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现状分析

2018-11-28程国海

武术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保健身体体育

程国海 王 艳

1.常州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 常州 213032;

2新桥初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03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会议强调: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为核心,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会议还在提高全民素质中指出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人体健康干预计划,旨在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1]

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体育保障体系。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教育公平的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开始走进大学的校门,享受和普通学生同样的入学待遇,这体现了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公平利益,基本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公平。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中伤残体弱者不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人数逐渐呈上升趋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颁布的《体育法》中就明文规定:“学校应创造条件为伤残体弱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2]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一部分先天身体练习障碍的学生属于体育的弱势群体,对于这部分弱势群体,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体育保健课,对于这部分学生的体育课实行免修、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免测,参与学校组织开展体育保健课。

1 高等教育体育保健课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体育保健课是为患有较为严重的慢性病、残障或有医院证明确实不能参加正常体育活动的学生而开设的一门体育教育课程。课程以保健康复基本原理知识为基础,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保健和各种体育疗法相结合作为康复手段,达到适应性体育教育的目的。学生通过保健课的学习,能够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并进行有目的的锻炼,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1.1 保健课的课程任务

(1)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握体育保健的练习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体育保健的能力和水平。(2)基本掌握和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3)通过体育保健的练习,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1.2 保健课的课程目的

(1)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动作能力,使学生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根据身体机能和生理特点选择较为适合的运动项目和方式,进行日常的体育锻炼。(2)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身体机能和生理健康状况,并能较好的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3)培养乐观向上,自强自信的精神和勇于战胜疾病、客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1.3 高等教育需要关注体育弱势群体

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在普通的体育活动中受到很大的局限,无法选择对身体机能要求较高和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并且部分学生还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不但要承受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学习压力,还要进入社会规划未来,又因身体与普通学生有差异,因此较易产生自卑、恐惧、焦虑、偏执等心理,伤残体弱的学生或社会上健康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应该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高等教育在关注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教育和生活上的难题,更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与权利,给予他们人文关怀,让每一个伤残体弱的学生在大学校园和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使命。

2 地方高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的现状

常州工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秉承“团结、严谨、求是、创新”的学风和“教会学成,守正有为”的校训,着力培育和凝练富有时代特征、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深入贯彻“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为学生全力打造成长成才、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学校常年开展校风建设活动,常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文体活动,经常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学术科技节、读书节等系列活动。常州工学院目前有辽河路和巫山路两个校区,都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学校目前共有在校学生14607人,其中大一、大二学生7288人,参加体育保健课保健课学生人数为人,其中男生为41人,占56.1%;女生为32人,占44.9%;参加保健课的总人数占学校参加必修体育课总人数的1.0%,近几年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逐渐呈上升趋势。从数量和人数方面来看,体育弱势群体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2.1 地方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伤残体弱学生的体育教育主要有单设保健班、随普通班就读、免修体育3种形式,其中以单设的体育保健班最为普遍。[7]常州工学院根据学校“教会学成”的校训,并深入贯彻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理念,为伤残体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班。体育保健课教学大纲规定4个学期,实行每周2个学时的课程学习,每学期共36学时,其中基础理论4学时,实践部分32学时,机动2学时。成绩考核与评分标准,技术部分占60%,学习情况占30%,早锻炼占10%。技术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掌握程度,考核传统养生练习方法的认识程度;学习情况就是出勤情况,占10%;平时表现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占10%;体育保健课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参与体育课的学生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2.2 参与体育保健课学生身体的基本情况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根据普通高校的体育保健课学生分为四种:残疾型、病症型、损伤型和体弱型,其中一部分因为运动损伤参加体育保健课的比例较高,其次是病症型,手术恢复占17.3%,气胸占21%,运动损伤占26.4%,先天残疾占15.6%,肥胖症占8.2%,其他占11.5%。并且大多数参与保健课的学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感到有压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带来自卑情绪,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表1 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的基本情况

2.3 地方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常州工学院体育保健课开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是以体育保健康复的概述、基本原理和运动处方为主;实践部分主要包括身体成分测试、运动处方指定、球类康复练习和传统养生练习。实践部分以太极拳、养生气功和有氧运动为主,结合学生的兴趣,并把乒乓球、羽毛球、慢走加以辅助,注重传授健身方法和养生知识,教学内容不能过难,讲究简单易学。保健课教学内容主要以健身气功和太极拳为主,结合中医养生知识,动静结合。第一学期重点学习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二学期学习易筋经,第三学期学习简化太极拳,第四学期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和穴位按摩。

体育保健课对于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不断学习养生保健知识,强化自身素质,增强保健课学习的实效性和自主性,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增强自我身体恢复的能力。因为考虑到学生不能剧烈运动,所以体育教学部对于申请保健课的学生采取早锻炼免签的方式,学生把每天慢走的行程步数发送到保健班QQ群里,个别腿部残疾的学生例外。在QQ群里,保健课师生经常进行互动,保健课教师把养生气功的视频和保健知识共享到QQ群里,上传励志的视频和文章,在课堂内外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课堂表现作为期末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表2 保健课教学内容

