹》;2017年全国卷3选材于唐诗《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从题材上看,考查的重点为写景感怀、羁旅行役、咏物等。从考点上看,主要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鉴赏与评价。需注意的是,虽然作者、时代、意象、题材、典故、注释等很少通过题目直接考查,但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对于诗词的阅读理解以及鉴赏评价等,实际上都包含了对它们的考查。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选材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
1客观题——读懂诗歌,选项与诗句比对,选项与选项比较
2018年古代诗歌阅读的考纲要求为:“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物,这里的“物”可以是景物、事物和人物,往往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要做对选择题,首先,以“物”为抓手,通观全诗,明确诗句大意,运用联想和想象把“物”串线为“情”把握全诗的情感。其次,将五个选项与相关的诗句逐一比对,结合积累的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找出每个选项中确切依据或确切错误点,对选项进行初次筛选。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最恰当的答案。例如:“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017课标全国2)首先疏通文意,把握情感:我在此地和你本已云海相望了,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冒着风雪充当信使,目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回望京城的夜月,梦中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不要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苏轼兄弟情谊深重,此次虽是远别,诗人也更多是劝勉的豁达之情。其次是五个选项与尾联进行逐一比对,B选项对“不敢自居第一人”的理解错误,由注释可知,苏轼为避免苏辙被扣留,所以让苏辙“不敢自居第一人”;D“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理解错误,根据积累的古代文化常识,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切莫以家室傲人”是担心弟弟的安危。最后错误选项和正确选项进行比较后,确定正确答案为B和D。
2主观题——结合试题,明确题型,把握思路
对历年的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分析后,笔者发现,主观题的题型相对稳定,有“物”和“情”浓缩的形象题;诗歌内容和形式的载体之品味语言题;表情达意的高级形式之表达技巧题;“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等。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2]。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考查方向和答题思路。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切文学艺术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离开对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文艺鉴赏[3]。诗是浓缩的艺术,每一个意象甚至一个字都像无底的深渊,詩人一般会借助典型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例如,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已物是人非,诗人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营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于谦的《石灰吟》,石灰和作者具有同一性,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考查方向大致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题。例如:“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2017课标全国2)既然是艺术形象,那就有其具体的特征,而人物、景物和事物的形象特征均可以通过描写、对比、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来完成,诗人突出写特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情操、品格、表达情感或寄托情感。所以,针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题,一般的思路是:概括形象,描述形象,体会形象给人的感受。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展现的,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古人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诗歌的语言从炼字到炼句到整首诗歌的风格都有可推敲处。例如,“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里的“推、敲”二字;《长恨歌》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句乃诗之眼;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李白的诗“飘逸豪放”。因此,高考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考查:遣词、造句和语言风格。例如:“本诗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2017课表全国1)诗人作诗填词往往从炼字开始,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动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的形容词、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数词常常是诗人炼字的抓手,这些词的活用使句子更加地形象、生动、精练和传神,更能表露诗歌情感、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魅力。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诗人会逐渐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或清新雅致、雄浑壮阔或沉郁顿挫、豪放旷达或慷慨悲壮、婉约细腻等。因此,针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题,一般的思路是:在相关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处根据上下文分析该词在诗句中的含义,把该词放在该句中体会完整的意境,把该句放在整首诗中感受语言传达的情感。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为了能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推敲语言运用、表达情感态度时常常会运用例如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表达方式(描写、抒情等)、表现手法(对比、象征、烘托、渲染等)等表达技巧。例如:李白《蜀道难》难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诗人把蜀道艰险这个抽象的概念夸张为比上青天还难,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蜀道之艰险;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夜大雪后满枝积雪的壮观景象;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问题设置常直指表达技巧。例如:“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2014课表全国2)表达技巧是对语言在形式上的高级运用,有其自身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在此情此景下借助此艺术效果来寄托情思。所以针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题,一般的思路是:明确诗歌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分析此表达技巧的运用在具体诗句中的艺术效果,评价表达技巧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人作诗无非是抒发内心的情感。