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留白,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2018-11-29江苏省海门市平山小学黄美娟
江苏省海门市平山小学 黄美娟
任何高效课堂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为载体,多关注他们的问题探索和实践运用能力。换言之,巧借文本培养学生自我质疑深思的能力,一方面能够起到深度探究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在仔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语言表达运用切入点;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享有更多的自主话语权和表达权,帮助他们在主动跟进思考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增强其语文学习的内生动力。
一、借题发挥,聚点揣摩
文本中的题目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多可探究之处。越是简单的题目越有嚼劲和趣味,更能找出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宗旨。借题发挥,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深入揣摩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表达要点,有助于学生在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中找到探索的重点,也能够让学生的自我思考富有理性。
围绕文本的题目,多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表达意图,有助于他们收获独特的感知。如在学习徐秀娟的《灰椋鸟》的时候,就题目而言,很多同学就会有这样的疑问:灰椋鸟长什么样子?这种鸟是灰色的吗?很多同学能够从文本的“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中找到有关答案信息。既然灰椋鸟如此普通,作者又为何费尽心思地进行描述呢?很显然,结合文章的题目,可建议学生从作者归林时来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挖掘人文价值,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借助题目进行深入联想,能够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意义,有助于学生在自觉阅读文本中摘录、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增强其探索的激情。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借题发挥,能够让学生的自我理解主动靠近文本,并在聆听作者的心声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围绕细节,深度拓展
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找出其中的细节,多予以留白,能够给学生更多联想的空间。围绕细节留白,能够让学生在深度拓展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注重细节进行深入拓展,有助于学生在有效体味作者的表达意图中获得更多感悟体验,也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更有力量和意义。
细节留白,能够给学生更多的问题思考载体。如在《麋鹿》的教学中,文本中有对麋鹿的描述: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针对上述细节,可建议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从介绍“四不像”来描述麋鹿?麋鹿成为姜子牙的坐骑,又有怎样的用意?很显然,前者是针对麋鹿的显著特征进行描述,后者则是围绕麋鹿的神秘感知进行叙述,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认知。很多同学根据这样的细节解读来设想自己的理解,能发现麋鹿是如此美丽,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探索的激情。
从细节处设置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补充,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深度和广度。教师应结合细节的描述,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与指点,让学生的理解与文本形成有机融合,弥补其自身认知的不足。
三、补充结尾,余音袅袅
精彩有趣的文本,往往给读者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往往会让人觉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必要性。补充结尾,能让学生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探索尝试机会,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补充结尾,能让文本的内涵更有厚度和深度,让学生在自我创作中丰富体验,增强学习的激情和好奇心。
补充结尾,能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中,在结尾处作者运用了这样的语句:“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对此,里面大有文章可言,教师则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想象唐僧、八戒等角色见到这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感慨。有的同学写道:唐僧见到“白骨夫人”字样后,自己开始觉得后悔,自己错怪了悟空,还让他受了委屈。有的同学写道:猪八戒见到白骨精后自己惊得合不起嘴巴,没想到大师兄如此火眼金睛,自己以前真对不住悟空等等。
通过补充结尾,能够给文本更多的厚重感,能够像豹尾那样收缩有力。关注结尾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融入课文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在主动研读文本中获得新鲜而丰富的语料。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运用文本巧设空白,有助于学生在按图索骥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蛛丝马迹,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知的过程中掌握语用的方法,形成独特的认知感受。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运用技能,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刻认知,切实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