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浅谈生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

2018-11-2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越秀校区梅佳雯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经验笔者课文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越秀校区 梅佳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在小学课堂语文教学中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方法,明白如何才可以把学习和生活结合到一块,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展开更好的学习。

一、丰富生活经验,助力阅读理解

语文教学专家王荣生教授在阐述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时说道:“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感受和欣赏一篇课文,是因为学生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由此可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对阅读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空间中,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呢?

1.借助直观资源,补充生活经验的空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且更加开放。随着大语文观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教师开始慢慢意识到了课外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开发课外资源,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补充,这为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对于“为何很多人都喜欢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前面拍照呢?”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觉得非常难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开放性非常强,仅基于文本内容,学生是很难找到答案的。笔者通过多媒体将宋庆龄的革命经历直观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先了解宋庆龄,再让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节进行阅读,对宋庆龄和樟树所拥有的共同点进行体会。借助这些资源,让学生很快总结出了答案,学习任务得以顺利完成。除了引入课外资源,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习惯,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从而使他们的生活经验得到补充。

2.逆转“我向思维”,完善生活经验的不足

“我向思维”是“将自我作为中心”的思维,另一种说法是“自以为是”。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会受到知识、环境、时间和地域等的限制,就会受到自身不够成熟经验的影响,从而有了“我向思维”。此时教师要引导,让他们转换思维角度,用正确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例如《三打白骨精》一课,很多学生都对孙悟空的勇武表示佩服,还有的学生觉得唐僧非常愚蠢,然后学生便通过《西游记》原著来翻找唐僧以前的错误。看着学生的讨论偏离了方向,笔者及时引转方向:

师:唐僧为何要去取经呢?

生:他想通过取经来普度众生。

师:说得非常好!那如果你是具有菩萨心肠的唐僧,你会将白骨精打死吗?

片刻思考后,有学生说道:“我懂了,唐僧菩萨心肠,就算是让妖精害死了,他也不会怪罪妖精。”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我向思维”,教师碰到这种情况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转换角度进行思考,引至正途。

二、架设生活桥梁,帮助阅读感悟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是基于生活里面直观而具体的事物来进行学习的。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将语文教学和生活融合,让学生通过生活感受学习的快乐。

1.引导回归生活,引发阅读体验

翻看语文教材,能够发现很多文章都和生活联系密切,在对这些文章进行教学时,要将其和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如此才可以唤起学生的原始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师恩难忘》一课,讲的是作者刘绍棠对小时候的田老师的回忆,文章中有着作者真情的流露,表达了他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基于文章主旨,笔者是如此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的:首先,学生都很熟悉文章里面包含的“感恩”之情,所以,笔者先让他们对自己想感恩的人进行回忆,并说一下原因。有的学生说,他感激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非常爱他疼她;有的学生说,他感激他的奶奶,奶奶让他懂得了爱惜粮食这一道理;还有的学生说,他感激自己的一位老师,因为那个老师通过教导,让他从一个捣蛋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好学生……学生脑海中充满了回忆,让他们的感恩情怀得到了激发。接着,笔者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感受和体悟。最后,笔者让学生思考“恩”对人们的意义,让文本的主旨得到升华。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里面,文章所包含的“感恩”这一主旨在生活里面非常常见,学生非常熟悉“感恩”。所以,在开展教学时,让学生对自己想要感恩的事和人进行回忆,如此一来,他们便感受到了文章中作者内心的情感。

2.引导超越生活,升华阅读情感

语文好比大树,生活就像土地一样孕育着它。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要扎根生活所代表的土地,如此才可以让学生明白大树所存在的本质。所以,只有将生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才可以让思想得到拓展和延伸。

例如《沉香救母》一课讲述的是神话故事,将沉香为了救母而努力拼搏的精神表达了出来。这篇文章所包含的主旨是“孝”,“孝”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角落。笔者先让学生搜集“孝”的相关故事,然后让他们对父母恩进行感悟,身为儿女,该如何报答自己的父母?如此一来,便把课文和生活融合,让学生深入感受了文章中沉香的心情。最后基于生活回到课文,对我国“以孝为先”的传统进行理解。

生活具有无限的力量,语文教学要基于生活来开展,这样才可以让课堂教学有血有肉,让学生深入学习课堂知识。同时,文章里面包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要想对这些情感进行理解,就要对作者所处的生活进行感受。文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生活来感悟文本,进而让学生的理解得以延伸和拓展。

三、回归生活应用,拓展阅读视野

教师要让语文回归生活,通过结合生活来对语文进行学习和使用,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对生活的推动作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的持久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带着想要发现和思考的心情,走进生活学习语文,有经验为基础,学生驾轻就熟,让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发现感兴趣的东西时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获得非常深刻的感受。

例如《走,我们去植树》一课,笔者先让学生朗读,后问:“通过植树,可以让人们得到怎样的好处呢?”学生说:“能够让空气得到净化。”然后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为何说一棵树是一座绿色工厂?”在课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这样便将课文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展。

总之,把语文和生活融合,让语文学习得到了拓展,同时让文本和生活、学生和语文间的距离得以拉近,让课堂教学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案例,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经验笔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经验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背课文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