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宝时代的手足情深
2018-11-30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三中心小学陈来秀
□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三中心小学 陈来秀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一些家庭已经或即将进入新二宝时代。不少父母担心,二宝的到来打破原有的家庭结构,对大宝的身心发展和学业进步不利。其实,如果父母处理得当,二宝不仅不会拖大宝的后腿,而且会为大宝成长进步助力,成为大宝的亲密伙伴,让大宝体会到新二宝时代的手足情深。
妹妹是我挣来的
某日下午,我收到毕业生小董的作文《初见》。作文行文流畅、感情真挚。品读之间,那个有主见、有爱心的小姐姐跃然纸上:
六月的最后一天,我蹑手蹑脚地走向病房,还没有推开门,就听见一阵阵娇小柔嫩的哭声。我迫不及待地推门,哭声变小了,有几声呢喃。只见在一张粉红色的小床里,一只小手隐隐约约地伸出来,是那样纤细,那样稚嫩,我忍不住快步来到小床边,匆忙问候一下妈妈,就开始仔细打量起这可爱的小东西:
她还没有一个热水瓶大呢!小脸蛋嫩嫩的,肤色偏红,可能是出生没多久的关系吧;月牙眉下,睫毛垂着,洒了淡淡的阴影,浅灰色的眼线从眼角的一边弯到另一边。小鼻子挺挺的,嘴角微微往上一翘,睡梦中带有一丝甜甜的笑意……
此刻,我心里涌出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妹妹是我挣来的。
从前我渴望有一个小妹妹,每次我央求妈妈要妹妹时她总是拒绝我。直到有一天她对我说:“宝贝,快要期末考试了,如果你三门功课都考到90分以上,妈妈就考虑要个二宝。”我爽快地答应了,从此我像换了一个人……经过不懈努力,我达到了妈妈对我的要求,妈妈也兑现了诺言,我终于有了我的妹妹。
想到这儿,突然,襁褓中的小家伙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好似想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此刻,我有一种想去抱她的强烈欲望,可她那么软,那么嫩,我怕轻轻一碰会弄伤她,可最终我还是抵挡不住抱她的欲望,我小心翼翼地把她抱入怀中,第一次、第一天当姐姐的兴奋感油然而生。
“妹妹,我愿意永远呵护你,保护你,做你的好榜样,永远守在你的身边!”——这就是你我初见,姐姐的承诺。
关于小董同学“妹妹是我挣来的”之说,是我早就知道的。当年,爸爸妈妈曾为此十分纠结:同样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既能理解常年寂寞的十岁女儿希望有个弟弟妹妹的请求,又顾虑自身年纪不小,家庭的结构模式基本定型,双方老人也很难再次提供十年前的助力,因此不太确定能不能再次迎接一个小生命。
可是,当他们和女儿有了那个约定,并且看到女儿很把它当回事、拼尽了力气去努力且完美践诺后,无论出于兑现诺言的考量,还是希望未来孩子们可以有个伴的考虑,都决定了这个家庭将迎接新生命纳入计划。于是,妹妹就这么被“挣来了”。
对于二宝的话题,曾一度引起广泛讨论,最受关注的就是关于大宝的态度,各种拒绝与抵抗的极端言行曾经成为热点。其实,身边还是有很多像小董这样迫切想要个弟弟妹妹的大宝。与其说“小董们”的爸爸妈妈很幸运,不必为二宝的生存权费尽周章地跟大宝解释与争取,不如说是之前家庭给孩子的爱与安全感足够。
文中的小董同学是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女生,曾经自己决定放弃钢琴、保留绘画兴趣班,也曾在妈妈出差时,看到小区里装潢公司的宣传后,回家和爸爸商量了一下就找了装修队把家里重新粉刷了一遍,让出差回家的妈妈一脸懵。
而对于以上种种,爸爸妈妈给出的反馈是:你的事情你做主,“坚持不抱怨、放弃不后悔”。同时充分尊重女儿对家庭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包括决定一个新生命的加入,并且承诺极尽所能地呵护她。这,会是爸爸妈妈最感欣慰的一点吧!
有个弟弟真好
嘉豪同学在学校参加“家庭趣味小故事”录影时分享了自己和弟弟的故事。
就在去年,妈妈生了个小弟弟,我特别开心。有了弟弟,不就有人陪我踢足球,听我拉小提琴,和我一起旅行,陪我阅读了吗......可在弟弟十个月之内,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我每天早上去看他,他在睡觉;我放学回家,他还在睡觉;我做完作业想去跟他玩一会,他仍然在睡觉——我可不想要一个成天只会睡觉的弟弟……妈妈对我说:弟弟睡得越多,就长得越快,我真希望弟弟能快快长大啊!
弟弟终于会蹒跚走路了,从此,我就有了个“小尾巴”,我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事情,他都会跟着我。一次,他戴起我小时候玩的拳击手套,想来挑战我。他像只小螃蟹,晃动着他那两只大脚钳,大摇大摆地走到我的身边,咿咿呀呀地讲着外星语,我被他晃晕了,站起来轻轻将他“放倒”,他竟像只四脚朝天的小乌龟,怎么也翻不过身来,最后挣扎着起来,哭喊着向妈妈求救去了!
还有一次晚饭时间,我在房间里看书。正看到最精彩的部分,妈妈喊我吃饭。我实在不想离开,任凭妈妈再三反复催我。最后,妈妈使出了她的大招“死亡3秒钟”——她数到3,我就必须去。妈妈开始数了 “1——”,这时,从角落里中突然传来弟弟的声音“2——”原来,弟弟还以为妈妈在和他玩数字接龙游戏呢!我们全家都笑了,包括在房间看书的我也笑了!
有个弟弟真好,我喜欢我的弟弟!
