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11-30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赵艳玲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赵艳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我们要把握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好动、好胜心强,易被具体形象、色彩鲜艳的物体吸引,并且新喜好奇、对新颖、质疑的事物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听取别人的表扬。
一、情感激趣
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氛围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温床,也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原动力。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关心、同情,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在师生间建立起宽松、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天真和天性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与发挥,这样的氛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疑激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可见“疑”是打开思维大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教师教学时要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产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一开始,我就在黑板上按顺序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色彩鲜艳的花吸引学生,接着要求学生从左往右反复地数这7朵花,然后对学生说:“你数到几,我就能马上说出是什么颜色的花。”例如:当学生报“8”,我马上说出是红色的花,学生报“12”,我马上说出是青色的花,学生每次报数,我次次猜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疑问、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故事激趣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创编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分一分”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熊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各种物品堆成了一座小山,小动物们听说小熊开百货商店,都来买东西,可是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小熊把物品分一分,让小动物们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吗?顿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
四、游戏激趣
小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好动、好奇、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形式多变的游戏活动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里应填几?42-7=□5,78-5=□3,65-4=□1,50-6=□4。我先让学生做手指操游戏,然后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做上面的题,这就变枯燥无味的题为学生感兴趣的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再如,在教学得数是10以内,20以内加、减法时,我经常用“青蛙跳伞”“小鸟找家”“找朋友”“做邮递员”“开火车”“夺红旗”“玩数字卡片”等游戏来调动全班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操作激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在数学教学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动手操作,能改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觉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时,我首先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对折,可以折出两个三角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对已学过的图形的折叠、拼合制造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且安排了大量的围图形、画图形、折纸、剪纸、摆小棒、拼图等操作内容,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得轻松、愉快,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六、激励激趣
教师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激励的角度评价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态度,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感。如当提问较难问题时,要启发引导一些优等生来回答,随时注意对这些学生提高激励的标准;对于中等生,我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于学困生,我选择一些较容易答出来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回答正确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进行鼓励。这样教师把愉悦的情感融入学生成功的评价中,学生会在教师的激励中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产生兴趣。又如,我在平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中,如果全对的就加★,如果既全对又书写认真,就会加★和☺,因为有这些激励措施,每位学生都努力争取以得到★和☺,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七、电教激趣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从直观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他们对直观、形象、声音、色彩鲜明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电教手段传递的信息新颖、强烈、感染力强,集合音、像、动画于一体,以静变动,动静结合,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浓厚的新鲜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多媒体课件首先出示三个小动物骑车比赛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车子有什么不同(小猴骑的车轮子是圆形的,小熊骑的车轮子是椭圆形的,小狗骑的车轮子是方形的),让学生猜一猜谁能获胜,学生可能说是小猴,“到底对不对呢?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后小朋友就会知道了。”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浓厚兴趣,迫切掌握新知识的欲望也油然而生。在学习完圆的认识,掌握了圆的特征之后,再出示小动物骑车比赛的画面。教师说:“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小猴能获胜了吧。”利用动画,演示一下它们骑车的情况,轮子是椭圆形和方形的车子,很明显就看出了它们行驶的弊端,而轮子是圆形的车子平稳地行驶着,这样生动有趣的画面,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形象、直观地解释了所学知识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把握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断总结经验,尽量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传授数学知识,寓教于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由兴趣到探求,又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