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训、教、演”模式一体化创新应用型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

2018-11-26彭青

戏剧之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表演多元化应用型

【摘 要】本论文从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区域性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民办普通高校如何结合市场进行多元化、差异化的创新应用型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表演;教学;多元化;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147-03

一、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培养规格

(一)层次定位

音乐表演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宽厚的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音乐表演专业理论素养,熟悉音乐表演专业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才能,能在专门文艺表演团体、社会文化机构和教育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表演、教学以及自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

声乐课程作为音乐表演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教学与建设目标紧紧围绕“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融入声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应用、强化能力,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知识互补,形成兼收并蓄、求实创新、一專多能的本科水平人才培养规格,无锡太湖学院声乐人才培养这方面与该校2016版新修订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关联。目前,太湖学院音乐表演系在声乐人才培养发展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体系,音乐表演包括声乐(美声、民族、流行)三个专业方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模块为基本框架,探索以“站稳舞台、立足讲台”的教学、表演实践为核心的创新应用型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强化能力,成绩显著。

(二)差异化的技能定位人才培养

作为民办普通高等院校,音乐表演系培养的不是单一的声乐演唱人才,而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服务于基础艺术培训、社会文化管理、音乐产业、娱乐传媒等行业的应用型文艺工作者,即“多层次、多元化、多发展、多方向”实用性、应用型的音乐表演声乐人才。为此,太湖学院音乐表演系在声乐人才培养定位上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确立创造性教学的全新教学理念,突出创造性课堂的双主体特征,以优化课程结构,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为重点,多样化分层次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结合市场进行美声、民族、流行三大演唱方向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将来在企业、文化事业、教育单位都可以各尽所能,各有所用,同时坚持教育、教学与比赛、演出等艺术实践一体化的结合,发展和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歌唱表演优势和潜能。

(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我们在课堂教学体系中,声乐课程开设为二年必修,二年选修,知识结构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唱和教学方面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求学生通过三年半的学习的学习掌握较高的演唱水平及具备相关业务能力;素质标准要求学生应能达到本专业对应的全国社会艺术水平声乐考级中级、高级水平,并获得相关业务能力的资质证书,2015至2017年以来,太湖学院音乐表演系在校本科声乐学生均通过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考级机构颁发的声乐专业(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这都明确体现了培养方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模块为明确方向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声乐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充分以“以用为本,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为设计标准,突出基础能力的训练即一般技能训练和专业认知实践,专业认知实践指实习、社会调查等;突出综合能力的训练即专业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专业综合实践包括学年设计报告写作、艺术实践、毕业实习、毕业音乐会。在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中,以舞台表演、教学艺术实践为重点,实现技能训练与理论的结合,比如毕业音乐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报告等课程。其中,艺术实践包括校内外艺术实践,积极与校内文化社团对接,让学生到各系部进行文化、合唱活动的排练与辅导,锻炼主修声乐方向学生的教学实习、实践的操作能力;同时积极与社区文化加强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单位联袂演出,丰富了学生的课外艺术实践,让学生把所学专业技能在舞台上展示出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课外活动培养计划为拓展方面,根据2016版无锡太湖学院新人才培养方案在市场调研和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下,重新修订将“国家级社会艺术考级、展演比赛、纳入学分,以此推动太湖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如, 2014年,音乐表演系学生合唱团参加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无伴奏合唱比赛”荣获成人组金奖;2014-2016年,音乐表演系声乐方向学生参加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歌唱专业考级,分别通过获得成人歌唱专业“优秀”、“良好”等级证书、无锡市大学生歌手比赛铜奖、十佳歌手称号;2014年6月,2012级学生参加第三届中国梦全国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华东赛区荣获声乐项目金奖2人、银奖1人。2016年1月,音乐表演系声乐方向学生成功参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声乐面试汇报演出。2016年6月,无锡太湖学院青年剧场成功主办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声乐专场音乐会”,获得好评。2016年7月,2013级学生参加2016年-国际青少年大型电视展评活动华东赛区总决赛中,大学生组声乐项目美声金奖1人,民族银奖1人。2017年6月,2014级学生参加2017“圆梦南京”青少年大型电视才艺大赛华东赛区总决赛荣获青年组声乐美声银奖1人,声乐民族金奖1人。以上系列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双证意识,为职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实现了一专多能的声乐人才培养特色,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本、以用为本、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二、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声乐人才培养过程

