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8-11-30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 陈 健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教学效果所呈现的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但是,学生之间有差异,有年级差别,有学习接受能力差别,也有接受教育的环境差别等等,因此,找到适合不同“差异”学生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又能实现良好教学环境的创建。
对于小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获得,这样才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小学生也有年级之间的差别,不同年级的知识水平需要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差异化教学,较低年级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依赖性学习,其学习方式主要是授课教师亲身施教,同时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的询问和教师的回答;而较高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靠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他们能认识到学习方式很重要,学习的效果是建立在指引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小学数学阶段学习的关键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积累,是数学学习方式的积累,也是数学逻辑思维方式的积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背景下,更多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尝试摒弃依赖性教学,较高年级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化教学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学引导,学生只有在丰富的兴趣氛围下,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应该体现在教学中,让学生之间的差异成为学生之间的互补条件,授课教师一方面照顾到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同时兼顾学习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堂中的课堂”来实现学生之间的讨论,通过“比学赶帮超”的方式使学生在紧张环境中形成“好带差”“均匀”式学习氛围;也可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认识到教学的多样性及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差异化放大至每一位学生。例如在一年级授课《加法和减法》中的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小学生更生动的是通过手指学习,但是学生可能还有通过数数的形式来学习,而授课教师则要求学生认识到规律:“和为10”“差”等方式帮助学习记忆,如10=2+8=3+7=4+6…,1=3-2=4-3=6-5…。合理的方式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检测。
二、兴趣为先导,体现人本学习理念
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是学生学习能力显著提高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对授课教师的传授或者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更加自主地去学习,学习效率才更高。但是,高效的教学背后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实施,授课教师要密切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接受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逐步适应学生日渐提高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深度,也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课的方式自然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在授课教师指引下,学生正常的数学逻辑才能得到深化。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一知半解,只能从表面看到正方体的每一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每一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时可能就会有学生提出通过尺子量一下,就能知道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学生是自己来确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面形状,学生自主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数学方面的问题,授课教师只是在旁边引导和辅佐,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又能使教学的人本理念得到更好的展现。
三、注重学生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
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即学生上课的参与性直接能体现出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能跟上授课教师的讲课节奏,这样形成一种大环境,即一个学生的参与性直接影响周围的学生,这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授课方式。小学数学应用部分即综合与实践,是一种课程结合生活实际的应用性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参与性的部分,也是学生能够联想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点。因此,逻辑关系比较明确的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逻辑思维的主要课程实践之一,更应该成为学生全员参与的主要实践平台,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参与意识。
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授课教师要把握较低年级和较高年级学生自身的差别,因材施教。如在进行《绘制平面图》和《有趣的七巧板》的教学时,高年级进行平面图绘制时,可根据身边的物体绘画,同时,其他同学相互讨论绘制的准确性和与自身绘制的差别;而较低年级学生则主要在于图形的辨认,通过全员讨论参与并互相提问的形式来增强对图形的认识。
四、生活化教学,培养学习环境适应性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从感官上去体会,而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例如行走在街道上、观看绚丽的视频中、与父亲谈论数字的奥妙时等等,学生能亲自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逻辑作用,生活处处皆数字,处处是算法。授课教师要做的就是能够在课堂之余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题目”,以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接受生活中的数学,学生能够不断适应教材中的逻辑,也能不断适应生活式教学。
尺子的边缘相互平行,路边的两棵树相互平行,日常中的纱网等等,线与线相互之间的距离和线与线之间形成的交点就是本节所学的《平行与相交》,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能和生活相关联的,是学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日常的小事中也能体现数学知识,如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就会提到生活中的图形“七巧板”、镜子里的“对称”等等,都是数学逻辑能力方面的展现。
在小学阶段,以生为本的教学就是授课教师要意识到“学生适应性”和“教学适应性”的双重之重,即学生不断适应授课方式的同时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学生不断适应授课方式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