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2018-11-29魏敏薛笑凡郑程程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0期
关键词:熏洗斑块下肢

魏敏 薛笑凡 郑程程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尤其是高龄老年人, 反应迟钝, 认知率低, 早期易被忽视, 晚期生活质量差, 经济负担重, 预后差, 临床治疗有效率低、副作用多。本研究将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本疗区收治的46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年龄>70岁)给予中药熏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常规治疗, 6个月后应用下肢血管超声、下肢3.0T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进行判定, 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本疗区收治的74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年龄>70岁)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起病、下肢冷凉、皮肤发绀、抽筋、麻木、疼痛、间歇性间跛等, 排除感染、溃疡及坏疽患者, 防止加重感染及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动脉硬化狭窄率:30%~50% 12例 , 占 16.22%;51%~70% 49例 , 占 66.22%;>70% 10例, 占 13.51%;完全闭塞3例, 占 4.05%。按患者自愿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男39例,女7例;年龄70~88岁, 平均年龄80.2岁。对照组:男23例,女5例;年龄70~85岁, 平均年龄78.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 包括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调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改变生活中不良习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中药熏洗方法:中药熏洗方包括:防风、荆芥、透骨草、寄生、白芷、红花、苏木、艾叶、威灵仙, 加用决明子、何首乌强化调整血脂, 各15 g。加工成粉末, 做成药包。加入温开水37~42℃, 浸泡20~25 min,2次/d, 每包用4次, 每14天为1个疗程、每个月2个疗程,6个月后复查下肢血管超声及部分复查下肢3.0T磁共振3D DCEMRA(根据患者自身经济情况选择)。

全部患者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检查, 仪器型号:SEQUOIA512, 检查部位是经腿部查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等血管;部分患者应用下肢3.0T磁共振3D DCEMRA, 仪器为飞利浦PHILIPS全数字核磁共振lngenia3.0T, 对比剂为钆喷葡胺15 ml静脉注射给药, 下肢动脉血管成像进一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及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包括高密度钙化斑块、钙化及非钙化混杂密度斑块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下肢血管狭窄改善情况。a.根据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SF-36评分结果判定改善情况, SF-36量表评分分为5个等级, 评分29.6~56.7分为差, 56.8~69.8分为一般,69.9~76.5分为好, 76.6~82.5分为很好, ≥82.6分为非常好, 评分提高≥1个等级为改善, 改善率=改善/总例数×100%。b.采用下肢血管超声、下肢3.0T磁共振3D DCE-MRA检查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下肢血管狭窄情况, 下肢血管狭窄情况分为4个等级, 分别为30%~50%、51%~70%、>70%、完全闭塞,狭窄情况改善≥1个等级为改善, 如未改善甚至恶化, 则改善率为负数, 改善率=改善/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CHOL、LDL-C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78%, 高于对照组的3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血管狭窄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下肢血管狭窄改善率为6.52%(3/46), 高于对照组的-7.14%(-2/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CHOL、LDL-C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CHOL、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 治疗组患者CHOL、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血管狭窄改善情况比较(n,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CHOL、LDL-C水平比较(, mmol/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CHOL、LDL-C水平比较(, 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CHOL LDL-C CHOL LDL-C治疗组 46 6.45±1.64a 3.37±0.75a 4.33±1.13b 2.28±0.30b对照组 28 6.36±1.67 3.35±0.71 5.01±1.03 2.76±0.50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主要是脂质过氧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脂质沉积, 血小板粘附、聚集使血管壁粥样斑块形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目的在于增加肢体血液供应, 改善缺血状态, 建立侧支循环, 缓解临床症状。中药熏洗治疗中,中草药煎煮后有效成分如生物碱、氨基酸、苷类、植物抗生素、鞣质和各种微量元素散发在水蒸汽中, 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又经过皮肤黏膜、汗腺皮脂腺的吸收,通过血液循环遍布机体组织器官, 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并且温热效应作用于整个人体, 既直接引起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又促使组织蛋白微量变性、分解, 形成组织胺、血管活性肽等血管活性物质, 使血液循环加速。温热加强了分子运动,线粒体过氧化酶活性增强, 促进蛋白质代谢, 加强调节血脂功效。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降低血管的炎性反应,降低动脉硬化进展[1]。

下肢血管超声具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 但操作者的手法及熟练程度影响诊断结果, 而且难以显示腓动脉以及高度狭窄或闭塞的远端病变, 影像分辨率较低, 不能显示血管全貌。CT血管成像(CTA)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和骨骼关系, 但使用含碘对比剂, 具有一定肾毒性和过敏反应可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但由于其具有有创性, X线辐射, 价格昂贵等缺点, 不适合临床常规检查。下肢动脉3D DCEMRA是简便、无创、无辐射损伤的检查手段。对比剂相对更安全, 不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沉积物,过敏反应少, 几乎无肾毒性, 且用量少, 适用于老年患者随访。进行此项检查, 其成像平面可以根据血管解剖结构调整,数据重建容易, 而且可以显示血管腔内的改变, 对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在临床上运用越来越广泛, 多角度、全方位观察整个双下肢血管树, 有利于血管的整体分析。但它对下肢细小动脉的分辨率仍需提高, 对评估血管狭窄程度、识别动脉斑块等还有不足[2]。

SF-36健康调查量表全面概括了生理、心理、功能以及主观感受等方面的健康概念, 具有短小精悍、易于操作的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生命质量健康状况的测定和评价、预防性干预及保健措施的效果评价, 疾病负担评估, 卫生政策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决策和评估, 特殊人群的生命质量的评估等。对于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评、临床试验效果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具有很好的效果和全面性[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78%, 高于对照组的3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下肢血管狭窄改善率为6.52%(3/46),高于对照组的-7.14%(-2/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CHOL、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 治疗组患者CHOL、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药熏洗结合常规治疗能有效地抑制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又能改善血流速度促进血管侧支循环的形成, 改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且中药熏洗经济实惠, 适合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熏洗斑块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治阴道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