(一)以“学”为中心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声乐教学积极推行创造型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推行创造性双主体课堂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声乐课堂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分析歌曲、处理歌曲,尝试用不同的音色、情感去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结合课堂提出问题和课后解决问题作为组织教学的导向,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与潜能,达到共享互动学习的目的。比如积极推行“表演体验法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启发和诱导交互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声乐教学中对作品的演唱处理我们完全可以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表演、体验这首歌曲为何要突出这样的情绪和力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作品演唱处理的方法,而不是老师机械的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唱,启发学生深入到作品内容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作品演唱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音乐审美,全面提升学生对歌曲演唱艺术处理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可以深入到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如老师布置作业后,让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下节课回课每位同学要首先回答比如你对这首作品的演唱背景知识、曲作者的了解,这都是要求学生课下主动自觉地检索、查阅资料去掌握,从而培养了学生各种主动学习的能力。

2、优化课程结构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多样化分层次培养

我们在进行创造性的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目前专业水平能力,大胆进行教学教材的安排和重组,在保留“独唱”声乐教学的同时,增添“重唱、表演唱”的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声乐气质、嗓音条件、能力水平进行多元化的个性方向培养,分别从美声、民族、流行进行三种唱法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声乐潜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进行教材重组优化,以传统声乐曲目和新时代新创作的优秀作品交叉使用,充分展示新时代风貌、体现区域经济社会文艺发展和音乐表演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声乐人才培养特色。

3、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声乐演唱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有所有,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演唱的个性和潜力,积极推行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不同风格的考核改革方向,打破美声统一评分考核演唱方式的局面,另外,根据平时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表现和最终期末考试演唱水平的結合,得出该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期末评价总成绩。评价标准依据具体如美声唱法方向演唱2首作品,中外声乐作品各一首.;民族唱法方向演唱2首,体裁不限;流行唱法方向选择风格不同流行声乐作品2首。考察学生对声乐作品技术能力发声、呼吸、位置等方法的掌握,对作品艺术处理情绪的把握,同时注意声音、表情、语言等综合艺术表达能力的考察以及对不同体裁声乐作品演唱技术能力的把握。

(二)以“训”为关键

以舞台艺术实践“训练”为核心, 构建声乐课堂与舞台艺术实践相结合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舞台艺术实践锻炼,让学生树立演唱的信心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演唱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歌唱艺术是实践性的艺术,通过学习实践,检验自己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从而不断推进学习的进步。理论的正确与否必须在艺术实践中得到检查和验证。使学生从实践——认识——再实践——认识的循环中分析探索声乐演唱艺术表演的规律,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转换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演唱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声乐演唱主修的同学平时在课堂所学知识技能最后必须通过舞台实践将所学成果表现出来,通过搭建舞台,让学生在舞台表演中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表演能力。如具体根据学生声乐学习的水平,在大四学期阶段,学生分别进行独唱音乐会、汇报表演等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同时,每年的声乐专业考级、省市级艺术节 、声乐展演、学校内外的演出(迎新生晚会,毕业晚会)等活动,都大大鼓励、提倡声乐学生登台演唱进行舞台实践的训练。

(三)以“教、演”为提升

随着事业单位的改制,许多社会音乐教育机构、音乐艺术学校、文化礼仪公司、亲子早教园等大量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产生和自身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城市人民在追求品质的生活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社会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会更加强烈。未来的音乐表演声乐演唱人才不再只是单一的技能人才,将凸显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特点。首先,声乐人才的培养是专业精尖和大众普及的培养。对于个别专业基础优质的学生,我们可以重点按照独唱演员方向进行技能强化拔高培养,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在专业性文艺团体、文化馆从事相关专业表演和教学工作。其次,师资培养方向。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演模式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同时兼有“师范性”特征,其涵义也包含培养学生“站稳讲台”的能力。通过第一、二学年相关通识课的选修和学习,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到了第三学年,学生可以集中通过教学实践到相关岗位进行实习,同时考取相关师资培训证书,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把平时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直接联系到课外教学实践中,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艺术实践与课外培养计划的结合,“以练促教”、 “以演促学”、“教演结合”、“突出应用”、“强化能力”, 通过积极推进教学艺术实践,学生自身的音乐表演技能、技巧通过实践将各种知识转换为自身的能力,把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外实际教学中,提高了学生音乐表演的综合水平;同时要求教学艺术实践落到实处,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双休日到中小学校、文化宫、培训机构的音乐课堂中去磨练专业技能,全面的体现以用为本,教演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声乐人才培养服务与地方性、区域性的关系