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表达其对隐逸的生活喜爱之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自然景物,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其巧妙地连缀起来,把无限愁思寓于自然景物中,抒写了羁旅之苦;南宋诗人辛弃疾年事已高,报国无门,下调后写出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针对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试卷主要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一是对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对思想情感的评价,三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例如:“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2017课表全国2)为了言志,诗人通过炼字、描写形象、运用表达技巧这些高级的形式抒发所见所感。会分析以上形式所传达的意义,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针对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题,一般的思路是:在炼字炼句处、描写形象处或表达技巧处进行鉴赏,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追踪诗人思想的发展轨迹,对全诗进行分析归纳,做出客观的评价。
三、熟悉做题方法,形成个性化笔记
高考古诗歌阅读试题的信息一般包括作品的时代、标题、作者、诗文和注释,每一处信息都是读懂文章的一个侧面。结合了每个侧面,把握客观题和主观题的答题思路,就能让整首诗立体起来,也就掌握了解题的技巧。
关注时代。最近五年的古诗歌阅读试题的时代相对稳定,以唐代和宋代为主。不同时代的诗人会有不同的命运和那个时代的情感,所以学生有必要掌握以唐代和宋代为主的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概况,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彼时彼地的景和情。比如,同为唐朝的作品,“安史之乱”前唐朝从建立到鼎盛,诗歌风格从个人抒情到高度自信再到熱情豪迈,“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开始精工雕琢,在情感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凄美。
关注标题。古诗的标题常常是诗歌的中心事件,有的概括诗歌的内容,有的说明了诗歌的题材,有的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我们往往可由题目推知全诗内容。如《送子由使契丹》(2017课表全国2)这首诗,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通讯不便,所以特别看重离别,送别诗一般表达分别时的离情别绪、依依不舍和劝勉祝福,想象分别后的孤寂、惆怅和落寞。此诗正是表达离别时兄弟之间的劝勉,体现其豁达的一面。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积累、归纳、整理古代诗歌常见的题眼或关键词,掌握它们通常会表达的情感。
关注作者。在鉴赏诗歌时,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写作时的心境以及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等方面“知人论世”,可以作为解读的一个方向[4]。如《送子由使契丹》(2017课表全国2)的作者是苏轼,题目中的“子由”是苏辙,我们便进一步明确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即将要出使契丹的弟弟苏辙,自然就能理解,除了留念、担心、思念外,更多的是那份浓浓的兄弟情谊。从诗文首联点题,颔联一再劝勉,颈联谆谆嘱咐、尾联殷殷盼归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利用思维导图积累如唐宋八大家之类的诗人,做到知人论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准确的判断,知人论世只是我们解读文本的一个方向。
关注诗文。文本是整首诗的核心,读懂文本的关键是抓关键词、关键句,认真推敲,“以意逆志”,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如《送子由使契丹》(2017课表全国2),关键词为“驿骑、天骄、清禁、单于”,理解了这些词,就可以疏通文意;关键句为“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抓住了关键句,也就把握了作者作诗时的情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分类积累古代文言常识和意象,才能疏通文意,培养辨别关键句的能力,才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关注注释。注释可包含的内容很广,如时间、地点、背景、典故等,能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原文,从而最大程度上接近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和情感。注釋一般是试卷中问题答案的提示。如《送子由使契丹》(2017课表全国2)这首宋诗,注释对尾联所用典故进行概述,而用典正是借他人来比自己,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在客观题五选二里,就出现了与此典故相关的选项,正是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典故中的李揆非常相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代诗歌鉴赏是读者在理解诗词基本内容基础上的个性化艺术再创作的活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诗歌的每一个侧面,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化笔记,就可以逐步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跨越古代诗歌鉴赏这个障碍。
参考文献:
[1]梁惠珍.古诗词教学与高考考点链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75—76.
[2]田睿.从高考试题看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4):28—31.
[3]袁行霈.感受 联想 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34—40.
[4]洪林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方法探究[J].中学语文,2016(10):137—139.
Abstract:Ancient poetry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hinese accomplishment. Ancient poetry reading is the difficulty and key poin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hinese teaching and review preparation. In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teachers do not know what to teach, and students learn passively, not only affec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ancient poetry, but also affecting thei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sul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view ancient poetry reading in the due period of time, and help students improve language literacy and better deal with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cient poetry reading question-answering ideas and problem-solving methods by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cient poetry reading qu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some practical teaching reference.
Key words: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cient poetry; reading questions; characteristic; solution
(责任编辑:蒋 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