嘉豪,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十年来是备受宠爱的,爷爷奶奶疼爱有加,妈妈虽然长年出差,但24小时在线,宁可做空中飞人也要经常赶回来陪娃:学琴、开演奏会、踢球、旅行……一样没落下。这娃天性开朗,能感受到家人给他的满满的爱,却也常常觉得孤单寂寞,于是多次主动申请家里添个宝贝。
二宝出生后,夫妇俩想起当下把全部心思都扑到怀里的小人身上,再想想嘉豪,刚读小学二年级就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于是觉得嘉豪可怜,觉得自己好失职、好惭愧,下定决心一定要对嘉豪更好些。去年秋冬季的那场音乐会,妈妈陪着哥哥在场内欣赏,爸爸抱着三月龄弟弟在候场区等候。如此,只是为了让嘉豪了解:无论何时,爸爸妈妈的爱是百分百的,对你的重视和关注也是百分百的。我们对弟弟的疼爱也会如此,也邀请你一起加入,做个有爱的大哥。
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理智而深情的教养、呵护中,嘉豪正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懂爱、有爱、肯付出、有担当的大哥。
如何让俩宝不争宠
据调查:现在的二宝家庭已经有两成左右,而同胞手足在某一时期共处一所学校的情况也渐渐多了起来。我特别爱看这样的场景:早上,大宝带着二宝一起上学;活动课上,二宝会去找大宝玩儿;放学时,俩宝到齐了一起跟爸妈回家……在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姐弟俩,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姐姐:在弟弟没有出生前,我可是整个家庭里最被呵护的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2011年5月,这个小家伙出生了。看着大伙儿围着他转,我有点失落,还有点小排斥,好像自己是一个被赶下“王座”的失落君王。
后来我发现,妈妈在用心照顾弟弟之余,每天都会抽时间陪我学习、游戏。记得有次,妈妈加班,外面还下着大雨,我以为妈妈不会回来陪我了,忍不住打电话给妈妈。没想到,妈妈说她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见到妈妈时,我忍不住扑到她怀里。妈妈搂着我说,我和弟弟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给我们的爱都是百分百的,工作再忙也会每天抽出时间陪伴我。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一直被爱着。这份爱,从来没有一丝一毫地减少。看到爸爸妈妈照顾我们姐弟俩很辛苦,我主动加入照顾弟弟的行列,有好吃的总想着他,我会陪他一起玩,也会帮妈妈批评调皮的弟弟。
慢慢地我喜欢看着弟弟粉粉嫩嫩的小脸蛋,喜欢他跟在我身后叫“姐姐”,喜欢身边多了一个他和我争闹。在我眼里,他是个拍照总不看镜头的小家伙;还有点“二”,嘘——小声点,这可不能让他听见;对了,他还是一个小小跟屁虫。
我学会了和这个小家伙分享父母的爱,感受有弟弟相伴的快乐。我们手足之间的拌嘴与打闹、陪伴与成长是爸爸妈妈的亲情无法给予的,是同学伙伴的友情不可代替的,是一种珍贵的幸福,我会好好珍惜。
弟弟:从我一出生就有一个姐姐相伴。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不会因为我小就特别照顾,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下五子棋,我下错了一个棋子儿想悔棋,姐姐偏不让。我哭着向爸爸求助,爸爸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告诉我落棋无悔,这是下棋的规则,鼓励我要做个有担当的小男子汉。于是我擦干眼泪继续把这局下完。很多时候我们就会这样讨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谁对听谁的。
在我眼里姐姐是个超级抢镜王;她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你看姐姐,她钢琴考出八级了”“姐姐真棒,又去参加舞蹈演出了”,她教我写字、画画、做手工,在我眼里她无所不能。当然她还是我的“救星”,一有困难就冲出来替我解围。瞧,玩魔鬼滑梯时,她会坐在前面保护我;玩勇敢者道路时,她在后面鼓励我。有个姐姐真好!
并不是所有的大宝都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当二宝的出现并不是大宝主动意愿的表达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作为家长如何做到平等对待、减少俩宝争宠的现象?这对姐弟的分享让我们看到来自父母的智慧——
一是帮俩宝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两个孩子良好的感情基础和团结友爱的关系,是保证俩宝互帮互助的基础。让大宝协助照顾二宝,也是帮孩子实现从敌对到合作的好办法。因为当大宝照顾二宝时,他的角色就多了一个“父母”的成分,就会自然地将自己视为“大人”,会更愿意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去谦让和照顾弟弟妹妹。如果在照顾二宝的过程中,父母再对大宝的努力和付出给予真诚的表扬,大宝的感觉就会更好,自然就无需跟二宝争宠了。
二是教养过程中尽量不对俩宝进行比较和褒贬评价。特别是,如果经常要求一个孩子向另一个孩子学习,被要求的孩子就会对另一个孩子产生嫉恨,为争宠埋下导火线。可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给予表扬和鼓励,比如姐姐爱分享,弟弟懂感恩。姐姐很会照顾人,弟弟很爱做家务。对孩子不同优点的认可,也有助于两个孩子发展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拥有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争宠的现象也就随之消失了。
三是不要轻易介入俩宝的争端。因为介入俩宝争端通常伴随着批评“不对”的一方,这会让“不对”的那一方认为父母偏袒另一方。但如果两个孩子的争端存在危险,父母就不能袖手旁观了。介入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听孩子争辩,也尽量不要评价谁对谁错,而应该集中精力解决当下已经发生的状况和危险,或者通过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来扭转局面。
很多家庭要二宝的初心,就是为了大宝有一个手足,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多一个相亲相爱的亲人。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如何让他们接纳彼此,亲情相融?父母需要不断自我修炼,也需要多多分享、彼此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