2.4 地方高校开展体育保健课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

体育保健课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尊重保健班学生的隐私和身心差异,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前提,使学生在保健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健康锻炼的习惯。

教育心理学认为:残疾、体弱大学生在心理上就表现出较正常大学生更脆弱的心理耐受能力,若学生在已经降低体育课教学内容难度和评价标准难度时仍得到较低成绩,不但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而且有可能使他们更加逃避体育锻炼。[2]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其心理健康的程度有极大关系,身体是心理的物质载体,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心理健康有利于身体疾病的治疗,会促进身体健康。所以学校应该创造条件为这些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增强其健康促进意识,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观念。

2.5 体育保健课对于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

体育保健课的开设是让学生了解人体在体育活动中的保健规律、措施及如何利用保健知识指导自身锻炼的一门课程,因此,承担此课程的教师不但要具备一定体育术课的技能,同时要有扎实的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知识。[4]一个良好的体育保健课指导教师,需要具备指导特殊群体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教学的能力、语言沟通和心理疏通能力、处理意外事件能力、组织动员能力、残疾人辅具识别和使用的能力、特殊服务礼仪能力和开发生活体育资源的能力。[5]加强指导教师的特殊教育培训,在理论和技能方面都能应对体育保健课的教学。

2.6 保健课程中增加赏识教育,强化学生运动的心理

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在完成教学内容的难度往往较普通学生大,内心害怕失败,不敢尝试,这种现象在正常体育课也有普遍存在,所以导致伤残体弱学生害怕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耐心,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一些鼓励与赞扬,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满足他们对于正常体育课的渴望。在体育保健课中,指导老师应该经常给学生一些心理暗示:“我能行”“ 我可以”“这个难不倒我”,教学内容设置容易上手的课程,肯定他们的努力,对于他们的参与态度进行欣赏与尊重。在保健课中,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自由、安静的参与体育锻炼,获取更多的身体经验,体验更多体育带来的乐趣。

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相对都属于弱势群体,教师需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了解其身体和心理状况,运用适宜的教法去帮助辅导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期待,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宽容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从消极自卑的心态中转变过来,努力使其真正喜欢体育。

3 结论与分析

(1)培养伤残体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锻炼的能力,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2)65%伤残体弱学生参与保健课最主要的动机是康复身体,提高身体恢复的能力,15%体育锻炼受伤的学生参加体育课是恢复身体,等运动损伤恢复以后,参加正常体育课和国家体质健康测试,17%学生认为丰富课外业余生活、调节心理、获取学分等。8%身体超重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肥,增强心肺机能,选择晚上进行一小时慢跑。(3)加强保健课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保健课的指导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业务指导能力。(4)从伤残体弱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结果来看,45%的学生对羽毛球、乒乓球感兴趣,但是鉴于学校没有更多空闲场地,大部分时间乒羽场地人数饱和,希望他们可以选择避开人数众多的时刻进行练习。(5)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85%刚开始对于健身气功不了解,刚开始学习八段锦时有排斥心理,随着课程的学习与深入,逐渐对健身气功有了新认识,45%的学生表示会一直练习。

4 建议

4.1 培养保健课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

参与体育保健课65%的学生普遍认为心理因素 (如自卑、缺乏自信心等 )是阻碍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他们同样具有强烈的健身意识,促使他们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倾向,但是过于关注自身的不利条件、长期缺乏运动兴趣以及没有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和场地设施等都对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希望体育弱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转变健身观念,增强自主锻炼的意识,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选择适宜自身特点的运动,小负荷锻炼,每天坚持健身,量变引起质变。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4.2 保健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康复计划

据波特兰大学体育项目负责人Krista Kennedy先生介绍,美国残疾人大学体育:致力于全方位融合。在学校推行着这样的体育融合理念,也就是所有的体育项目稍加改良就可以让残健学生一起参与。美国健康卫生部提出:“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致力于增加残疾人的健身机会,目标就是增加残疾人的健康机会。[3]保健课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康复计划。

4.3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新形势下的高校残疾体弱的体育教学要将“康复、保健、健身”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康复、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与保健打下基础,从而有效地推进健康教育。[6]

4.4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指导教师根据每个伤残体弱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应他们身心特点的“运动处方”,因材施教,建立健康档案,保护学生的隐私,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学生身心健康质量的提升。

4.5 加强学生申请体育保健课的审查制度

随着保健课人数越来越多,有个别普通学生为了逃避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部分50m、800m和1000m,选择去学校医务室开体育课免修单,使得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45),远远超出正常体育班人数(37人),造成体育保健课教学质量一般,容易造成对于有体育保健课需求的学生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希望学校教务处和体育教学的部门加强管理,提高体育保健课教学的质量,为体育保健课的顺利开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猜你喜欢

保健身体体育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我de身体
2016体育年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