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挫折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
2018-12-01李瑜
文 | 李瑜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情况。很多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他们的表现反映出耐挫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进行挫折教育,激发孩子内在潜能,对于学校和老师也是一个考验。
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
挫折无法避免,挫折总是在为成功铺路。正如梁启超先生在《论毅力》中所指出的:人生所经历的道路,大致不顺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能占十分之三四,而且这两种境遇又常常相互交替和不断轮换,无论事情大小,必然会遇到若干次乃至十几次的波折和阻力。这些波折和阻力或大或小,都是不能逃避的。
挫折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心灵的煎熬和痛苦,另一方面,它又是可以利用和转化的。古往今来,因处逆境遭受严重挫折而在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者,不乏其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先进行挫折的磨炼和砥砺,只有拥有坚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格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引导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这些经历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身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从而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以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的杰出人物为榜样,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从而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使“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其次,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例如:被庞涓谋害挖去双膑的孙膑,在身体之痛中崛起,最终成为著名军事家;廖昌永,7岁那年父亲病故,但仍然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最终成为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此外,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耐挫心理、坚强的意志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组织班级参加比赛成绩不理想时,应坦然面对,不要垂头丧气或怒气冲冲,给学生以不良的影响。
创设挫折环境磨炼坚强意志
人不经过艰苦的磨炼,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强大的生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抗挫折耐力。
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健壮的体魄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人生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必须经历成长中的磨难,才能使内在蕴涵的巨大潜力得以激发,让心理变得成熟、坚强,从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