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策略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8-11-28付莉萍
付莉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1.引言
口译是一种多项任务并行、过程复杂的活动。根据Gile(2009)的认知负荷模型,同声传译包括听力分析、记忆、传译、协调四项任务。交替传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听力分析、笔记、记忆、协调;第二阶段包括传译、解读笔记、记忆、协调四种任务。面对多项任务并行,译员稍有疏忽不慎,口译活动就可能无法顺利完成。为了保持任务顺利进行,译员会采取相应策略解决口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预防某些问题的出现。
2.口译策略定义
学者们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何为口译策略。Kalina (1992: 253) 认为“策略是以目标为导向,目标决定了信息处理的数量和彻底性。译员可能会有意识使用策略,也可能无意识。无意识使用策略时,大脑处理系统不需要做任何认知决定”。Kalina强调策略是目标为导向的活动。Gile(2009: 201) 把口译策略定义为“深思熟虑的决定,采取行动是为了预防或解决问题”。Bartlomiejczyk(2006: 152) 认为口译策略是“……可能解决译员遇到的某些问题(的方法),或者促进口译任务进行并且预防潜在问题”。和Gile的定义相比,Bartlomiejczyk对口译策略的界定特别指出策略使用未必能有效解决问题。综合上述三位学者的观点,口译策略的特点可以总结为:目标导向、问题性、意识性。Kalina的定义中还提到有时大脑会无意识地使用策略,这是自动化过程。但目前学界就自动化过程是否算策略仍存在争议,故下面讨论不涉及此。
口译是相对年轻的学科,其策略研究历史也较短,大致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理论或经验为基础,第二阶段是建立在实验数据的研究。下面将对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行回顾与总结。
3.口译策略研究
3.1 理论经验为基础
口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早期对口译的认识主要是口译从业者根据自身经验,归纳总结。如:Herbert(1952)根据其在联合国丰富的口译经验,《口译员手册》一书针对听力、笔记等问题,提出译员在会议口译时应该如何应对。严格意义上说,这些不能算是策略,而是个人经验与感悟。但是《口译员手册》作为第一本为口译培训编纂的教科书,具有启发作用。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口译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90年代以后,产生了一系列口译策略相关研究。Gile是该领域中较早尝试对口译策略做出详细归类和分析的学者。鉴于口译策略问题性特征,他细致分析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online problems)并探究其原因。他把口译问题归为三类:认知、语言、文化。针对这三类问题,Gile(2009)提出三方面策略:理解(compre hension)、预防(preventive)、重组(reformulation)。在每种类别下,包括若干不同类型策略,共计22种。Gile不单分析了策略的使用情形,还指出运用策略的潜在风险。此外,他认为交替传译的大多数策略和同声传译策略类似。但二者工作模式有别,某些策略会有所不同。Gile对策略的细致研究为后来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他归纳的相当一部分数量的策略在后面的实证研究中也得以证实。
相比国外的研究,国内在这方面呈现两个特点:第一,翻译理论为指导;第二,以具体场合为依据。从常使用的指导理论来看,关联理论和目的论最为常见(如:廖威 黄勤,2009;马霞,2008;谢一铭 王斌华,2011)。此外,陈静(Chen,2007)基于Shannon和Weaver的“噪音”概念,提出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的策略。我国口译策略研究的另一特点是结合具体场合分析,除了经常提到的外交场合外,还有科技交流、品酒会等(如:吕世生,2004;沈福卿,2007)。除了上述两个特点,也有译员就自身经验总结口译策略,如:李长栓(Li,2010)就同声传译过程讲者语速过快问题总结了应对策略。
早期的口译研究集中在口译从业者对自身经验的归纳总结,策略研究也如此。由于我国口译研究起步较国外晚了一些,所以在21世纪初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经验方面。由于口译实践性强,与其相关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理论和经验的研究模式逐渐被取代。口译策略研究也进入了实证时代。
3.2 实证研究为基础
有声思维法(think-aloud)是策略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Kalina是早期运用该法对同声传译策略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她发现同传过程中译员使用的策略有四类:避免中断(avoidance of interferences)和句子重构(syntactic restructuring)、预期(anticipation)、监听(monitoring)和近似(approximation)(Kalina, 1992)。随着研究的发展,学者们不再满足于对口译策略简单归类,而是深入研究某种策略的运用,或者探究影响策略的使用因素及策略运用及发展过程。由此一来,对口译策略的认识变得更加具体和全面。
