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精细化管理进行到底
2018-12-01程新坤邹方明
文 | 程新坤 邹方明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个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更是迈向特色品牌学校的保证。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龙口五中”)在“文化浸润生命”核心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精细化管理为总纲,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锻造优质教师团队为保障,在常规教学的管理、定位、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增长,品牌影响力和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找准教学定位,精细管理制度
作为一所1997建校的市属中学,龙口五中在与素质教育接轨方面做得较出色。但我们在文化、管理、教学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是教学管理不够精细造成的。要改变松垮懈怠作风,提升每位教师的精气神,必须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制度化。
树起学校教学定位的旗帜 教学定位是旗帜、是方向,是学校的精气神。根据学校每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校先后提出了“打造‘家’的文化内涵”“找准价值定位,实现教育唯真”“倾力打造品牌五中、幸福五中”等的学校全局定位。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势和教学问题,学校每学年都在教学工作会上,提出具体的教学定位。
事实证明,不同学年教学定位的调整,使老师们的教学思路更清晰了,教学工作的方向更明确了,学校管理目标的效度更完美了。
亮出学校管理思路的利剑 教学管理思路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走向。我校从三个角度来架构教学管理思路。一是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规定,二是根据学期问题修改增补教学管理细则、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三是高标准执行和督办上级教学文件的管理。
学校先后出台了十大教学管理规定,内容涵盖规范办学、常规管理、集体备课、“班班通”应用、电子备课、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这些精细的管理思路,进一步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规范,保证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适时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回顾和剖析上学期教学工作的得失,科学细致地传达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思路。会后,教学中层领导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能,制订好各自创新管理思路和具体工作计划。学校在审核把关的同时,对有关教学中层领导提出建议,指出不足。这种做法使教学会变成指引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航标。
学校每周都要落实一些上级教学文件。教学领导先拿出大的框架思路或具体的意见和方案,经研究分析后,再布置给相关的中层领导或教师。在工作开展期间和活动结束时,学校进行高标准的督查、指导、催办、验收和反馈。这种精细化管理,不仅使每位教师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工作责任心,也保证了教学工作得以高质量完成,带动整个学校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管理精心细化,教学提能增效
理顺、处理好教学、管理、教师这三个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就能找到一条科学、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办法。
“每周工作要点”,时时管理,处处管理。学校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常规双月检查,教学常规周抽查,期中、期末考试管理,班导会学情、教情分析,每周教学巡视与调研等一系列制度。
为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运转,每周四下午,学校将各口上报的下周工作内容进行汇总,并于每周五下发到教职工手里,使每一位中层领导和教师提前了解自己下周需完成的工作重点。
电子备课提升教学内涵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趋势。为配合全市平板教学的推广,2015年春季,学校发布了《龙口五中教师平板备课要求与管理办法(试行)》,对电子备课的建构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对所有一线教师进行了平板应用的技术培训,保证了平板教学的顺利开展。开展公开课观摩、座谈交流等活动,举办青年教师平板教学的示范课和展示课活动,这些活动助推学校的平板教学成果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教学评价激发干劲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学校良性发展、教师扎实肯干的基石。我们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教学常规、教学业绩、工作量占到了考核总分的70%。
在教学常规方面,我们设立了奖惩分项,把教师基本能力测试、课堂教学评估、优秀论文发表、优质课评选等,全部纳入教学常规考核,增强了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在教学业绩和工作量方面,学校把班级各科总分进入率、单科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比率与每个教师的年级系数、学科系数、工作量系数有机结合,同时,把质量监测系数也纳入教学业绩评价,并实行备课组捆绑评价,科学合理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业绩。
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调动了教师的教学劲头,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和谐稳定,激发了学校的内部活力,为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精心搭建平台,突破高效课堂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能否持续推进,要靠一大批责任心强、甘于奉献、业务水平高、教学有方法的教师团队。因此,打造好、管理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整体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把“教研领军、专业发展”作为高效课堂突破之底蕴 在“德润五中”办学思路的指引下,我校践行“教研领军,专业发展”的理念。
学校实行周一或周五定点、定时集体备课制,教师合力细研教情学情,交流听课心得,统一教学进度、工作要点、白板课件、晚间作业,让思想碰撞提高,让教研更具实效。
开辟“教师专业发展”展评专栏,展示教学实践成果、教学反思、会考中考总结、读书随笔、培训心得,让学习成为习惯,让经验和资源共享。
征集学科教研小专题,发挥骨干和个性教师的研究专长,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开展同课听评活动,每人双月一节公开课,每月备课组一次定点名家名师优质课例观摩,提升教师的特色教学。
把“教师比武、课堂开放” 作为高效课堂突破之途径 为全面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打造学科教学的领军人物,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从2010年开始,我校开展了“每周三定点教学比赛及课堂开放制度”的活动。这一做法,既深挖了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潜力,壮大了我校的骨干教师团队,也使学校课堂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
把“课程开发、特色校本”作为高效课堂突破之辅助 从2010年开始,我们对原有学校课程进行了重新开发和构建,确立了经典诵读、探究实践等校本课程以及具有龙口地域特色的文化龙口、美丽龙口等课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授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展示自己才华和个性的平台。
把“教师实践、现代教育共同体”作为高效课堂突破之助力 我校组织教师到芦头中学、东江中学、第十中学开展教学互访活动。通过出示观摩课,听课评课,交流管理经验等形式,全方位、多侧面地了解共同体学校的现状,让教师跳出五中看五中。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管理要素的整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将继续在教研、合作、管理上多创新,多发展,全力将五中打造成个性化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