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例谈

2018-11-28郑柳媛

名师在线 2018年9期
关键词:一节课笔者教材

郑柳媛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一次成功的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怎样设计导入环节,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1]。笔者就多年来听过的精彩课例,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谈谈看法。

一、课堂导入,要心中有“书”

心中有“书”即心中有“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是教学的根本,把握好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活用教材,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导入环节。

1.把握教材,抓住重难点

在上课之前,教师都会认真地备课,弄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2]。其中,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剖析教材,深入分析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合理地突出教学重难点[3]。例如,在笔者开设的一节区公开课中,教学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描述青少年问题的词组和句型,学会用这些句型来表达自己遇到的青春期问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如地在真实情景中学会表达自己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让人生充满正能量。所以笔者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了“微笑瑜伽”的导入方式,先让学生们放松下来,学会在压力大的环境中放松自己,自如流畅地进行课堂学习。这样的课堂导入让学生们容易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重组教材,认准切入点

近几年来,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再局限于本身的顺序,而是有创造性地重组和取舍。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改造和创新。例如,英语牛津教材的第一个课时Welcome to the unit,传统的授课顺序是先Comic strip,然后进入Welcome to the unit。现在很多教师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按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处理。例如,有些教师先从Welcome to the unit中的图片入手,有些教师则从小对话入手等。这样小小的改变会使得整节课更加流畅自如,生动有趣。

3.研究教材,拓展教学内容

笔者时常听到有教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难教体现在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便会很快被新时代摒弃。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研究的能力,具备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能力。这首先体现在:知识点本身的拓展,因为书本上有些知识点不拓展,学生可能会不懂。教师要通过拓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体现在联系生活实际的拓展,教育要联系实际,学习要贴近生活。笔者曾经去参加区教研活动,有幸听到一位优秀教师的课,课程主题是DIY,她通过调侃自己不会DIY,而是一个BIY的人。DIY是指“do it yourself”,BIY是指“buy it yourself”,两者只有一个单词不同,但意思大相径庭。BIY指的是买东西的人,DIY指的是自己动手的人。虽然教师自己不是一个DIY的人,但是随后她谈到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喜欢DIY的小孩儿,还用图片展示了她女儿做的DIY作品。该教师将自己的亲身体会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自然不做作。将教材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贴近生活,又不失幽默,赢得了听课者的阵阵掌声。

二、课堂导入,要心中有“生”

课堂导入的时间正是一堂课的开始,从学生的角度看,课间休息的惬意自在尚未得到完全的释放便立刻回归课堂,也尚未从上一节课中完全脱离出来,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之前,课堂导入便起到一个过渡作用。课堂上好的导入可以帮助教师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利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新奇的教学内容、精彩的开场语言或者借助教学工具的辅助,进而吸引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心中有“生”,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兴趣是驱使他们学习的主动力。但是有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一堂课一上来就是做题和讲解,抑或是导入环节枯燥无味,完全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努力找准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长久地保持下去。例如,外教Peter在上英语口语课的时候,用“Peter says”游戏开场,全体学生站起来,根据外教的指令做动作。一旦指令中有“Peter says”,才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果没有,学生仍做了动作就会被淘汰。这个有趣的游戏导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英语指令,还锻炼了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2.心中有“生”,要洞察学生的心理特征

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如性格特点、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的心理特征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童心童趣,有着青少年特有的朝气蓬勃。因此,对于参加各种有意思的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和模仿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合理地设计导入环节,为一节成功的课埋下伏笔。笔者认为情境导入法是一种不错的导入方式,教师可以给定一个情景,让学生自由表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在于学生主动地接受、探索和思考[2]。

3.心中有“生”,要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一开场教师的手机铃声响了,她接了电话:“hello,this is...speaking,who is that?”...然后顺利过渡到电话的第一个功能——call sb.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这样的导入既贴近生活,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之前已经学过打电话用语,学生较容易理解教师的意图。

英语学科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这项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导入环节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能设计难度系数远高出学生理解范围的导入。Free-talking是很多教师选择的导入方式,通过自由交谈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根据不同的课型,自由交谈的话题也有所不同,可以谈论学生最近的近况,也可以谈论学生去过的地方,或者是学生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的话题贴近生活,学生也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轻松回答,让他们不怯场,敢于用英语回答问题[4]。

三、课堂导入,要心中有“景”

1.Story-telling导入法

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进入新课的学习,比较新颖有趣,可以很快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故事的选定要和课文的内容有关,不能天马行空。例如,任务型阅读《龟兔赛跑》,可以事先录制一段录音,简略地用英语介绍一下龟兔赛跑的小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乌龟会赢得比赛,兔子又为什么输了比赛。顺利过渡到这篇文章的阅读和处理。

2.Music-playing导入法

音乐可以愉悦身心,放飞心情,好的音乐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英语歌曲导入新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讲述的是职业。任课教师播放了一首名为Be What You Wanna Be的英文歌曲。该歌曲中出现了多个职业词汇,教师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听出来有关职业的词汇。这样的导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更好地切入了新课的主题。

3.Video-watching导入法

笔者听过一节九年级的英语课,主题是“Robots”。教师选取了一段名为“WRLL.E”的小视频。该视频讲述了一个处理垃圾的机器人的故事。学生在观看完该视频之后,教师给出了几个思考的问题:Do you want to have a robot? What can robots do?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集中了。视频导入直观性强,学生容易接受,观看后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4.Question-answering导入法

提问题的方式导入目的性强,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教授 《星光镇的变化》听力课文时,通过PPT呈现出一幅星光镇过去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思考。

四、课堂导入,要心中有“情”

英语的教学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渗透的过程,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笔者认为在设计英语课堂导入时,教师首先要有博爱之情,要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符合他们学习特点的课堂导入;其次要有对英语的热爱之情,只有教师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才会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面带微笑地完成每一节课,让学生如沐春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培养学生的“情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情商教育、素质教育,让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与人生成功联系在一起,赋之以生命、灵魂。努力培养高情商、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5]。

结 语

新颖、有趣、高效的课堂导入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创新课堂导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值得所有英语教师研究。

[参考文献]

[1] 杜福兴.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J].外语教学,2003,(04):51-54.

[2] 黄萍珍.备课必须备学生[J].职教通讯,1997,(06):42.

[3] 王欢.情景,为英语课堂教学增效[J].新课程导学,2015,(30):53.

[4] 唐月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11):19.

[5] 魏超群.论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97,(11):22-26.

猜你喜欢

一节课笔者教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老师,别走……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