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张力
2018-11-30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邹 曲
传统教学注重“双基”的学习,强调习题的演练,关注知识的梳理,学科中心地位被过度强化,教育功能被弱化,以致不少学生不能适应数学学习,沦为“后进生”,数学课程应具有普及性、大众性,过于统一的目标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应通过活动与实践来主动获取,教师要引领学生查阅资料,参与集体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设定弹性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能力的发展,要加强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教师要发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合理把握课堂难度,要做到张弛有度,既要让优等生能“吃得饱”,获得比书本知识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知识,又能让一般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拓展他们的认知视野。数学教学不囿于教材,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选用弹性的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隐含于教学内容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从个体差异出发,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选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主题,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探寻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设计数学活动主题,营造活跃的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以问题引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聚焦问题,自主探究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构建弹性的师生角色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师生从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转变为学习的共同体,在共同研究、共同探学、共同讨论中获得提升。教师要实施弹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合作研究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把握。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要为学生选择内容、掌握学法、触发动机、自主评价提供服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法,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四、设计弹性的教学程序
传统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设计弹性的教学程序,包括学生预习、情境创设、探学新知、教师指导、多维活动、讨论交流、总结应用、多元评价、达成目标。弹性的教学程序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五、采用弹性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差异,要重组教材,在教学内容、练习设计上设计有梯度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要采取小组合作等方式,因生施教,以学定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质疑问难、大胆创新。
教师要考虑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内容上弹性选择、合理编排,让不同需求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全体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要通过弹性的设计使数学充满活力,要对教材上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重组,让学生易于理解,要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展,以多维、开放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能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步步推进,引导学生思维拾级而上。教材的内容是根据科学系统编排的,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材的编排顺序开展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优化组合,让教材为我所用。如在学习《矩形》内容时,教者设计情境:“工人师傅为检验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窗框是否是矩形,往往去量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如果相等,这个窗框一定是矩形,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要根据学情调整教法,以学定教,根据学情的变化而适时改变,要通过体验式、对话式、合作式、驱动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思路尝试,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观察、调查、实验、验证中习得知识,从而学有所获。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开展课前自学,在查阅、思考中寻求答案,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开展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感受成功的体验。如在《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地砖是由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每个直角三角形都相邻三个正方形,这三个正方形面积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果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将反映三边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满足上述关系,那么一般直角三角形呢?”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逐渐发现三个正方形面积间的关系,从而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而提出一般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猜想。在此基础上,教者让学生探索“勾三,股四,弦几何”,学生运用补、割、平移、旋转的方法探求答案。
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开展弹性的教学评价,除关注学生的知识素养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探究、实践、合作、创新等能力的发展。教师采用弹性的评价,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通过弹性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每一位学生能学得愉快,以多维的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1]王秋梅.对中学数学课实施弹性教学的探讨[J].数理化研究,2008(12).
[2]李祎.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J].青年教师,2005(8).
[3]杨玉东.弹性教学:探索个性化教学之中[J].天津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