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保持情感张力的策略

2018-11-26彭文侯

戏剧之家 2018年23期

彭文侯

【摘 要】近年来印度电影突飞猛进,去年一部《摔跤把爸爸》开始,宣告印度电影正式从网络传播进军中国大银幕,再到今年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都在票房与口碑上取得双赢。相比《摔跤吧爸爸》《起跑线》反映现实,《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剧情设置及合理性上与另外两部有一定距离,但即使如此,影片依然取得了很高的口碑,追根究底在于本片营造了一种持续调动观众内心情绪的氛围,使影片本身如同一趟净化心灵的朝圣之旅,在不知不觉中忽略逻辑细节,带入影片情感。那么,这种持续调动观众内心情绪的氛围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人物性格的塑造、“小萝莉”与大叔元素的运用、极致煽情的叙事与剪辑手法、宗教与国家对主题的升华是该片最主要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情感张力;印度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078-02

一、“猴神”的性格塑造

影片开始花费17分钟介绍了小女孩如何走失在异国他乡,看似为影片定下了一个严肃的基调,但直到“猴神大叔”登场,影片主线故事才正式开始,“猴神大叔”刚登场,导演就通过近10分钟的时间塑造这个夸张,浪漫的人物形象,“猴神”出生在贵族家庭,父亲文武双全,自己却直到20岁才考上高中,高中毕业考了十次都没通过,即使如此,“猴神”依然因为宗教信仰不愿作弊,设置这样一个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的虔诚、善良、憨厚甚至愚蠢的人物就是导演在向观众宣告这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电影,人物并不是真实的,观众也会自动带入浪漫主义的情节中去,降低对影片逻辑性的要求,对发生在“猴神”身上的一些不合理的事情甚至是与“猴神”有关的不合理的劇情保持宽容,在整部电影中导演也多次强化这种有些近乎愚蠢的诚实,在“猴神”带着小女孩越过边界时,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逃跑,而是等边防军人要取得许可,在被驱逐出境后再次翻越国境却依然要求入境许可,甚至在边防军人被他对小女孩的情感感动,默许他进入国境之后依然不满足,要求正式入境许可,最后就连边防军人也不得不感叹:“他是彻底疯了”。这种略带“疯狂”的诚实正是导演突出的人物性格,也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有可能仅仅依靠自己的真诚打动更多的人,故事才能顺理成章地向最后万众一心打破宗教与国家壁垒的结局发展,如果没有在之前故事情节中塑造一个“猴神”这般真诚到极致的人物,就很难打动观众,更加掩盖不住故事剧情在逻辑上的不合理之处,从而让很多观众感到虚假。

事实上纵观全片的人物,除了“猴神”这个角色,所有人都有着比较符合现实人物的行为逻辑,这也是电影能够提供真实感动的主要依据,如果塑造多个过分夸张的人物形象,影片则会进入一种超现实主义无厘头的喜剧模式,观众自然会减少代入感,专心等待笑料,而在“现实世界”设置一个戏剧化的人物,围绕这个人物展开剧情,则更能将观众带入理想与现实的中间地带,最大程度上调动观众的情感,将原本不合理的情节变得合理,原本过度刻意的情节变得顺其自然。

二、女孩与大叔的经典组合

从1994年的法国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到2010年的韩国电影《大叔》,小女孩与大叔成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这个元素十分讨巧,几乎可以无中生有地调动观众情感,带来超越故事本身的感动。

(一)小女孩与大叔激发温馨治愈的感受

每个人心底都有对美好亲情的向往,特别是幼小女孩和成熟男性之间这种人类从性别到年龄最大差异化的两种人之间产生的亲情更加具有代表性。影片中多次描绘了小女孩与大叔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情景,影片120分钟左右更是以一段两分多钟的音乐串联起一大段女孩和大叔在巴基斯坦的温馨画面,通过小女孩与大叔之间温馨感人的互动激发观众对纯真感情的向往,观众投入到剧中人物身上的感情也逐渐加深。

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碰到一位好心的大叔照顾她,相比亲生父亲照顾自己女儿少了一层血缘上的关系,但更加突出了情感的博大,当一位父亲为了自己的女儿承受苦难时,观众大多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并感叹血缘亲情的伟大,这种与自身经历相关联的感动更加真实深刻,但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将观众拉入自己的回忆,跳出影片,从而减少整部电影情感表达上的整体性,而一个男人经过几天的相处就为一个陌生的小女孩承受苦难则更能激发人类天性中无私博爱的一面,这种情感没有血缘亲情来得真实深刻,但更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强的感染力以及能够营造出带有宗教色彩的神圣感。

(二)“小萝莉”的天赋属性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可爱元素的需求越来越高,之前国产高票房电影《捉妖记》就凭借“妖怪胡巴”这一形象大获成功,很多人观影后都反映“胡巴太可爱了。”由此可见一个足够可爱的艺术形象可以带来多大的影响力。本片导演也深谙此道,在不影响正常叙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利用小女孩本身惹人怜爱的属性,吸引观众注意力。影片多次出现大叔猜地名,小女孩摇头否认的情况,突出表现小女孩的乖巧;去邻居家吃肉不肯回来突出表现小女孩的调皮可爱,导演将一切最美好的品质附加到小女孩身上,让观众更加喜爱她,为之后大叔不顾一切帮助小女孩的剧情做情节铺垫,也为小女孩伤心难过的情节能更加打动观众做情感铺垫。影片68分钟时大叔受骗要将女孩交给旅行社的人帮助她回国,小女孩哭着拉住大叔的手拼命地摇头,此时不需要过多复杂的剪辑,仅仅依靠小女孩一个人的表演,配上伤心的表情就能形成很大的感染力,之前小女孩多让人喜爱,此时就多让人心碎。导演善于借用小女孩天生就能抓人眼球,惹人怜爱的特质,合理运用到影片叙事中去,调动观众。

