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8-11-30江苏省涟水县高沟中学纪黎明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例题概念

江苏省涟水县高沟中学 纪黎明

初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除了要教给学生数学的各类知识与概念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培训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课程的全部内容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因素

(一)数学问题本身的影响

1.缺乏情境的创设对解题造成影响

就目前来看,很多课本中的问题都是一些很普通的问题,没有问题的情境,所以学生在对这样的题进行解答的时候,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就可以了,缺少相应的思考。对问题进行创设情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情境的创设。

2.问题自身的难度对解题造成影响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基础知识的储备也不同,所以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是比较难的,这样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自身的影响

1.学生基础知识差对解题能力造成影响

班级内不同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量也是不同的,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与思维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可见,基础知识的掌握量直接影响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2.基本技能的掌握量影响解题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基本技能包括绘图的技能、运算的技能等,在解题的过程中,很多的问题都需要进行计算,因此,运算能力直接会对解题的结果造成影响

(三)教学的过程对解题造成影响

1.师生之间的关系对解题造成影响

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解题能力。倘若教师能够与学生交朋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就会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对数学也会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教师的教学理念对解题造成影响

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只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尊重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角。如果教师一直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就不会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解题能力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措施

(一)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找出基础概念

在初中的时候,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解题所依据的就是初中的基础知识和一些概念,所以在进行解题之前,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和概念进行掌握。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找出学过的知识和概念之类的东西,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在讲解完概念的时候,要将例题带入,使学生对概念更加理解。在实际解题时,要以方程的解或根的概念入手进行解题。学生在课后需要对例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将概念带入例题中,便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将概念带入例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对题型进行熟记,并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初中生在解题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但是很多学生都会将自己的错误归类到粗心上,这种思维使得学生在下次解题的时候还是会不注意,还是会发生同样的错误,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端正自己的心态,从而影响到解题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就是漏项,学生明知道是错误的,可就是改不过来。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观察,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检查,早点发现错误,早点改正,使学生能够在互相学习的环境中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拓展数学的解题思路

要想提高解题的能力,拓展解题的思路是主要的解决方式,学生的解题思路拓展了,就能够从多个方面从问题中了解到关键信息,比如公式、定理等,从而帮助学生解题。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工作,从知识中拓展解题的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与坐标”时,要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对构造法、反证法以及几何变化法等技巧和思路进行掌握,加深对坐标的理解,明确图形与坐标的关系,拓展解题思路,从而提升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按照教学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解题训练,进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例题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掌握基础知识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