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重构教学关系

2018-12-01宋红卫

教育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指导性传授新课程

文 | 宋红卫

随着教育科研的日益深入,改革应试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指导性地教,学生主动性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新型的教学关系,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共识。

指导性教与主动性学的要义

指导性地教,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让学生去迎合教师的教法,而是让教师去选择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教法。所谓主动性地学,就是让学习者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的能力,从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发展。

指导性教与主动性学,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指导性教应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实际,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指导和启发,教师在这里不是让学生向自己靠拢,而是主动向学生靠拢。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重构教学关系

由单纯传授知识转为强调主动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革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以主动探索的方式不断地加工和改造已有信息和材料,探索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教学《以虫治虫》一课,在预习环节设计了让学生到网上查找有关防止病虫害的内容。这一安排开发了课外教育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老师以往滔滔不绝的讲授被现今便捷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手段和方法所替代。在课文分析环节,老师采取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自行设计板书,自导自演课本剧。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共同研究探讨,师生在共同体验下共同学习。

由重视教师“教”转为重视学生“学” 传统教学评价的核心是评价教师的教,即是否讲得明白、透彻,知识点是否准确落实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革命更注重学生的学,教师走向幕后,学生走向台前,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评课的目光在学生,让教的艺术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现。

如历史教师颜雪莹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上,都精心安排几个学生活动。如讲北京人时,展示头骨、手臂骨、腿骨不同的变化,让学生想象与推测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活动中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热情高涨,非常投入,不少学生推测出猿人身体不同部分的差异是劳动所引起的。

由碎片化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综合育人 传统教学以片段化的知识掌握为目标,不重视知识能力的迁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忽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革命,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系统的学科知识,还要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去发现新知识,培养良好的人格、情感、意志等。

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我校马丽老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大庆城市风光图片,把城市建筑抽象成几何中的立体图形,再抽象成平面图形,使学生发现原来美丽的建筑竟是由自己熟悉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构造而成的。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为鼓励学生学好《平面图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管束压制转为宽松民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首先应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互助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珍惜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基于此,我校数学教师吴立波在《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几个实验,让学生走上讲台动手操作,然后再引导学生统计数据,发现、总结规律,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发生、规律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建立教学模型。在此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引导者、合作者。

猜你喜欢

指导性传授新课程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指导性案例释法功能之完善
传授技艺
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技术优化——基于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的实证分析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方法*——以行政类指导性案例为例
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的完善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