三、持续不断的煽情技法

影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是一部煽情到极致的电影,不论在情节的设置还是声画的运用都突出煽情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一部煽情过度的电影,但也正是这种不遗余力的煽情,才能让观众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保持感动的状态。

(一)浪漫主义的剧情设置

影片的很多情节都突显出浪漫主义色彩,影片中每次苦难都是为了进行一次煽情,特别是影片后半段“猴神”亲自送小女孩回家,一路上因为“猴神”的真诚与善良先后感染并影响了偷渡客、边防长官、摄影记者、教士、抓捕他的警察以及无数两国人民,这些人在“猴神”兄弟的感召下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做出了与自己原本立场相反的行为,每一次感化他人,每一个人的改变都是一次对观众情绪的感染。

影片最后二十分钟,“猴神”为了使小女孩顺利回家,独自一人引开警察,最后中枪,强行设置悬念;小女孩在最后分别时情急之下能够开口说话。这些情节很有过度夸张之嫌,但即使观众感觉到刻意的成分,也依然会因为前面的情感铺垫而感动不已,无暇顾及其他。

(二)煽情的声画处理

影片多次运用慢放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营造煽情的气氛,一般情况下这种煽情方式多出现在影片最高潮部分,但本片不仅仅在最后高潮部分利用了这个手法,而是在整个影片中多次运用这个手法,在小女孩追赶火车的情境中第一次响起轻声吟唱,富有悲天悯人情感的女声,之后影片在58分钟“猴神大叔”在清真寺内找到小女孩并下定决心不论小女孩是什么信仰都会照顾她时再次响起这个音乐,并配合慢放手法,强化人物此时此刻的情感,借此感染观众。之后在影片72分钟“猴神大叔”從坏人手中救出小女孩,以及最后时刻“猴神”和小女孩在万众瞩目下向对方奔跑都运用了同样的手法,每一次“猴神”情感波动或剧情推进时都会响起这个音乐,并伴随着慢放的画面渲染气氛,人为设置一个“感动点”,这种多次感动如果应用不当会使观众对这一手法感到审美疲劳,但本片导演对这一手法的使用比较巧妙,虽然多次使用,但都是点到即止,直到最后情感升华时才长时间运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众的审美疲劳感,并且保持了持续的情感张力。

四、跨越国家的宗教意识对主题的升华

在印度这个拥有“宗教”博物馆之称的国家,宗教活动是印度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宗教冲突是印度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涉及了信仰、种姓等复杂的宗教问题,宗教元素几乎渗透在任何一部印度电影中。同时印巴冲突也是近几年印度社会比较热衷讨论的话题,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同时涉及这两个元素,并且利用这两个元素将电影的中心思想由“猴神”对小女孩个人的爱上升到不分宗教,不分国界的大爱。

影片中对宗教和国家的利用是循序渐进的,“猴神”第一次将小女孩带到女朋友的父亲家中,向女朋友的父亲保证小女孩和他们一样是“婆罗门”,直到小女孩跑到邻居家吃肉,他告诉自己小女孩是“刹帝利”,可不久就发现小女孩竟然是穆斯林,最后小女孩在众目睽睽之下亲吻巴基斯坦国旗,暴露了自己巴基斯坦人的身份,女朋友的父亲大怒,要求将小女孩送走,“猴神”也为此犹豫不决,经历一番波折最后才下定决心亲自送小女孩回家。影片没有突然揭示小女孩的身份,而是一步步逐渐揭破,保持持续性的戏剧冲突,同时也是对电影核心思想逐渐升华。“猴神”带小女孩来到巴基斯坦被当作间谍抓起来,受到严刑拷打,最终在记者朋友的帮助下让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民,在两国人民的帮助下得以回归祖国,其中无数人挥舞拳头,高喊“猴神兄弟”的场景使“猴神”这个人物逐渐被神话,也将影片主题再次升华为“爱能超越隔阂”,当原本不能说话的小女孩因为要与“猴神大叔”分别,情急之下大声喊出“叔叔”二字,影片的情感推进到了最高潮,主题也由“爱能超越隔阂”再次上升为“爱能创造奇迹”,同时与影片最开始妈妈带女儿去神殿祈祷,祈求女儿能说话相呼应,营造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色彩,产生一种移情效果,将对宗教神秘的感觉成功嫁接到猴神大叔与小女孩的感情上,配合影片结尾时强烈的情绪,使观众不自觉地沉浸在带有宗教色彩的神圣感当众。

五、结语

好的剧本是一部电影的灵魂,而成熟的视听语言则是电影的躯干,躯干没了灵魂只是行尸走肉,而灵魂没有了躯干则不能生存,作为一名电影导演需要有构建电影躯干的能力,如何合理地运用视听语言讲好一个故事,这是电影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区别,特别是商业电影导演则更需要这种能力,《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导演卡比尔·汗通过对观众观影需求的把握以及对视听语言娴熟的掌控将一部为了剧情牺牲逻辑的电影拍出了感人至深的效果,同时探讨了深刻的话题,这种能力需要每个商业电影导演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建业.论当代印度电影的民族特征[J].电影文学,2017(01):21-23.

[2]李煜.浅析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14(1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