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018-11-30贵州省赫章县达依乡初级中学熊佳绍
贵州省赫章县达依乡初级中学 熊佳绍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当今数学教育工作者比较认可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旨在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强调学习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提升合作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培养。作为教育不断发展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满足社会发展所需。合作学习倡导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都有明确的任务。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很粗壮数学教学,学生在完成自己所负责的部分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参与到整个小组的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一名组员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这个基础上让其他组员找到自己所处位置的坐标,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坐标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能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消化吸收。
2.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迅速地融入集体活动中,并且体现出主人翁意识,有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被具体的力量包围,自身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3.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升华
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升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掌握数学知识水平不同,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4.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会死气沉沉,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进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将问题抛出来,小组成员相互探讨,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最终总结完整的答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5.合作学习模式开辟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新领域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强调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很多教师专家都认可合作学习模式的管理,而不是竞争性的学习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有效突破和创新,是实现现代素质教育、实现有效突破的有效对策。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其中意义重大。
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存在的不足
1.小组划分不合理
保障小组合作学习质量,有效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很重要,但是一些教师没有注重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仅仅依靠学生的成绩划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表现机会多,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表现机会,这样就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初中数学小组学习,学生之间的学习机会是平等的,无论成绩好坏都渴望得到认可,但是我们发现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受到认可和表扬,而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教师忽视了。
3.合作学习内容不恰当
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不恰当,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形式化,无论内容是否适合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浪费了学习实践,不仅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迷茫。
4.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合理性
开展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随意性强,没有合理的分组规划,教师往往让学生机械的按照座位位置随机分组,或者干脆让同桌两名学生为小组,这其实都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不合理的分组形势直接忽略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征,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发展规律,限制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而合作学习模式的恰当应用能够改变这一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融入其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5.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流于形式
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很多教师往往将教师的课桌课椅拼接成长方形,然后让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围绕着桌子坐,表面上确实是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数学学习,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而教师仅仅是作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存在,学生过分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只会感到困惑和迷茫,遇到数学难题不会积极动脑思考,更不能突破数学难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仅仅是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6.开展合作化数学教学缺乏针对性
将合作化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明显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建立在合作化数学教学针对性教学的基础上。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干扰,教师采用灌输式的策略将数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依赖程度高,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常常是在毫无意义的讨论分工中扮演者无关紧要的角色,教师也没有在合作学习中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长此以往不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的学生就失去了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无法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无法起到促进作用。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保证学生共同进步
首先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保障学生共同进步,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都不同,教师应该考虑到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化考虑,做到合理分组,保障每一个小组整体数学学习水平相当,能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2.制定小组学习管理机制,提升学习效率
制定科学合理的小组学习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升。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既受到约束,也相对自由,并且在管理机制中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提升学习小组整体效率。管理机制包括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也要明确职责,当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了数学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应该给予认可和鼓励,当小组成员表现不好的时候,也应该给予合理的批评,找出责任人,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努力、认真,防止二次出错。
3.开展课外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知识,因此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利用课外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可以组织开放性的活动,例如组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每一次的活动限定主题,让小组成员探讨的目标明确。
4.合作学习评价工作的有效展开,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给予合理的教学评价,观察完成任务的困难程度,如果小组成员相互合作仍然无法解决,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还应该反思设置的问题是否合理,难度是否始终;关注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观察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能否激发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合作学习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提升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发挥教师的引导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