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的实践及探索
2018-11-28江叶炉
江叶炉
(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漳平 364400)
引 言
小学科学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学科知识,比较受学生的欢迎。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开展相对较为容易,通过拓展性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引导学生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但是目前小学科学开展拓展性探究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小学科学拓展性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内容编排上顾此失彼
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存在一定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科学内容,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内在动力[1]。然而,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在编排上还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在小学科学拓展探究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前一个拓展内容上兴趣非常高,但是在探究下一个内容时,探究热情就开始消减;有的学生只是想要深入探究,却没有后续的探究活动内容。
2.缺少足够的探究时间
在开展小学拓展性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探究时间,才能避免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才能使学生的讨论更加深入。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再加上一些教师只依赖于课堂上的时间,为学生留下的探究时间太少,这样就导致小学科学探究性活动开展得较为仓促,限制了教师以及学生的有效互动,学生无法进行深入讨论,大大降低了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
3.不重视学生的疑惑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一些新奇的事物,经常会产生疑惑。这些疑惑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惑还不够重视,往往只是为学生简单解答,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如果多次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二、加强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还应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感受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经验[3]。在具体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合理指导,逐步提升学生拓展性探究活动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拓展性探究活动。
1.延伸教材内容,认识拓展性探究活动
在开展拓展性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活动的主题,并提出适当的问题,以满足学生的能力需求,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时间限制,为保证每节课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往往不能让学生进行过多的讨论,对于课堂上未完成的研究内容,可以延伸到课外,这样就可以加强对小学科学内容的探究。例如,在学习《种子发芽实验》的探究活动中,由于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有很多,在课堂上,教师只能让学生针对某一种条件进行探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布置拓展性探究活动任务,探究种子在其余条件下发芽的情况。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共同探究的模式,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明确小组分工,记录探究的结果,并在下次课堂学习中反馈结果,由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使得拓展性探究活动结果得到深化。
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生成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拓展性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拓展性探究活动的兴趣,对学生有新意的生成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例如,《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在讲解食盐饱和溶液时,教师告知学生食盐饱和溶液无法再溶解食盐。此时学生提出问题:“食盐饱和溶液是否能溶解其他物质,如味精、糖等?”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新意,教师肯定了这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对每种物质在食盐饱和溶液中的状态进行逐项探究,并生成科学报告,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对拓展性探究活动的兴趣。
再次,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实验条件,很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若发生实验失败的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困惑。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学生的拓展性探究活动,留在课外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蚯蚓的选择》这一课时,学生都知道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生活,但是在课堂上验证这一想法时,结果却出人意料,连续几次实验,蚯蚓都向明亮的环境下爬行,而课堂上无法继续深入探究这个问题,因此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在课外进行拓展性探究。
2.教师适当指导,深入拓展性探究活动
在学生开展拓展性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当参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指导学生改进探究思路,以此提高拓展性探究活动开展的效率。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究主题,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课题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例如,在开展拓展性探究活动《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时,教师让学生先进行实践调查,统计自家5天内丢弃塑料袋的情况。小组统计后,再计算出每组平均每家丢弃的塑料袋数量,汇报给教师。之后教师又让学生通过上网等方式,收集有关每只塑料袋的价格、容量等。通过已获得的信息,每个小组可以自由探究,可以从污染方面进行探究,也可以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化拓展性探究活动主题,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本次拓展性学习活动,有什么感悟”,拓展学生的思维。
3.注重交流评价,深化拓展性探究活动
在完成拓展性探究活动后,教师还应进行交流与评价,加强学生的成果展示,以提升学生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做到持之以恒。例如,在学习《天气》这一单元之后,教师创设“创意大赛”,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有关天气的知识,包括“降水量”“气温”“云量”等,让学生制作一个月份的天气日历,比一比哪组学生的天气日历制作得更具创意,并为其颁发“创意奖”,以此鼓励学生的创作,并将所有学生的创作成果贴在班级墙上。这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此增强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开展的效果。
结 语
总之,科学、合理地开展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小学课堂拓展性探究活动的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1]尤春芳.浅谈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的实践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3):312,314.
[2]曹龙根.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的实践及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06):254-255.
[3]吕文焕.小学科学拓展性探究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文学教育,2011,(0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