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2018-11-28史亚芳
⦿史亚芳
在过去,我国由于科学技术、经济能力不足,在信息技术发展这一块不但缺乏教学经验,还严重缺少教学工具,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电子计算这一块的知识技能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从而遏制了学生全面发展。当今教育部分开始愈发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教学开始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学工具也开始得到了普及进入小学课堂,教师拥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资源训练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但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接收这种新型、大量的新知识是教师需要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多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从生活化教学出发,对如何更好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化、技能应用化进行了以下研究与探讨。
一、在课堂中使用生活化语言,营造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年纪尚小,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信息量巨大的科目,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热情。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程序化、系统化的教学语言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按照生硬的步骤来进行课程学习,导致学生学习过于应试与僵硬,无法灵活的使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为了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平等的环境下开展学习,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在课堂中找到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自发的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心理健康,运用生活化语言将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讲解的更加清晰、明了、简介,运用温和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和尊重,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收教师所授知识,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定义与概念,产生对教师的依赖与信任,有便于教师更好开展教学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
二、寻找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前导入是教学内容开展的重要部分之一,对课堂的展开与课堂氛围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好的课前导入能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与生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回答的热情,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信息技术是一门将生活融入课堂、将知识利用于生活的科目,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时,要充分做好备案,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利用生活案例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则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运用更通俗的方式将晦涩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转化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从未见到、从未听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生活化案例的导入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接收知识,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病毒》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病毒”的定义,运用了生活化案例课堂导入,对学生进行了以下提问:大家都感冒过吗?大家知道感冒是因为什么原因吗?是因为感染了病毒。那电脑如果生病,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学生因为教师的引导,于是纷纷回答:是因为感染了病毒。我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堂内容教学的拓展,能让学生将生活中人的感冒与电脑中病毒所联系起来,更加深入性理解病毒的定义,让学生明白知识围绕着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操作,掌握生活规律
在过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与经济条件,导致学校不能为学生购置相应的教学器械,导致学生缺少实际动手的机会,对信息技术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学校开始逐渐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学生购置了工具、提供了场地,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与自由,从而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专业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动手进行实践的课程,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运行、创造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在实践中自发思考与探索,让学生能够手脑并用、探究原理、反思自我、总结经验,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与途径。
例如,我在教学《Word与Excel的操作》这一课时,发现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远远不足以学生实践技能,学生虽然理解了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实践操作word与excel。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利用学校设置了电子计算机室的便利,挑选了一节课让学生在电子计算机室自行进行word与excel的操作,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成word与excel表格的编辑,最后打包成文档当作作业交给我。这种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根据我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操作,主动去思考、探索、动手,培养学生学会适应信息技术的社会活动。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发展需要生活滋润,小学生年纪尚小,只有生活化的案例与语言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收知识,脱离枯燥无趣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现与探索现实世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吸收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不但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能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