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二者之间关系的辩析
2018-11-27欧国松
欧国松
对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二者之间关系的辩析
欧国松
(安徽阜阳技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通过对“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进行剖析,得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是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二者通过引进“专项符合程度”这一概念,可有效解决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两者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专项符合程度;“一元”训练理论;传统训练理论
当前,人们对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不断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根据训练过程中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训练理论和训练方法,有些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训练理论提出了质疑,弥补了传统训练理论的不足。其中茅鹏2003年首次提出“一元训练理论”, 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一元”训练理论和传统训练理论的对比,得出这两种理论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联系。
1 一元训练理论
茅鹏等专家从训练理论的根本理念分析,把传统训练理论分为两个“元因素”来进行理解,一是体能(身体素质)训练,二是运动技术训练,两方面不断促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提升. 茅鹏等把传统训练理论认为是二元训练理论(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元训练理论的概念,他认为“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和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1]。技术训练与体能训练,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是无法分离的。因之,人们称这个新理论为“一元训练理论”。
2 传统训练理论和一元训练理论的不同认识
2.1 对“元”因素的认识
在对运动训练过程中体能与技术二个因素理解上的差异是引起一元训练论对传统训练理论提出质疑和否定的主要原因。一元训练理论认为: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传统训练理论用 “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二个方面来对运动员进行有效的训练,并认为是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故把传统训练理论称为二元论。一元训练理论认为, “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本是一体的。事实上,体能和技术在训练过程中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对运动员训练的因素只有一个,不是两个,就是技术训练与体能训练合二为一。但在相关一元论的论述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传统运动训练理论认为:“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组成应包含训练过程、训练方法、身体状况、年龄状况以及比赛环境等因素。”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应包括竞技能力、竞赛的胜负或竞赛的名次,其中,竞技能力是运动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2]。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运动训练学》上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3]。由此可见,运动成绩构成是多元的,并不是一元论中认为的二种因素结构。
2.2 对体能和技术两个因素的不同认识
在一元训练理论和传统训练理论二者争论中,它们主要的观点区别在于体能(运动素质)与专项技术之间是独立存在还是相互统一的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传统训练理论用“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两大阶段建构“训练周期”。一般体能训练即身体素质训练,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在训练时间及训练内容的框架上,先进行一般体能训练。隨着比赛时间的临近逐渐向专项比赛过渡,前者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必须的(运动素质),后者是具体运动项目的个别性(专项技术)。在训练周期上,认为只有先全面的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打好运动基础,才能进行专项技术,这样才能保证不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下逐步提高运动成绩。
一元论把“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理解为“一元”的,并认为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也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展[4]。该理论认为: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二者是相互统一的,不存在没有专项技术的体能训练,也不存在没有一般体能的技术训练,体能和技术是同一事物的二个方面,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应当把二者分离开来。说白了,一元论就是根据专项比赛(技术)的需要来发展身体素质(体能),一切为了专项,一切围绕专项,最终以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为目的,以身体健康为基础的人体系统的动态平衡。
3 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一元训练理论还是传统训练理论,都支持运动训练专项化,关键是对“体能”与“技术”二者之间的训练先后顺序问题及在在训练过程中比例的大小问题。从当前运动训练工作中的训练内容上来看,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训练是整个运动训练的主要部分,是推动运动成绩进步的两个基本因素(传统训练理论论);由此可见,无论是传统训练理论,还是一元训练理论,目的都是为了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都是从不同的训练角度对运动训练理论、方法进行的归纳。
一元训练理论和传统训练理论二者之间的争论主要体现在,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在训练时间、训练比例、训练内容等问题,二者是从不同的研究方面、不同的训练角度都有其自己的理论依据。其实一般体能与专项技术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训练因素,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始终存在于多年的训练过程中,在训练实践中,既要发展符合专项技术的所需要各种身体素质,又要发展符合运动员个性特征的专项技术。两种理论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
4 “专项符合程度”在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中的运用
马特维也夫指出:一般体能训练并非指与项目无关的其它练习,运动员进行一般体能训练时应选择哪些靠近专项的练习[5]。徐本力认为一般体能训练离不开运动项目的具体需要,一般体能训练的安排应当围绕运动项目的需要来进行[6]。一个训练手段的各方面的特征,如心率、血乳酸浓度、运动轨迹、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与专项比赛越相近,那么这个训练手段的专项化程度越高,如果要想与比赛完全一致的专项训练,那只能进行专项比赛。
由此可见,如果把运动员的运动素质都作为一般身体训练来理解,不涉及专项运动的特征,以此为依据来选择训练方法,是不对的。其结果往往限制了为取得优秀成绩所必须的专项素质能力的增长。因此,一般体能训练并不是与专项毫无联系的训练,总是与专项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所谓的专项训练也并不意味着与比赛时完全一至的训练。如果要进行完全意义上的专项训练,只能进行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完全符合专项比赛的需要。
一般体能训练只是与专项比赛特征符合程度较底而已,并非与专项没有联系,而专项体能训练只是与专项比赛特征符合程度较高而已,也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符合专项比赛的一切特征。
如果我们把专项训练符合程度的高低引用到运动训练理论中来,就可以很好把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有机的联系起来,就能够有效的解决二者之间的分歧,争论的问题就能够合理的解决。
4.1传统训练理论认为青少年先进行一般体能训练,这时对运动员进行的一般体能训练并非指与项目毫无相关的训练过程,而是与专项有一定联系的身体训练,是靠近专项的练习,也就是说与专项符合程度较低的身体练习。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训练程度的加深,逐渐进行一些专项化符合程度较高的身体训练,即所谓的专项训练。
4.2 一元训练理论认为运动训练要一切为了专项比赛的需要,一切围绕专项比赛来进行训练,根据运动专项(技术)的需要来发展身体素质(体能)。这里所说的仅是依靠专项来进行训练,并不是说对青少年进行完全意义上的专项训练,而是有选择的根据专项及青少年身体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的身体训练。对于青少年的训练先进行与专项符合程度较低的身体练习,然后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加大与专项符合程度较高的运动训练。这样也就是一切围绕专项来进行的训练,符合一元训练理论的要求。
4.3无论是一元训练理论还是传统训练理论都强调在青少年训练阶段都采用专项化程度较低的身体练习;而对高水平运动员,采用的是符合程度较高的身体训练。
5 小结
把专项符合程度引入到运动训练理论中,能很好的解决一元训练理论和传统训练理论之间的分歧,专项体能训练是专项符合程度比较高的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符合程度较低的体能训练,都是一定程度上符合比赛需要的体能训练。通过这种分析,能够很好的调解各种训练理论中存在的矛盾,以期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1]茅鹏.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24(4):6-7.
[2]顾善光,陶于.二元与一元运动训练理论辨析[J].体育学刊,2007(5)8:19-23.
[3]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人民出版社,1999.
[4]茅鹏,严政,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和中国体育的第二次飞跃 ——崔大林《关于当前训练创新的思考》读后[J].体育与科学,2004,25(3):1-7.
[5]过家兴.训练与选材文集[M].山东省体育科研所运动训练研究室, 1985.
[6]试论“专项能力”的训练——对我国体能类项目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2:10-13.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e-yuan Training Theory and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Theory
OU Guosong
(Fuyang Technician College, Fuyang 236000, Anhui, China)
欧国松(197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