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练习对医学院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

2018-11-28陈玉容杨小东

武术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低体肺活量太极拳

陈玉容 杨小东

海南医学院体育部,海南 海口 571199

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锻炼方式,它不受年龄、性别、场地、时间等的限制,即人人可以练,处处可以练,时时可以练,且又能够强身健体等优点,经研究显示: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运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目前都非常流行。据NHIS在2002年的调查,仅在美国,就有280万人为了健康而练习太极拳。[1]目前,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为了提升健康水平以及作为各种慢性病的治疗手段在练习太极拳。

已有研究显示,研究对象绝大部分针对的是老年人,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且大都集中在对心理的干预方面,对体质干预的文章寥寥无几。然而,目前大学生的体质下降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研究显示初学太极拳者由于更多的关注动作本身,对身体的刺激较小,以至于对体质不能产生明显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排除一些影响太极拳习练效果的因素,以便能更接近太极拳对体质干预的实际效果,为大学生的体质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的意义,同时为推动太极拳在我国高校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太极拳是海南医学院大一学生的必修项目。本研究将海南医学院大二学生(2017-2018学年)按照2014年体质测试标准中体重指数的划分[2]将学生分为四组:肥胖组(28.0≤BMI)、超重组(24≤BMI<27.9)、正常组(17.9≤BMI≤23.9)和低体重组(BMI≤17.8)。每个组别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各30名,共24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男、女各15人。平均年龄20.13±1.11岁。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海南医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网等查询1979-2018年体质的相关文献,全面系统的了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研究现状,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

1.2.2 实验法

实验组选用太极拳(简化24式)作为实验处理的主要方法。太极拳干预时间共18周,运动频度为每周运动3次,每次运动30-40min,在运动强度上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将太极拳练习时的心率控制在120-130b/min左右。[3]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日常生活,不再进行其它体育活动。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所确定的测试指标和方法,采用相关仪器由专人、专职对受试者进行体质测试。身体形态指标采用身高、体重和身高与体重的派生指标BMI;身体机能指标采用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选用坐位体前屈、50米和800米(女)、1000米(男)三个指标进行测试。前后两次采用相同的仪器和人员进行测试。

1.2.3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数土标准差(X士SD)表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实验前后大学生形态指标的比较

表2 太极拳练习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

形态指标选用身高、体重和BMI。主要是因为这是我校体质测试标准所要求的指标和根据身高、体重所派生的指标,而且这三个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和评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学生的形态指标在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变化。实验组大学生的身高在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但体重和BMI在实验前后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具体表现为肥胖组和超重组大学生的体重和BMI都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对低体重组和正常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验前后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18周太极拳练习对肥胖组和超重组的身体形态产生了显著影响。

2.2 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机能的比较

表3 太极拳练习前后身体机能(肺活量)的比较

太极拳练习前后身体机能指标的比较表明:(1)肥胖组和超重组的肺活量相对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更大一些。(2)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肺活量虽然有一些增长,但变化不明显;而实验组4个组别大学生肺活量都出现了显著性提高。具体表现为:肥胖组和低超重组增长的绝对值更大一些,低体重组和正常组增长相对小一些。这说明18周太极拳的练习对4个组别学生的肺活量都产生了积极显著的影响,对肥胖和超重组的影响更为明显。

2.3 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

本次研究的素质指标都采用的是得分,而不是绝对值,主要是便于男、女生之间的统一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总体看,大学生在速度和耐力素质方面的得分偏低,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基础太差,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对照组4个组别的大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实验组却有明显提升。在速度素质方面:18周太极拳干预对肥胖组和超重组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50m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正常组和低体重组虽然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方面,4个组别的大学生通过18周太极拳练习成绩都得到了显著性地提高。

综上所诉,18周的太极拳练习对不同BMI等级大学生的体质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但对肥胖组和超重组大学生的影响更加显著。

3 分析与讨论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它简单、易学,不受性别、年龄、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易于推广,是国内外很人群的首选运动方式。但太极拳作为许多高校的选项课之一,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表4 太极拳练习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

3.1 太极拳与身体形态

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水平,体重反映人体营养状况的肌肉发育程度。BMI主要用于评价机体身体成分和肥胖度, 还可以间接地反映人的营养状况。研究显示,18周太极拳练习,4个组别的大学生在身高方面都没有显著性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形态学指标遗传度较大,后天较难改变, 而且大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末期,身体发育差不多已经完成所引起的。而体重、BMI指标在非正常组之间都产生了显著性的变化。肥胖组和超重的体重呈现显著性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太极拳是一种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会燃烧脂肪,导致体重下降的缘故。还有可能就是高校大学生普遍对体重较敏感,希望能够保持身材和良好的体型。而BMI的改变则主要是由于体重的改变而引发的,因为身高没有显著变化。