首先,针对某种策略的研究。Chernov是预期策略研究的先驱。上世纪70年代,他利用语料库对同传过程中的推理(inference)和预期(anticipation)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同传的概率预期模型(probability anticipation model for SI)(Chernov,2004)。此后产生了一系列有关预期策略研究,这些研究试图从不同角度探索其对预期策略的影响,如:语言差异因素(Riccardi,1995)、语言组对因素(Kurz、Frber, 2003;Liontou, 2012)、词语(Jrg,1997)、句法(Wilss,1978)。除了预期策略,还有断句(Lee, 2007)、压缩(Sunnari, 1995)、省略(Barik,1971;Lee,2013)、修复(李朝渊,2011)等策略的研究。此外,有研究者试图把二语习得领域中的策略应用到口译策略研究中。Al-Khanji、El-Shiyab和Hussein (2000) 将补偿策略的研究推广到口译领域,旨在研究译员会采取哪种补偿策略解决理解障碍。
其次,讨论各种因素对策略使用的影响。第一类研究是观察语言组对(language pair/combination)的影响。Donato(2003) 就英语、德语传译为意大利语进行实证研究,并发现语言组对会对某些策略的使用产生影响,Liontou(2011)基于德希双语口译语料库进行此类研究。研究表明,只有少数几个策略的使用会受到语言因素的影响。虽然上面两个研究发现不同语言组合会对策略产生影响,但Liontou认为受影响的策略是具体的某些策略(specific strategy),通用策略(general strategy)不受语言组对影响。Liontou承认她的研究中涉及的语料和译员人数不多,未来需要更多的语料和受试来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
第二类是探究方向性(directionality)的影响。Bartlomiejczyk率先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总结出的21种策略中,相当一部分受到传译方向的影响(Bartlomiejczyk,2006)。由于Bartlomiejczyk的研究是针对英语-波兰语,Chang 和Schallert(2007)对英语-汉语组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同传是策略性活动,并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如:语言流利程度、可使用的策略、自我语言能力局限性感知、听众期待。
第三类是探究认知心理因素的影响。王湘玲、胡珍铭和邹玉屏(2013)研究它对交传策略影响。他们发现认知因素、态度因素、心理活动机制是影响译员的认知心理因素。认知心理因素对译员策略的选择直接起作用。
再次,对比不同程度译员策略使用差异,掌握策略运用发展过程。Ivanova 较早涉及到该领域。她对专业译员和学生译员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职业译员可以更详细地分析自身问题,采取多种策略应对各种问题(Ivanova,1999)。因为Ivanova是在同传模式下对比两组译员的策略,王巍巍和李德超(2015)则在交传模式下进行对比研究。他们发现学生译员和职业译员策略使用有所区别。此外,他们进一步探讨了双方策略差异的原因。策略使用是一个变化、发展、动态的过程。在学生译员群体中,存在程度差异。上述研究是对比学生和职业译员的差异,Arum把研究群体限定在学生译员中。除了对高、低年级组学生译员的问题及口译策略进行了研究,Arum(2012)还探讨低年级学生策略使用数量多的原因,以及高年级学生策略种类使用广泛的原由。认识到策略使用是动态发展过程时,有的研究开始讨论口译策略引入到教学过程的可能性(Kader& Seubert,2015;Li,2015)。
当口译策略进入实证研究阶段时,可谓是“百花齐放”,研究数量上升,研究视角丰富多彩。尽管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10年内呈现出高质量实证研究日益增多。从研究方法来看,有声思维法还是占主流。随着语料库的兴起,研究者也开始尝试用语料库方法进行策略研究,不过相关的研究数量不是很多。
4.发展趋势
口译策略研究随着口译成为独立学科而出现。自新千年以来,爆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丰富知识做出了不少贡献。通过上述文献回顾,不难发现口译策略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同时尚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起:
第一,实证研究为主导、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实证研究是口译研究领域的趋势,策略研究也是如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目前有关策略的实证研究数量丰富,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印欧语系,国内实证研究数量相对而言不多。近几年来,国内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的策略研究由理论经验进入实证研究阶段。国内研究建立在国外研究基础上(如:王巍巍 李德超,2015),独立创新性研究较少。探讨心理认知因素对口译策略影响(王湘玲 胡珍铭 邹玉屏,2013)是一次成功的试验,可惜这个研究未能引起同行的足够关注,缺乏后续研究加以佐证,未来需要更多的相关研究进行验证。此外,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探讨其他因素对口译策略的影响以及深入讨论某些策略的运用情况。因此,口译策略的实证研究已经从策略发现、策略归类过渡到全面、深入探讨策略的阶段。除了研究策略本身,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影响策略使用因素。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发现这些因素阶段,那么这些因素中哪些起主要作用,哪些起次要作用,各因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可以预见未来的研究会探讨各种因素在策略使用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样一来,策略的形成过程更加清晰、具体的认识。
第二,理论模型逐步形成。翻译研究作为年轻的学科,自身理论并不多,很多口译现象是借助其他领域的理论解释,口译策略研究也是如此。国内学者主要运用关联理论和目的论来解释策略。当研究人员使用这些理论研究策略时,往往总结归纳出相同或者类似策略,说明这些理论对口译策略的解释力并不强。他们对口译策略只能泛泛说明,不具针对性。鉴于目前仍存在问题亟需解决,可以预见未来还会出现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伴随着口译策略实证研究的积累,相信研究者会逐渐总结出适当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口译策略。
第三,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进入新世纪以来,将其他领域研究运用于口译策略就已出现端倪。Al-Khanji、El-Shiyab和 Hussei(2000)成功地把二语习得的听力理解策略运用到口译策略研究中, 他们的研究证明了Williams的观点。在1994年,Williams提出把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运用到口译研究中,她认为大部分口译员都是在青少年或者成年时学习外语,他们在口译的语言转换过程中会涉及到母语(一语)和外语(二语)。所以,Williams提出将一语和二语的研究和口译领域中涉及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相结合才可以了解口译过程。除了将二语习得引入口译策略研究外,语料库也是未来趋势。在探讨语言组对和策略关系时,Liontou(2011)利用语料库进行分析。目前,除了欧盟和联合国相关的口译语料库外,国内也建设了口译语料库。针对口译策略的标注问题也有专门研究(张威,2015)。随着语料库的迅猛发展,口译策略和语料库结合将成为另一趋势。
第四,多种研究方法齐头并进。目前口译策略的研究方法集中在有声思维法,少数研究开始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各有利弊,如:有声思维可以运用于任务型、个别策略研究,并不适用于一般性、整体策略研究(Oxford, 1996)。使用语料库研究策略时,大量丰富的语料不但有助于了解个别策略的使用,还可以帮助掌握整体策略。语料库的标注至关重要,但耗时、耗力,大型双语语料库的标注工作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鉴于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多种研究并进有利于多角度了解策略。除此以外,随着科技发展,新技术也可能会运用于策略研究中。目前,研究人员尝试运用如下手段研究翻译过程,如:眼动(eye-tracking)、脑电图扫描(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这些技术在口译策略研究中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5.结语
综上所述,口译策略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现在已经从理论经验发展到实证研究阶段。目前不仅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实证研究,同时策略研究也从对策略归类进入到多角度探讨时期。这些角度包括深入探究某个策略的运用、考察影响策略使用的因素、掌握策略运用的发展过程。尽管策略研究进入了“百花齐放 ”时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预计未来研究将呈现出下列趋势:实证为主导、理论成 型、跨学科合作、多研究方法并行。
[1]Al-Khanji, R., S.El-Shiyab & R.Hussein.2000.On the use of compensatory strategie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J].Meta, (3): 548-557.
[2]Arum , M.2012.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A pilot study at two different stages of interpreter training [J].Meta, (3): 812-835.
