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锻炼器对Pilon骨折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2018-11-29徐雪芬许小志梁妙莲温凤娟
徐雪芬 许小志 梁妙莲 温凤娟
Pilon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高能量同时伴有软组织损伤严重的一种疾病[1], 虽然近年来治疗技术不断更新, 但仍存在并发症多、伤残率高等诸多问题[2], 如果治疗护理不当, 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延迟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3],这样, 至使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足踝锻炼器是本人长期在骨科护理工作和临床实践中发明的一种康复护理用具, 并在2014年12月获得国家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产品, 该设备在设计上配有角度尺、计数器、电机和自动控制器, 其不但可随时监督跖屈、背伸角度和踝泵运动参数, 还可以利用控制器根据医嘱、病情或患者的自我承受能力调节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而进行被动功能锻炼。通过该设备进行踝泵运动, 让医生能够运用更具体和科学的数据评估Pilon 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进度, 及时准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让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掌握自已康复进度, 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也减少医护工作量和优化了工作流程。对胫骨pilon 骨折的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降低了此类骨折的伤残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在骨科住院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60例, 纳入标准:经手术医生评定有相对坚固的钢板内固定, 可允许早期踝关节活动;签署同意书。其中,男41例, 女19例;年龄16~67岁, 平均年龄(41.5±8.8)岁;其中左踝37例, 右踝23例;损伤原因:车祸27 例, 坠落伤18例, 跌伤15例;损伤类型:单纯踝部骨折23例, 足部骨折9例, 胫腓骨骨折15 例, 踝部骨折合并胫腓骨骨折12例,踝部骨折合并足部骨折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30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循早锻炼、晚负重的锻炼原则, 术后当天在麻醉苏醒后即指导患者作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 拔除引流管后进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训练, 活动时骨折部位无疼痛为标准, 活动度逐渐加大, 同时行膝关节伸屈活动, 下肢直腿抬高锻炼, 0.5 h/次, 3组/d。而治疗组则在常规基础上运用足踝锻炼器配合锻炼, 3组/d,0.5 h/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16周后, 临床疗效参照Mazur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4]的标准进行评定, 内容包括关节的功能评分数值、疼痛、步态、肿胀、踝关节活动。优: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92分, 踝关节活动正常, 无疼痛, 步态正常, 无肿胀;良: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87~92 分, 有大于正常75%的活动范围, 患者感到轻微疼痛, 步态正常, 踝关节肿胀;可: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65~86 分 , 有大于正常 50%的活动范围, 踝关节活动时疼痛, 步态正常, 中度肿胀;差: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65 分,且有疼痛, 跛行。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治疗16周后, 治疗组患者优23例(76.7%), 良5例(16.7%), 可1例(3.3%), 差1例(3.3%);对照组患者优13例(43.3%), 良8例(26.7%), 可6例(20.0%), 差 3例(10.0%);治疗组优良率为93.3%(28/30),对照组优良率为70.0%(21/30), 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3 讨论
Pilon 骨折并发踝关节退行性变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很高, 在保持有效内固定的同时, 应尽早进行术后功能锻炼[5];早期的关节活动降低关节粘连的发生, 可促进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临床中为解除踝关节疼痛, 治疗后期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患肢肌肉(主要是小腿和足部的肌肉)进行主动的等长舒缩练习及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二是辅助市面上的CPM机器进行膝关节和髋关节被动功能锻炼。由于骨骼肌易于疲劳, 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活动, 因此,使患者不能长期坚持进行锻炼。而足踝锻炼器的应用恰好解决了上述问题, 且肢体肌肉处于无收缩状态下的被动活动不会产生使复位后的骨折再次移位的剪应力。成人关节软骨无血管和神经, 营养来自关节滑液的浸透和扩散。关节制动将影响该部位的血液和关节滑液循环, 不利于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 也不利于清除关节内的有害物质和坏死组织。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由于关节的长期制动而致纤维组织增生, 产生粘连。足踝锻炼器具有防治关节疾病和损伤, 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的作用, 其作用是通过下述机制来实现的。①通过增加关节活动, 促进滑液向关节软骨渗透和扩散, 改善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②在关节滑液的环境中, 由于运动的刺激,可促使未分化的骨原细胞转化为关节软骨细胞, 促进损伤关节面的修复;③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由于关节的活动而消除了粘连, 同时血液循环的改善也加快了关节周围损伤组织(主要是肌腱和韧带)的修复。
足踝锻炼器是作者2014年12月制作的申请并通过国家专利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424611.4),其设计上的优点在于底板的竖台上设置有计数器和角度尺、电机和自动控制器, 操作时计数器可通过在竖板及底板的竖台上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及红外感应器的电信号输出记录跖屈和背伸的有效活动数据, 供医护人员及患者参考。而角度尺则用作设定和评估踝关节的活动度, 通过该设备进行踝泵运动, 可让医务人员能够运用更具体和科学的数据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锻炼的进度, 及时准确调整治疗方案。而控制器则可根据医嘱、病情或患者的自我承受能力调节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被动功能锻炼, 同时也让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掌握自已康复进度, 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也优化了医、护、理疗师人员工作流程, 降低劳动人力成本和创造收益。
Pilon骨折术后治疗效果仍存在并发症多和伤残率高等诸多问题, 是较难治疗和护理的创伤性骨科之一。本课题研究是运用足踝锻炼器对 Pilon 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疗效的评价, 对促进 Pilon 骨折愈合疗效显著;同时还能通过减轻患者的疼痛, 让患者能早期进行患踝关节功能锻炼, 明显改善了患踝的功能。
综上所述, 运用足踝锻炼器对 Pilon 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既安全、经济, 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符合“强化安全和提高疗效”和“以技术为核心,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能达到提高医疗水平, 降低伤残率,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