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研究
2018-11-29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确立了我国“大思政”工作格局和定位。
今年2月12日召开的2018年天津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天津将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月15日天津召开新时代高校思政改革攻坚动员部署会,加快实施“大思政”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而此前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双重性使得其主要工作为管理,以严格管理为手段,以不出现问题为目标,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职责的局面必须改变。为了更好地落实总书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总体要求,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给与较精准的角色定位,并得出较好的分析,我们进行一些调查研究。以期对新时代辅导员角色、特征及其启示进行探索,并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助力。
一、问卷调查情况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主要9项工作职责的权重分值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平台,调查人员涉及本校及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学工人员32人,辅导员60人,另外还有本校高职在校生参与调查192人。
其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见表1)。
表1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
其二,“党团和班级建设”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10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4.38%、21.67%、51.04%(依次为学工干部、专职辅导员、学生)。
其三,“学风建设”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10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4.38%、26.67%、63.54%(依次为学工干部、专职辅导员、学生)。
其四,“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见表2)。
表2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
其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见表3)。
表3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
其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见表4)。
表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
其七,“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见表5)。
表5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答题情况
其八,“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10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5%、26.67%、61.46%(依次为学工干部、专职辅导员、学生)。
其九,“理论和实践研究”占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分值10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1.25%、18.33、63.02%(依次为学工干部、专职辅导员、学生)。
二、结果统计
一是九大职责的权重在学工干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53.1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43.75%)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37.5%)和“校园危机事件应对”(37.5%);在专职辅导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48.33%)、“校园危机事件应对”(36.67%)以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33.33%)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33.33%);在学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校园危机事件应对”(71.35%)、“学风建设”(63.54%)以及“理论和实践研究”(63.02%)。
从以上分类分析中可看出,学工干部群体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思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该群体对新时期下辅导员的使命与内涵有较高层次地理解与把握;专职辅导员虽然清楚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事务性工作太多,按时间分配比例上,这块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由此产生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占首席,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跌落至第三;学生群体中前三名中没有“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一席之地。
二是九大职责权重,专业辅导员群体中选择10分的全部未到50%,而学生群体对此九项打10分的却全部超过50%。
三是学生群体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此项评分虽然没有进入前三,但也占据较高的比例(61.46%),显示出高职学生对择业、就业、创业的茫然和渴望。
三、问题分析及产生的原因
首先,辅导员的身份是什么?是教师还是行政人员?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比应不低于1:200。试想一下,一个人要对200人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安全、心理、思想等负责,这其中的工作量要细究起来是没有穷尽的。身处一线的他们清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思想政治教育显然已经不能排在首要位置。
其次,辅导员的前途是什么?是晋升行政干部,还是晋升教授?九大职责10分选项没有一项过半数,也显现了辅导员对于现状认同感不高、缺乏职业自信。截至目前,还由于没有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评聘政策,而行政职务晋升的机会也少之又少,导致很多辅导员只能一边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一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基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再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化程度良莠不齐。辅导员专业化具有三层属性,一为思政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学历;二为不断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取深奥的知识和技能;三为思政教育科研能力。而现实中,从事辅导员岗位的人员专业五花八门,辅导员专业培训往往流于形式,也是因为所学专业非思政专业的因素,因职称晋升需要,科研方向也多是本专业方向而非思政教育方向。
四、新时期辅导员角色定位分类
通过前述的几个重要文件及问卷反馈的信息,笔者对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内涵进行归类,归纳出四大角色定位:思想引领者、事务管理者、心理咨询者、专业创新者。
1.思想引领者
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思想政治的引领——辅导员这一核心职责及使命是毋庸置疑的。
习总书记评价“95后”大学生负有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在看到当代大学生优点和长处的同时,面对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新时代,我们也应看到其不足和面临的挑战。他们自主性越来越强,受外界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意识形态容易发生负化影响,比如:在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上的思想困惑,在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信念的追求上的迷茫等,所以,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难。
作为新时期高职辅导员,首先我们自己要明道、信道。要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关注国内外时局形势、热点事件、学生集中关注的问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正方向,以主题班会、讲座报告、社会实践、党课、就业指导等为载体,做好学生思想导向的管控,学习传播并带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实际工作要求,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2.事务管理者
正如问卷调查分析中显示,专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大到人身安全小到宿舍卫生,军训教育、贫困资助、评优评先、职业指导、心理疏导等等等等,每一个学生的大事小情都离不开辅导员,而每一位辅导员都身陷事务化工作中无法自拔,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显然已是捉襟见肘,无暇顾及,势必造成思政工作投入不足,对学生引路作用不够。