[3]Barik, H.1971.A description of various of omissions, additions and errors encountered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J].Meta,(4): 199-210.
[4]Bartlomiejczyk, M.2006.Strategie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nd directionality [J].Interpreting, (2): 149-174.
[5]Chang, C.& L.Schallert.2007.The impact of directionality on Chinese/English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J].Interpreting,(2): 137-176.
[6]Chen, Jing.2007.Strategies for abating intercultural noise in interpreting [J].Meta, (3): 529-541.
[7]Chernov, G.2004.Inference and Anticip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8]Donato, V.2003.Strategies adopted by student interpreters in SI: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nglish - Italian and the German-Italian language-pairs [J].The Interpreters’Newsletter, (12):101 -134.
[9]Gile, D.2009.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Revised edition) [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0]Herbert, J.1952.The Interpreter’s Handbook[M].Geneve:Librairie de L’Universite Georg.
[11]Ivanova, A.1999.Discourse Processing During SimultaneousInterpreting: An Expertise Approach[D].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2]Jörg, U.1997.Bridging the gap: verb anticipation in German-English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In M.Snell-Hornby,Z.Jettmarov, & K.Kaindl (eds.).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ST Congress,Prague 1995[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3]Kader, S.& S.Sabine.2015.Anticipation, segmentation...stalling? How to teach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A].In D.Andres& M.Behr (eds.).To Know How to Suggest Approaches to Teaching Conference Interpreting[C].Berlin: Frank & Timme.
[14]Kalina, S.1992.Discourse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an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interpreting [A].In C.Dollerup & A.Loddegaard (eds.).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Training, Talent and Experience[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5]Kurz, I.& B.Frber.2003.Anticipation in German-English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J].Forum, (2): 123-150.
[16]Lee, S.2007.The use of segmentation strategy in sight translation: a pilot study [J].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1): 153-172.
[17]Lee, M.2013.Language directionality and omission as strategy dur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J].The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 155-181.
[18]Li, Changshuan.2010.Coping strategies for fast delivery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J].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13): 19-25.
[19]Li, Xiangdong.2015.Putting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in their place -justifications for teaching strategies in interpreter training [J].Babel, (2): 170-192.
[20]Liontou, K.2011.Strategies in German-to-Greek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 corpus-based approach [J].Journal of Theory and Criticism,(19): 37-56.
[21]Liontou, K.2012.Anticipation in German to Greek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 Corpus-based Approach[D].Vienna: University of Vienna.
[22]Oxford, R.1996.Employing a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the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J].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1): 25-45.
[23]Riccardi, A.1995.Language-specific strategie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In C.Dollerup & V.Appel (eds.).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3: New Horizon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24]Sunnari, M.1995.Processing strategie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In J.Tommola (ed.).Topics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C].Turku: University of Turku.
[25]Williams, S.1994.The application of SLA research to interpreting [J].Perspectives, (1): 19-28.
[26]Wilss, W.1978.Syntactic anticipation in German-English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In D.Gerver & H.Sinaiko(eds.).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C].New York: Plenum,.
[27]李朝渊.2011.学生译员交替传译中修复策略使用机制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 (5):78-82.
[28]廖威 黄勤.2009.关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J].外语教育,(00):155-161.
[29]吕世生.2004.科技口译策略选择与操作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24-26.
[30]马霞.2008.关联理论与口译策略研究[J].国外理论动态,(5):88-91.
[31]沈福卿.2007.特殊用途口译:理论与实践_论品酒会现场口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1):18-21.
[32]王巍巍 李德超.2015.汉英交替传译策略使用特征 –基于有声思维法的学生译员与职业译员对比研究[J].中国翻译,(6):41-47.
[33]王湘玲 胡珍铭 邹玉屏.2013.认真心理因素对口译策略的影响–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交替传译之实证研究[J].外国语,(1):73-81.
[34]谢一铭 王斌华.2011.目的论连贯原则在汉英外交口译中的体现–基于现场口译的语料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3):16-19.
[35]张威.2015.中国口译学习者语料库的口译策略标准:方法与意义[J].外国语,(5):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