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2018-11-29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陆丽平
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 陆丽平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问答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具有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对问答式教学效果进行创新,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一个有趣真实的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情境当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聆听、大脑分析以及内心感受来提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教师在教授《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精彩的课文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以及秋姑娘,让学生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即将穿上冬衣的秋景图,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感受到秋姑娘对朋友们的关怀与体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秋姑娘都分别给它的哪些朋友写了信?信里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秋姑娘为什么不直接给小树写信?让学生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体会到父母给予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二、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置课堂问题时,一定要精心设置,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产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提问教学中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尽量让问题充满新意和巧妙,才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避免单调重复。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对学生有全面充分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性,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做出针对性的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争取在设置问题时能够取得最大的效果。当教师的问题设置具有创意和新意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就会大大增加,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雨后》这篇课文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反复诵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意,感悟兄妹两人之间纯洁烂漫、天真乐观的个性,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心爱护之情。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如小哥哥为什么摔了一跤,还那么高兴呢?课文中的主人公都做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真正体会到雨后广场上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心理状态。通过有效问题的提问,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知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当运用从浅到深、从单一到综合的教学方式,在设计问题时,要做到复杂与简单适中、层次分明,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前呼后应,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促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畅通无阻,才能让学生具备很强的思维逻辑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猴子种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猴子都分别种了哪些树?这些果树的种植时间都是多久呢?最终猴子种成了什么果树?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对文章的仔细阅读,再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体会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注重课堂点评,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良好的课堂评价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措施,教师在课堂评价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有效、及时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中,积极鼓励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再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爱上回答问题。当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之后,才会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知道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问题设计的新颖性,鼓励学生参与到问题回答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