但是,强调“思想性”引领这一核心职责并非是要求辅导员只注重思想教育,而不做具体常规化工作了。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辅导员应当练就十八般武艺,既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既能解决吵架纠纷,也能解决人生迷茫。不被层层日常工作所束缚,而是在繁杂的其中找到方法路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3.心理咨询者
调查问卷显示,“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在三个群体中都排在了前三的位置上,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也在学工干部及专职辅导员两个群体中进入了三甲,而实际上,心理咨询还包含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班级党团、学风的建设等等,我们把这些项统归为辅导员要承担的心理咨询的角色定位。
目前, 心理障碍是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的困扰,以及由此产生的困惑、迷茫、不适应而引起的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症状,这些都是校园危机发生的潜在隐患,而心理危机的干预对校园危机的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辅导员应在每一个时间段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用心、用情、用爱去回应学生在各个方面所遇到的真实困惑和心理问题,开展细致入微地交流、谈心、谈话工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这么说,辅导员就像医生一样,能够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各种疑难杂症,不能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辅导员不是一个合格的辅导员。
4.专业创新者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文件,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引导、党团建设、学风建设、心理指导、职业规划等能力所逐步形成的工作经验,总结形成的专业技能体现在实际的工作量中,但工作成效却体现在其创新性上。并且,新时代,辅导员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满足系统培训的硬性要求外,在日常的工作积累中,还应提升思政专业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与业务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更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成长提升的必然要求。辅导员把工作中的辛苦转化为经验,把积累的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使“思想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最核心的部分,将“思想性”实践指导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价值观。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其接受力和执行力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他们的调查问卷结果可看出,他们对于“学风建设”也有相当的重视程度,因此,有教无类,只是他们有着更张扬的个性和敏感的神经,新学期伊始,千禧宝宝已经成为新的大学一代,要充分利用他们易接受的自媒体、网络信息化平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要适时的承担思修、法律、形势与政策课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者和布道者。通过丰富的事实、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革,从而在课堂上和课堂下时时关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研究中把握规律、与时俱进,成为大学生新状况的理解者、新思想的引领者。要多举办贴合他们心理特点、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寻找既符合传统教育理念又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喜好,利用多媒体技术,推动思政工作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不失教育本质又体现时代感。
五、结论与启示
1.增强辅导员职业自信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就是要热爱岗位并具有为职业的发展而努力的热情以及承载的责任和担当。职业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职业能力的提升,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规定,辅导员需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专业培训,增强专业技能,在成长与进步中提升职业能力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职业自信。
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召开,基于“大思政”视角下,全国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视,也提升了高校辅导员的荣誉感与责任感。
2.规划辅导员成长路径
由于辅导员双重身份,在职称晋升和职务提升路径都不通畅,势必造成辅导员积极性不高,投入度不够,甚至想转岗,这种状态怎能让辅导员有归属感、认同感?怎能全身心地做好大这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要规划好辅导员有效地成长路径,使其在满足其个人事业成长需要的基础之上,能够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
现在辅导员队伍中的专业化良莠不齐,稳定性不强,没有人愿意加入进来,所以往往形成断档。当然,在人员招聘时规定的辅导员身份会增加新鲜血液,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落到实地的政策支持,依然不会留住人才。因此,首先,教委等主管部门应尽快落实高等院校(高职院校)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政策文件,有了政策的支持,才能吸纳人才并留住人才,才能为辅导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其次,完善辅导员梯队建设。学院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打造从合格辅导员到优秀到首席到名师的成长路径,完善培育、考核、选拔机制,名师辅导员享受学院中层待遇,如有行政职务提升机会,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等等;第三,辅导员“双带头”培养工程,即业务带头和科研带头,打造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坊、实验室,提升辅导员专业化科研能力,做好“高大上”引领作用,使理论与实践更有效地融合。
3.明确辅导员核心职责
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强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同时,辅导员要肩负起新时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所赋予的使命。
虽然现实中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繁多,但在新时期下,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要做到十指弹钢琴,辅导员只有化各项具体的学生事务性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手段才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真正履行核心职责。辅导员可选拔能力强的学生干部管理班级事务及协助完成日常性工作,这样,就可以争取时间多走入学生当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去倾听、去谈心,而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听学生干部的汇报,只有多角度的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在思想上引领学生,做到学生得到学生的尊敬和拥护。
4.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全育人机制与十大育人体系,在时间与空间的架构下,构建起高校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在“大思政”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的思政教育虽然是主渠道,但不应只局限于此,而是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将思政工作融入到高校各个方面的工作中,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并且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彼此打通,相互衔接。显而易见,它也不应再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是某一两个部门的工作,或者仅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要打造“大思政”工作资源体系,就应创新思路,它是一项由家庭、学校、社会全员参与,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相互整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从而切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