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8-11-30江苏省南通市城南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城南小学 何 艳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教学中,想要引发学生的思考,首先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远远不够,所以教师常常会替代学生来提出问题,这样的做法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机械化了,探究的动力也不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且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引导学生有效提问方面的几种尝试:
一、让学生发现问题,丰富学生的问题源泉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范例,其实让学生发现问题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营造矛盾,让学生自己去审视问题,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例如,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描述新同学在教室中的位置”的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表示出这个位置,在引导他们展示交流这些表示方法时,学生展示了多种表示方法,有的用“第3排第2个”表示,有的用“第2组第3个”表示,还有的用“第3排第5个”表示,结合学生的解释,他们发现这些表示方法开始数的顺序不同,所以说各种表示方法都是合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提问学生想说些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脱口而出:有没有统一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这个问题点燃了学生的交流热情,他们交换了自己的看法,探索了按照一定顺序来确定位置的方法,最后在自学相关内容后学生认识了数对,明晰了数对各部分的含义,并能够用数对来确定一个平面中的位置。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面对复杂的表示方式,发现了问题和矛盾,进而滋生出统一规定的想法,这是他们提出指向性明确的问题的背景,也是关键所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让学生置身于这些矛盾中,让他们自己经过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然后学生才能有建立在真实感受基础之上的思考,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引领之后的数学探究。
二、让学生养成习惯,建构自主的提问模式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所以学生从小会跟各种各样的问题打交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降低了,说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的提问空间不够,对学生提问的培养也不够。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放手,首先让学生愿意自主提问,然后再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能力,包括概括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等等,当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问题的有效性就会更强。
例如,在“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题干:五(2)班有男生18人,女生24人。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主提出一个问题,在同桌简单交流之后,我组织了他们的全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不少,比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多几分之几”之类的问题,学生一边解决已经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有没有还未曾涉及的问题,所以更复杂的问题也被挖掘出来,比如“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等。这样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来,让课堂充满了数学味。其中我还间或给学生的提问加一些难度,比如说要求学生提出一个与之前问题类型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提出一个需要用到加法解决的问题等等。经历了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问能力也得以提升。
三、让学生自主评价,促进提问的质量提升
除了让学生产生真实的问题,在提问中加强对学生的问题能力的引导等手段之外,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促进学生对问题做出评价的方式来提升课堂问题的质量。在学生问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审视问题的巧妙程度,从大家理解问题的程度以及问题给大家带来的帮助和启发等方面做出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提问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周期排列的规律”教学中,在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了“照这样排列,第几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问题之后,我组织学生针对不同方法进行相互提问,并在交流过程之后评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投入程度较高,他们不仅针对不同的方法提出了深入的问题(比如针对用除法计算的同学,学生提出了“除法算式中的余数表示什么意思”的问题),而且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比较不同的方法,提出了“这种方法有什么局限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推动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数学建模。
总之,问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学生的有效提问是其中的关键,当学生独立面对错综复杂的状况时,如果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来,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保证,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到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