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合教学模式

2018-11-28周歆虹

名师在线 2018年21期
关键词:环流热力交流

周歆虹

(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福建福清 350300)

引 言

“探究”和“与他人合作”是学习地理的核心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传统课堂由“课上教师讲,学生回家练”模式构成;而翻转课堂“知识传递”过程是由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课堂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有效性分析

翻转课堂“知识传递”过程需要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但由于课本中有些知识学生通过书面理解难以掌握,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帮助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帮助他们降低自学难度,提高自学效率。微课基于网络,并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具有时间短、内容少、主题突出和针对性强的特点。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辅助学习,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反复观看,从而满足他们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后,可以将疑难问题通过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与同学互动交流;同时,教师也可利用交流平台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进而帮助他们进行知识拓展[2]。微课满足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需求;教师通过微课在课前进行“知识传递”,同时也给予学生在线的辅导。通过网络平台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吸收,从而提高翻转课堂的效率。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合实施方案举例分析

以下笔者选择人教版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模块,设计融入微课的翻转课堂,并针对其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学习任务清单设计

课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翻转课堂内容:热力环流

1.学习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分成三部分内容,在介绍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后,引入了热力环流的学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也是理解大气水平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以及锋面系统的理论基础。如果不能理解热力环流,《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的学习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本堂课翻转课堂内容重点为热力环流的原理;难点为热力环流过程中等压线变化和实际应用。

2.学习目标分析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2)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运用其解释某些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判断目标达成的方法:绘制“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示意图。

3.课前任务设计

学生任务:

(1)学生由教师组合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涵盖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

(2)观看“热力环流”微视频,并且完成达标检测。

教师任务:

(1)提供“热力环流原理”教学微视频;

(2)设计达标检测题(纸质稿,课前完成)、课堂演练试题(纸质稿,当堂完成),并分别说明评分标准和细则。

4.课堂活动设计

活动一:达标检测学生互评

班级各小组对照教师给出的评分标准及细则,进行互评。

(教师边巡视边批阅,找出学生易错点,做到心中有数。)

活动二:错点分析

各小组共同整理小组成员的错误点,共同讨论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派一位代表上台发言讲解。

活动三:教师针对性讲解

各小组发言完毕后,教师将各小组错误点进行分类评析,梳理知识框架和解题思路,针对性进行重难点剖析。

活动四:课堂实战演练

全体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演练试题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批阅。对于错误较少的,教师直接指正;对于错误较多的,教师统一进行板演讲解。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将他们仍有疑惑的知识点,录制微课,他们课后观看学习,进行强化巩固。

(二)教学组织有效性分析

本节课,学生课前观看“热力环流原理”微视频,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于课前完成,课堂上以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发言评价为主,课堂活跃程度比较高。课堂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充分的把握。首先,教师必须实时跟踪学生在网络平台的交流讨论情况,并适时抛出问题进行知识拓展,从而了解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小组讨论活动,掌握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再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的发言展示。教师只有具备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教学活动组织经验,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和表达,才能促进整个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教学评价有效性分析

在教学评价中,翻转课堂更侧重的是学生的“获得”和“体验”,更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档案涉及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表现、达标检测题完成情况、小组互动交流讨论中的表现、学生总结发言情况等,从而实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之间的有机结合[3]。

三、基于微课实现翻转课堂需注意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阻碍:①目前,高中生对地理学科学习以应试为目的,兴趣并不高,导致学生并未认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此外,学生硬件条件差异大,寄宿生不便使用“微课”学习。②学生课前自学的难度较大。观看“热力环流”教学微课后,大部分学生反馈,虽然一节微课时间短,但往往看一遍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须重复观看,这占用大部分时间;更有部分学生反复学习后仍不理解。③交流展示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敢上台发表自己或是小组的看法。④翻转课堂实战演练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碍于面子,不懂装懂,不敢暴露自己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进行针对性辅导。⑤翻转课堂一堂课课堂容量有限,并不能解决学生出现的所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①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挑选合适的课型。录制微课可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模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或是选择知识难度较小的知识模块,不占用学生太多的课外时间。②对于寄宿生不便使用微课的问题,需要学校支持,统一开放网络学习的时段或教室,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③对于学生程度差异大的问题,可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课前集中学习,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带领帮助辅导程度较差的学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暴露问题,给予学生发言的信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交流中。⑤在课堂互动交流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情况,课后及时制作问题讲解教学视频,从而补充丰富课堂。

结 语

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相互融合,有助于地理课程逐渐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转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概念抽象、图表繁多、知识点零散的高中地理学习模式,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因材施教的理想成为可能,使学生移动碎片式、个性化的学习成为现实。但目前该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需更多教师参与实证研究,共同推进。

猜你喜欢

环流热力交流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如此交流,太暖!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热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解决
热力管道缺陷弱磁检测技术仿真与试验验证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名师开讲:2017年高考数学命题热力榜
谜底大揭秘
变压器并联运行在旁路带电作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