人才培养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体现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无锡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同时有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在江南民歌、锡剧等特色音乐文化上具有领先的优势。声乐课程的多元化、多方向的声乐人才培养方向跟苏南民歌、都市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紧密结合,这些丰富的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也有利地促进了声乐课堂教学。无锡太湖学院音乐表演系声乐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地方、区域市场需求,培养多元化、多方向演唱人才,打破唱法之间的壁垒,以多元化唱法教学的课堂创新局面、差异化技能定位培养为创新点,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演唱特点,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声乐人才。近年来,音乐表演系声乐课程紧紧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着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来组织教学内容、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掌握了基础演唱能力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技能为社会服务,充分体现“一专多能,以用为本,强化能力”的人才培养定位。目前,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下:①社会文艺团体、文化馆、群艺馆方向:历届毕业生就职徐州文化艺术学校、徐州群艺馆等等。②师资教育方向: 历届毕业生工作于无锡广益实验幼儿园、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星河国际园、 江苏术阳县正徳中学等。③钢琴调律方向:选修调律专业方向学生,在海伦钢琴厂、门徳尔松钢琴有限公司实习、见习。④自主创业方向:历届毕业生创办苏州摩尔艺术培训中心 、无锡欣乐艺术培训中心、傲艺琴行等。总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按需施教和因材施教,遵循社会需求导向,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既能从事文艺团体相关演艺工作,同时可以胜任教师岗位和其他音乐艺术相关行业、产业工作,使他们的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和发展的同时适应社会对声乐表演人才的需求。

四、“双师雙能”队伍建设方面

“国家的未来发展看教育,教育的发展看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的特殊要求。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音乐表演系的教师基本实现了“双师型教师”定位转变,教师均考获“国家职业资格歌唱演员、化妆师、录音师、钢琴考评员”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为民办独立学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实现了师资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太湖学院音乐表演系发展历史短,速度较快,目前,教师队伍基本分为自有专业教师和外聘教师两类,呈现“专兼结合”的多元化教师队伍,几年来,专业教师也屡次在国内省市专业大赛获奖,2014年以来,声乐课程负责人彭青教师先后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民族歌曲演创大奖赛“中国民歌十佳演唱家金奖”、“英国皇家国际音乐比赛”中国赛区成人组声乐金奖、第五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教师民族组优秀奖、无锡市第七届“百乐广场杯”青年歌手大赛民族唱法铜奖等奖项,为我系赢得荣誉;科研方面,系声乐组专业教师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国家级核心学术刊物、论文获奖、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等;教师申报项目《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以演促学、以演促练”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太湖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大大提升了我系声乐教学水平的影响力。2017年,系声乐教师先后进修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中美古典声乐家比赛大师班讲学活动,经过学习结业获得“中美声乐研修”证书,10月,扬州大学主办江苏省声乐研究生人才培养学术论坛活动的参与观摩也大大地提升了我系声乐教师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总而言之,今后声乐教师要积极走出校门,参加各种业务赛事和培训活动,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

综上所述,基于“学、训、教、演”模式一体化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强化应用,构建了创新应用型声乐人才的培养体系,实现了声乐演唱与舞台、教学艺术实践一体化,以演促学,以演促练,教、演结合,有效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大大地提升了声乐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邵红 黄镇宇 万玲莉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年

[2]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

[3]姚青《高师声乐教学及其有效性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

[4马东风 张瑾《音乐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

猜你喜欢

表演多元化应用型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