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鲜活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8-11-29江苏省沭阳县新河中心小学王敏丽
江苏省沭阳县新河中心小学 王敏丽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有效、灵动?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的课堂应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语文的学习不单单是规定主题、凭空想象、常规表达、无趣写作,应该把学生当成小鱼一样,放进大海,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寻求生命最本质的感知,体验生活的真谛。
一、课堂搬入户外,丰富情感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明媚,晴朗无云。吃完午饭,我带孩子们去操场散步。秋雨后的操场,学校里堆满了凋零的树叶。我对孩子们说:“我们来一场户外课堂吧。”孩子们兴奋极了,“秋天的童话”就此拉开帷幕。课堂第一个环节是一场捡秋叶大赛,比赛规则是四人一小组,总共八组,在两分钟的时间内,看哪一组可以找出最多的红枫叶。孩子们兴致非常高,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都睁大了眼睛,仔细观察树叶,就连最小的红枫叶也逃不过他们犀利的小眼睛,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红枫叶都已收入他们囊中。比赛以第二组胜利落下帷幕,于是我提问:“孩子们,你们是如何快速找出红枫叶的呀?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都在总结经验,一个孩子说:“像手掌。”另一个孩子立刻补充:“像脚印。”“树叶周边像齿轮状。”“像红五星。”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了,这时我们班的小学霸说:“枫叶长约13 厘米,为心形,表面比较粗糙。”……孩子们的答案很让我意外,让我更意外的是第二个环节孩子们的创意表达。第二个游戏是孩子们提议进行的,围绕秋天来编故事表演。孩子们用刚刚的树叶做了道具,有个孩子还用秋叶组合起来编起一个头箍,有的小组编写了一段秋天的舞会的对话,有的小组编写了秋爷爷和秋叶的故事……回到教室后,趁热打铁,我让孩子们把刚刚户外课堂的经历写了下来,还允许他们把捡拾到的树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贴到自己的作文本上,一篇篇关于秋天的故事的小作文就这样图文并茂地交上来了。
二、营造生活情境,唤醒内在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越来越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强调孩子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指导学生切身观察。”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点。审美体验阅读教学倡导的就是主体进入审美世界中进行体验的教学方式。
审美体验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是指通过体验生活的真实情境,使得孩子们在情感价值观上得到正确的引导,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一次偶然的机会,科学老师邀请我去学校的生态科技园参观,我欣然接受,暗自高兴: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恰巧最近我在带孩子们读的一套书就是关于如何认识世界的,这是一次绝佳的体验生活的机会。于是,下午第一节语文课,我带孩子们来到了生态园。科学老师给孩子们分了五个小组,孩子们开心极了,平常很难有机会拔萝卜,这样的机会他们一定好好把握,于是他们用力地拔萝卜,有的小朋友们还在一起总结拔萝卜的经验。拔完萝卜,孩子们把萝卜抱回教室,我把萝卜洗干净后,分给孩子们享用,孩子们也觉得自己的劳动果实很香甜。
语文的学习极具人文性,所以离不开审美体验。在语文的课堂上多让孩子们体验,给予孩子亲身经历的机会,孩子们才会有自己难以忘却的独家记忆,才可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一点触动、一点感动,更好地追求真善美的品质。
三、注重个性表达,激发审美创造
“审美体验生成反思,反思与自己原有的经验整合产生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探究与创造的欲望。”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一次审美体验就是一次思维之花绽放的开始。孩子们亲身经历,体验生态,将每一次的体验都内化于心,与心灵对话,形成感思之后,自然流露和表达,这是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教育过程。审美体验是将孩子们客观的形象认识上升到思维的表达,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质的飞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的是适时引导,静待花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课堂搬入“户外”、营造生活情境、注重个性表达的语文课堂是在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探索和尝试,从而引导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唤醒内在智慧,激发审美创造,让学生活得更像个孩子。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新课程改革理念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教育课程来源于生活,而回归生活课程意味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学会体验、学会生活。作为一线教师,要在审美体验课程中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