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习本质 让学生“学”得更好

2018-11-28王美亚

名师在线 2018年7期
关键词:分配律折痕对折

王美亚

(江苏省太仓市朱棣文小学,江苏太仓 215400)

引 言

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愿意学习,并能有效学习。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与实践,并有了一些体会与收获。

一、聚焦“先有概念”,唤醒学生已有认知,提升学习经验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先有概念的了解,并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作为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多一点探索和交流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经验[1]。

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有一题:“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能折出什么图形?”为了全面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我请学生拿出若干张正方形纸,尝试对折两次观察可以得到( )形,并用铅笔把折痕画出来。通过实践和操作,学生很快发现了结果:将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得到的图形可能是长方形(有3条折痕)、正方形(有2条十字形的折痕)、三角形(有2条对角线的折痕)。为了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我引导学生进入画一画环节。在白纸上事先打印好若干个正方形,请学生尝试并思考:如何正确画出正方形对折两次后的图形?通过展示与交流,学生依次总结出自己的画图经验。

这样的学习,依托学生已有的折纸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大胆尝试、交流、思考,通过沟通“折一折”与“画一画”间的本质联系,由直观过渡到半抽象,进而有效突破学习难点,提升学习经验。

二、凸显“理解性学习”,引领学生举一反三,有效建构新知

新课的学习强调理解性学习。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虽然字母表达式简洁明了,学生背诵也是朗朗上口,可是一遇到稍复杂的简便计算还是会错误百出。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新课学习时,教学内容设计比较单薄,学生没有理解分配律的本质含义。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教学流程。

(1)结合情境,自主解题。短袖衫每件32元,裤子每条45元,夹克衫每件65元。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解法:65×5+45×5=325+225=550元,或(65+45)×5=110×5=550元。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讲算式的意义。

(2) 结 合 情 境, 阐 述 以 下3个 算 式:“65+45×5”“65×5 + 45”“65×5 + 5”的意义。

(3)在已有的5个算式中,找出与(65+45)×5相等的式子,并尝试发现相等的秘密。对于初学者而言,算式上面的2根弧线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醒学生别忘了把两个加数65和45分别与5相乘。

(4)在已有的5个算式中,找出与(65+45)×5相等的式子,并尝试发现不相等的秘密。

(5)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中的旧知。案例1: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两种计算方法。(长+宽)×2=长×2+宽×2,也体现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案例2:竖式计算的算理。23×12,先算23×2,再算23×10,最后把两次的乘积相加。即23×12=23×(10+2)=23×10+23×2。笔算中也蕴含了乘法分配律。

(6)用字母表达式,揭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a+b)×c=a×c+b×c

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每个算式意义,在此基础上找出与(65+45)×5相等的算式和不等的算式;再次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和图示,理解其中相等与不等的原因。为了唤醒学生脑海中有关乘法分配律的记忆,笔者又列举了两个学过的案例。学生自觉地将乘法分配律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三、借助“思维助手”,帮助学生科学记忆,方便灵活调用

学生可以依靠各类“思维助手”,如图像、图式、操作、模型等帮助记忆。最常出现的问题不是记忆维持的时间不够长,而是这种唤起能力的不足。

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计算》,为了帮助学生科学记忆,灵活调用,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什么是圆柱的侧面积?探究圆柱侧面积如何转化成已有旧知来解决?思考学习圆柱侧面积有什么用?(即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教学流程如下:

(1)摸一摸圆柱的侧面积: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形罐头,相互比画圆柱的侧面积,同时感受侧面积的特点是一个曲面。

(2)想一想怎样求曲面的面积?学生调用之前所有的面积知识都无法解决。因为之前的面积都是平面的。于是学生想到了转化,“化曲成平”。沿着圆柱的高剪一刀再展开,发现侧面积成了一个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3)找一找生活中有没有计算圆柱侧面积的实际问题?学生开始脑力风暴:教学楼走廊里有圆柱形的柱子,油漆圆柱形柱子,求粉刷的面积也就是求侧面积;洗漱间里的两层楼之间的圆柱形落水管,如果求落水管的面积,也就是求侧面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当属“压路机的轧路面积”,出示压路机的图片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柱模仿轧路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确了这时的圆柱是侧面着地,因此轧路的面积就是侧面积。

这样引导学生对侧面积的来龙去脉做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研究,借助模型,依托操作,发挥想象,让学生对圆柱侧面积有一个有效、深刻的记忆。

四、关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树立信心,维持积极情感

没有动力就不会有学习!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记得有一年我刚接手一个毕业班数学,前任的科任老师纷纷向我介绍了班里的成绩差生,小胡同学是“最有名”的一个。刚上课的前3天,小胡同学及时交作业,可以说是速度领先。我还请他当我的小助手,整理收齐全班的数学作业本。可是3天之后,小胡同学坚持不了了,作业又不写了。我深知小胡同学为了给我这个新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坚持需要更大的毅力与付出。作为老师,我决定耐心地陪伴他走好六年级学习的每一天,一个鼓励的眼神,一脸亲切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表扬,一次耐心的辅导……让他的小学生涯不留遗憾,为初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结 语

让学生“学”得更好,是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责任担当,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追问:学生基于什么经验来学习新知?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经历新知的探究过程?学生如何能灵活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并能举一反三?学生如何能体会思维的艰辛与学习的快乐?唯有如此,教师的教学才能与时俱进,才能独具匠心地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学习是一件辛苦但又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法]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分配律折痕对折
好玩的纸
数形结合 突破难点——“乘法分配律”教学新探索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皮鞋如何除折痕
指尖陀螺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折痕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双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