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
——中学数学模块化教学尝试
2018-11-30◎莫均吉科
◎莫 均 吉 科
(1.潼南区大佛初级中学,重庆 402660;2.潼南区玉溪初级中学,重庆 402660)
一、整体把握课程与模块教学
(一)课程与模块在内容上的联系
从课程与模块联系的角度,对于函数的认识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导数及其应用,是对在必修课程所学过的函数的提升,提升的出发点是从方法和指导思想层面,这是特别重要的.还有运算,我们在选修课程中是把运算和几何课程放在一起来认识的,就是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用代数的办法解决几何的问题,这是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圆锥曲线,同样强调这样的内容.无论是向量几何、向量代数还是解析几何,在教学中,都要让学生清楚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图形,用到的办法是代数的办法.另外一个要处理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就是概率统计.在选修课中,还有几个特殊的内容,一个是常用逻辑用语,另一个是推理与认证,这是表达数学最常见的逻辑用语,并且是重要的常用用语,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思维方法对于前面所学到的和后面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中能起到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常用逻辑用语和推理论证的教学中,不要把它仅仅当作知识去教,而要把它当作一种复习的手段去认识我们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常用用语和一些基本的证明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必修模块的基本关系
模块之间可以规定顺序,每一种顺序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这是教师考虑模块关系时的基本指导思想.我们把中学课程的主要脉络和必修模块的关系做一个整合.函数是主要的,怎么展示函数的基本关系;运算是重要的,在必修模块中怎样支撑运算;图形是主要的,在必修模块怎么支持对于几何图形的学习;统计概率是主要的,在必修模块怎么支撑统计概率的学习;应用在必修模块整体的思考;算法在必修模块整体的思考.
基本脉络和必修模块的关系处理得好,教学效率就会高.我们要清楚帮助学生学哪些知识,必修中怎么实现,而不是按照个人的习惯或传统,只能有一个顺序.每一种顺序,都需要关注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关注它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我们按照一、二、三、四、五来处理,在讲解析几何的时候,对于直线的斜率,就不能用传统的正切函数来引入切线的斜率,完全可以用通常所说的梯度来引入斜率的概念,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斜率的概念既可以用微积分的概念来建立,也可以用三角函数的概念来建立……当我们学习完导数的时候,再来看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斜率,教师可以出一个小问题让学生做一个综合的思考:说说你对斜率的认识,斜率可以和哪些知识建立起联系?这样的思考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和提升,真正在解决高考问题的时候,或者在进一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综合性的考虑,才有可能比较好地处理一些问题.所以,对于顺序问题,能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站在数学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些关系时,我们对数学的理解才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模块教学的一些重点内容
每一个模块的教学都应该有重点,比如,我们在学习模块一的时候,会涉及函数的一系列性质,最重要的性质是什么?我们强调重点,不是说别的不讲了,而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总有一些东西是重要的.比如,在三角函数教学中什么是重要的?我们要抓住这样几个知识,一个是单位圆,一个是函数图像,一定要把这两个图形映在学生的脑子里,这样就会发现学生在处理有关三角函数问题中可能比以前有所提升.分析在我们的教学中什么是重点,是教师在模块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问题,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要实现的最基本的目标,我们要花功夫把这些东西映在学生脑子里.教师一定要学会做重点分析,做本质分析,这是我们把握数学教学的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体现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理念
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前面,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品质放在后面.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出:“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可以看出,模块教学在同时满足“社会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把“个人发展的需要”放在了首位.
(二)更加注重过程性目标
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是模块教学的突出特色之一.例如,对于“双基”,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只是指明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畴,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还强调“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注意的重点并不在教材上,而在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才能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模块教学不仅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因此,中学课标课程下实施模块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习更有效.课标要求“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精心选取了数学学科中基础而必备的知识.新课标把课程结构模块化,分散知识难点,使能力形成分散,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习更有效.
[1]陈小虹.关于新课程必修模块不同顺序教学安排的实践和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5):38.
[2]何永福.新课改中学数学模块化的教与学[J].理科考试研究:中学版,20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