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三六”模式让高中生物走向教育生态

2018-11-28李伟根

名师在线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教与学课外

李伟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研室,江苏苏州 215220)

引 言

我省普通高中的生物课堂教学时间为每周两课时。面对有增无减的高考压力,许多教师都疲于应付。为此,我们吴江区教研室根据长期的一线调查与研究,探索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二三六”模式,在本区一些高中进行教学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目前正在全区的高中学校进行推广与应用。

一、“学会”“会学”两个基本点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二三六”模式的“二”,即抓住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这两个基本点。

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建构过程,把着眼点停留在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教师对课堂不敢放手,学生的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的过程,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窒息了学生思维和智慧的健康发展[1]。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三六”模式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走向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关注学生生命的本真状态,成就教师的教育理想,洋溢师生共同成长的气息,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与发展能力,实现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双曲线偶合,使教与学活动走向教育生态。这是可持续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三段两课”“一课三学”有效对接课堂内外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二三六”模式的“三”,是将课堂教学的45分钟分为三个阶段(15,20,10):第一个阶段15分钟主要是评估与反馈学生在课外对本节课内容的自主学习情况;第二个阶段20分钟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集中训练与点拨提升;第三个阶段10分钟则是对下一节课内容自主学习的指导与引领。即前两个阶段针对的是本节课内容,第三个阶段针对的是下一节课内容,这样就把原来的一节大课变成了两节小课,前两个阶段(15+20)为一节小课,第三个阶段(10)为一节小课,正所谓“三段两课”。这样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就给学生提供了三次学习机会:第一次是教师在每节课第三个阶段10分钟时间进行的自主学习指导与引领;第二次是学生课外独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第三次是下一节课前两个阶段的评估反馈与点拨提升,正所谓“一课三学”。

“三段两课”,使每节课内容的课堂教学过程从第二节小课(第三个阶段)开始。在第二节小课,教师用1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本节课内容的方法进行指导,并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实现了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在每节课第一节小课(第一、第二阶段),学生带着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惊喜走进课堂,有备而来,有备而学。“一课三学”,让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三次学习机会。在每节课第三个阶段的10分钟时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第一次学习;课外学生独立的自主学习与学习小组内的合作探究,作为第二次学习过程;下一节课的前两个阶段是第三次学习。这样每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这三次螺旋式递进的学习,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三个阶段的教学时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变动,当下一节内容难度偏高时,可以调整为10、20、15。例如下一节内容是必修2第2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关于减数分裂过程,那么第二节小课(第三个阶段)一般需要15分钟的时间。教师可以应用减数分裂的积件,演示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精子”的复杂动态过程,变微观为宏观,使抽象深奥的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有效化解重点与难点,有利于学生的课外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物理模型,让学生能够借助模型,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降低学习难度,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模型建构的过程,获得实践与探索的体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六环节”教与学活动凸显互动和谐的教育生态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二三六”模式的“六”,是把高中生物的教与学活动划分为学生自学、评价小结、学生展示、训练提升、检测反馈、预习指导六个环节。

在教与学活动的六个环节中,分别规定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活动内容及活动任务。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其中学生自学在课前完成,评价小结、学生展示在第一个阶段(15分钟)内完成,训练提升、检测反馈在第二个阶段(20分钟)内完成,预习指导则在第三个阶段(10分钟)内完成。

这里,导学案对学生自学起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师编制导学案时,要把握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把知识要点问题化,让复杂问题层次化,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可靠的支撑和帮助。在第一个阶段(15分钟)内,教师根据导学案的批阅情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评价小结。学生展示环节可以由学生自由展示自己和合作小组探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发现的惊喜,也可以由教师根据批阅中发现的问题与找到的亮点邀请相关学生进行展示。这样,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解决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困难。第二个阶段(20分钟),教师通过一系列有梯度、有难度的问题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投影、课堂活动等一系列辅助教学方式,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训练和提升,并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检测反馈,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内容。第三个阶段(10分钟),预习指导部分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开发自主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创设积极的学习情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2]。

结 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二三六”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与交流,实现了知识的非线性发现和构建,找到课程改革的原点,是高中生物走向教育生态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教与学课外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取经之路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