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实践跨学科融合的尝试
2018-11-28周鸿斌
周鸿斌
(江苏省扬州市沙口小学,江苏扬州 225000)
引 言
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阅读教学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语文素养,又有益于全面素养。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应该积极尝试跨学科学习实践的融合,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1]。
一、融合音像元素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多为名家作品,而儿童与作家之间的差异是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开始前做必要的铺垫与唤醒,通过儿童熟悉的听觉、视觉因素较为直观的再现,提供类似课文的特定情境,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理解文本内容,体验作者情感[2]。
例如,在指导阅读《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在教学前播放《春天的旋律》《春天在哪里》等有关的音乐、歌曲,适当配以红花绿柳的图像,促使学生在想象中犹如听到鸟儿啾啾的鸣叫,看到小草探出嫩芽,嗅到春风拂面时的阵阵花香……这时,再让学生带着感受和意象走进文本,走进阅读互动的历程,就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奠定了与文本对话的心理基调。
二、运用图示方法增进阅读感知
由于儿童和作家的时代差别、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局限,常常会遇到对文本内容的陌生之处。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诸如“耙”“镐”“戟”等器具,“梁”“椽”“柱”等房屋结构,“流线体”“穹顶”“螺旋式”等特定形式……即使预习时查了字典,也不一定能真正建立准确的感知具象,这就为进一步展开与文本对话造成了信息缺失,从而影响阅读效果。
比如,在阅读《黄山奇石》《庐山的云雾》等课文所描写的事物情状千姿百态,《詹天佑》一课对“人字形”线路设计、“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的描述等,如果仅让学生闭目想象,恐难为“无米之炊”,达到预期效果。此时教师如果随着学习交流,寥寥几笔,勾勒出相关奇石、云雾主要轮廓姿态,或者配以简明直观的工程进程示意图,辅以适当解读,不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感知元素,帮助实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而且能让课堂学习趣味丛生,对小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美术素养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工程思维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三、亲历计算过程帮助阅读理解
在指导阅读“状物”类文章时,教者常常有必要帮助学生对文章中“列数据”描写说明的方法进行提炼,如《太阳》《埃及的金字塔》等课文。尽管文章中数据基本都用数字表示,数字的位数有时很多或单位很大,但学生对于这样的数据缺少清晰的现实感。此时,教师需要及时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运用数学计算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感知事物特征。
比如,在《郑和远航》一课中,课文这样描述船队规模:“200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10多层楼房那么高。”教学中,可以运用算术方法,引导学生从一间教室大约10米长、8米宽开始,先列式计算:148÷10=?60÷8=?再以此类推,“62艘大船”“ 200多艘船只”的船队相当于多少幢我们的教学楼?这就使抽象的数据化为熟悉可感的生活表象,学生对船队规模之大的理解,则如见其“船”,效果显而易见。
四、组织实验操作促进阅读思维
在一些介绍科学名人的课文中,常会描述他们科学实验时的经历或者介绍他们战胜困难的智慧。这时,孩子们常常会有一种“亲眼所见”的迫切期待。教师不失时机地引进相关的科学实验,化文字为生活,变介绍为亲历。这非常有助于儿童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推进阅读思维。
比如,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根据课文描述的雷奈克医生发现并发明的过程,教师带领学生依次用准备好的器材进行用铁钉划木板—用笔记本卷听心跳—制成空心木管听诊器的实验,做一做,听一听,继而再用今天医生使用的听诊器试一试,来强化对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产生过程的亲历感、体验感,促进阅读思维,进而理解和体会雷奈克医生想医生所想、急病人所急的敬业态度和善于发现、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材中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乐于发现的文章也是不胜枚举,如《苹果里的五角星》《石头书》等。教学中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找一找,试一试,做一做。这样,有利于加深和丰富阅读文本时的体验,更有利于让学生乐于尝试,学会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思考者。
五、结合艺术欣赏深化阅读审美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注重积累,引导他们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3]。阅读,作为学生精神生活和人格成长的重要历程,当然得努力追求科学有效。比如《二泉映月》《月光曲》两篇文章,文本语言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描述作品内容的同时,紧密结合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情感或相关的自然画面的介绍描述,形象、生动、感人。如果教者按内容进程,配以阶段性的音乐片段,甚至由教师进行二胡、钢琴的现场演奏,那么,在“前奏—渐进—高潮—尾声”旋律的跌宕起伏中,学生就更有可能全身心感受作品描述的自然情境与变化、作曲家的感情基调与升华、文本作者与听众的情绪体验与意境想象。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不失时机地引入相关音乐、画面、诗歌、文章等,在文本语言和艺术作品的比较和互补中,一定能帮助深化阅读与欣赏的审美体验,增进文化传承与理解,积淀语言美感和艺术素养。
六、拓展生活实践促进阅读创新
阅读教学需要更多地引入生活、链接生活、走向生活,不失时机地将阅读教学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用生活实践来拓展阅读教学。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望月》一课,感知文本结构、内容,品味小外甥的聪明、可爱、爱幻想的特点和作家赵丽宏对小外甥、对月光意境、月光文化的喜爱之情后,阅读的脚步还有很多很广的空间可以前行: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你能画一画、写一写、唱一唱吗?如课文这么美的文章或者诗词有很多,你可以办一期小报或者出一个专辑吗?古今中外,迷人的月光下发生过多少故事,你又有过怎样的经历,你能讲一个月光下的故事吗?月亮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能查一查资料,绘一幅科普宣传画并配上简要说明的文字吗?如果班级要开展中秋咏月的主题活动,你将怎样策划……这样,让学生更好地亲历生活实践,激发创新意识。
结 语
在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下,学科走向融合,走向统整,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对人的发展最具影响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一番更为积极的作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S].2014.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