综上所述,说明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明显地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成份,使身体向健、力、美方向转化。

3.2 太极拳与肺活量

肺活量的大小反映肺每次通气的最大张力。研究显示:肥胖和超超重组的肺活量要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即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有着高度相关性。[4]因为随着体重加大,超重或肥胖者大量脂肪组织堆积胸腹部,使胸廓及横膈运动受限,影响气体交换,同时脂肪增多,增加了氧耗,但机体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代偿功能,增加肺活量以代偿相对缺氧状态。[5][6]

18周太极拳练习后实验组四个组别大学生的肺活量明显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太极拳呼吸要求腹式呼吸以及太极拳是一种有氧运动所导致的。深长均匀的呼吸,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7][8],增强肺组织的弹性,提高肺的通气能力,使肺活量增大。[9]同时有氧运动可使呼吸肌肌力提高, 代谢能力加强,肺泡利用率提高,进一步使肺活量水平增加。

肥胖组和超重组增长的绝对值要大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这个能是由于本次研究太极拳练习的频率、次数和强度等对肥胖组和超重组更加适宜。

综上所述,大学生参加太极拳运动可使其心肺功能明显改善,且对肥胖组和超重组的效果更加明显。

3.3 太极拳与身体素质指标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已经引起了各级部门、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太极拳对不同BMI等级大学生的体质干预作用与效果。

50米主要用于评定大学生的速度素质,即爆发力。研究显示:太极拳练习对肥胖组和超重组大学生的速度素质显著的改善,但对正常组和低体重组却没有明显的提升。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肥胖组和超重组的改变可能主要是因为体重降低的缘故造成的。对素质较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太极拳运动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还有就是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太极拳练习的强度、频率等所导致。以往的学者太极拳练习的频率大都是一周一次,研究的对象大都是初学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极拳的练习效果。这也提示我们选择运动应该注重多元化和全面发展,同时注意练习的强度、频率等。

男生1000米和女生的800米跑,主要用于评定大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和肌肉耐力。研究显示,实验组4个组别大学生的耐力水平都有显著性提高,且肥胖组和超重组的增长更大。这说明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经过系统有规律的太极拳锻炼后,大学生的肺部呼吸功能得到增强,肺活量增加。太极拳运动主要以下肢运动为主的体育项目,练习太极拳时下肢运动较多,在转换动作的时候要单腿支撑,还有的动作要屈膝下蹲或伸膝独立,这样长时间来克服自身重量可以增加下肢力量,增强腿部的力量,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肥胖组和超重组肺活量的绝对值较大,发展潜力较大或更适应本次锻炼的强度、次数与频率。

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柔韧素质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能有效增强4个组别大学生的柔韧素质。这是因为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旋转弧形的运动使全身各部分肌群都参与运动,拉长肌纤维,促进对骨骼的牵拉,加强骨的血液供给、代谢作用[8];其次,进行太极拳锻炼时肌肉和骨节不是处在某一特定的角度,而是通过反复拧转绞动,配合有意识的放松拉长,可使全身各部都参加活动,使肌纤维拉长到一般运动难以达到的长度。[10][11]因此,太极拳锻炼能有效地发展人体的柔韧素质,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

综上所述,太极拳对不同BMI等级大学生的形态、机能、耐力和柔韧素质有显著的影响,但对速度素质的干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4 结论

(1)18周太极拳练习使肥胖组和超重组大学生的体型都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对正常组和低体重组没有显著影响。

(2)18周太极拳练习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机能水平。4个组别大学生的肺活量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且肥胖组和超重组增长的绝对值大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的大学生。

(3)18周太极拳练习能够显著提高4个组别大学生的耐力和柔韧素质,且能够有效改善肥胖和超重组大学生的速度素质,但对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的速度素质影响不明显。

(4)太极拳对不同BMI等级大学生的形态、机能、耐力和柔韧素质有显著的影响,但对速度素质的干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低体肺活量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首发抑郁症住院患者低体质量率及其影响因素
经络干预对早低体质量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青海省大学生BMI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①
肺活量的故事
42式太极拳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