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018-11-26王笔敏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利弊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全球化

王笔敏

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改变了商品、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式和配置规则,同时也在对国际经济运行体制、各国经济增长方式、国际化经营管理理念等产生影响。而当前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在不断关注如何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使得本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种种因素,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在世界掀起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的并购浪潮。这无疑让人们思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推进经济全球化产生的作用,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本文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如何兴利除弊,成为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全球化 利弊分析

中圖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206-03

经济全球化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就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趋势。任何国家、民族均无法独立于经济全球化之外。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推动者。但是,虽然在对跨国公司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力量上达成共识,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由于跨国公司在数量上的增加,经营业务领域与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应当指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课题。

如今,两种趋势占据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位置,意识到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被纳入这个全球化体系中,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强化。尤其是现今全球性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减少全球化对本国经济带来的不稳定性,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对此,就非常需要分析和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从而使得国家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下作出更好的政策和决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这个概念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全球化”一词在世界各国的报刊中广泛使用。全球化作为超越国家和超越民族界限的概念,其内容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1]尽管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但是“全球化”一词经常被用作“经济全球化”的同义词。“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是特·莱维于提出来的。[2]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那么,其中对经济全球化进行定义的主要观点有:

1997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世界经济展望》定义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本文结合基欧汉、约瑟夫·奈、亚当斯密等观点,将“经济”运行放在全球化大环境下进行定义[3]: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跨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形成体量巨大的相互投资和规模化贸易以及全球化环境下的有机经济整合。不同国家之间经济与政治、文化、军事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从而达到更加一体化的过程。

二、跨国公司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1.跨国公司的概念

之前人们把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实体称为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 Business)、全球企业(Global Enterprises)和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海外,因此到1974年,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作出决议,统一使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并设立了跨国公司委员会和跨国公司中心。[4]而对于跨国公司的概念众说纷纭,目前,跨国公司的概念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标准来确定:第一,结构性标准。凡采用“地区分布”“生产服务设施”“所有权”等作为划分跨国经营与国内(单一)经营的尺度,都属于结构性标准。第二,业绩性标准。以跨国公司在国外的生产、销售、赢利或资产等绝对或相对数作为标准,但对金额或比率尚无统一认识。第三,行为特性标准。只有采取全球战略的企业,才算是跨国公司,也就是以全世界为目标,实行全球中心战略的公司。这是指企业在经营决策时的心态、思维方法和策略取向。[5]

除了以上三个标准来衡量跨国公司的概念之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在《世界投资报告》中将跨国公司定义为:跨国公司是由母公司及其国外(境外)分支机构组成的法人及非法人企业,也就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拥有并管理经济单位的公司。如图所示:

2.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尽管跨国公司这一概念是最近几十年才提出的,但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时期。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特许贸易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皇家非洲公司、英国哈德逊湾公司等。[6]但是,这些公司从成立起至撤销都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充其量可以被称为跨国公司的原始形态。

(1)跨国公司的初创时期。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是在19世纪中后期形成的。[7]

(2)跨国公司的缓慢发展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跨国公司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3)跨国公司的高速增长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数量迅速增多。跨国公司进入空前发展时期。

我们可以发现,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有着联系的,而作为对外直接投资载体的跨国公司,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下重点关注的发展因素。[8]

3.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越来越密切。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中不断发挥它所具备的国际功能,而对外直接投资更是起到对其辅助作用。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对东道国的企业在管理或股权上有一定的控制权,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建一个永久性企业的投资行为。其典型的形式,一是在国外创办分公司或子公司,一是在东道国取得对一家现存厂商企业的控制权。[9]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对外投资而发生变化,而发展中国家更是在对外投资中获益。因此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不断发展,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深化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和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生产、交换、流通、消费、技术产品研究与开发(R&D;)方面的协作关系。[10]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的载体,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因此跨国公司更是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媒介,促使对外直接投资为经济一体化向更深入的发展提供通道。

(2)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世界经济各生产要素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各种组织形式,把直接生产过程分布在全球各地。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在国外进行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劳务的价值也迅速增长,意味着世界生产正在走向全球化,同时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实现了全球化经营战略,直接在东道国设立为生产服务的研究基地,雇佣当地科技人才。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促使生产与研究相结合,不断深化世界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

(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拓展了国际贸易领域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目前,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使货物和资源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而且也使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日益相互依存,经济资源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国际贸易在跨国界范围内越来越广。[11]目前世界对外贸易总量近80%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再加上跨国公司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更是使得对外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加。

(4)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国际稳定局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政治活动的润滑剂,正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使得资源在世界最大范围内流动,将世界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捆绑在一起,不得不重视国家间合作,尽量避免矛盾和冲突。

四、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过程,虽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对外直接投资给全球化带来积极作用,但我们仍需要考虑其所带来的问题。

1.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的载体,无疑任何活动方式都无法摆脱跨国公司的本性——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那么投资将会选择在具有高潜力的国家和地区,使得资本在国际流动中出现不平衡,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中。长而久之,就会加剧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经济非全球化。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跨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过程产生的规律,在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今天,这种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它反映在西方各国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国际经济地位上。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欧、日本快于美国,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差距大大缩小,美国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竞争力有所提高,与欧洲、日本相比显得充满活力。美国经济第一个走出90年代初的低谷,这主要得益于冷战结束后美国的科技力量经过调整,大量充实到民用工业,因此在高科技领域里的竞争,美国走在世界前列。其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两者主要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和经济结构的现代化程度上体现出不平衡。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在过去20多年里不断缩小差距,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状态。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基数大,当通过人均GDP的比较,就不难发现南北国家的发展差距。另外,在经济结构及其发展阶段上,发达国家的经济进入“后工业社会”,而发展中国家很多目前还徘徊在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过渡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单一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以出口几种产品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同时科技水平、文化教育事业相较而言落后于发达国家。其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历史和国情不同,奉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差别很大,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成功的同时,许多低收入国家的经济仍然停滞不前,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将激化各国之间的矛盾,相互竞争更为激烈,并影响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

2.对国际贸易秩序造成损害

跨国公司与国内一般公司相比拥有更多的关于产品销售和生产技术的优势,这种优势使跨国公司形成了垄断优势,进而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

其垄断形式有两种:其一,进出口国家垄断。是指为巩固垄断资本的统治和推行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某些商品的进出口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其二,产业技术垄断。技术垄断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产业获取垄断利润的关键保障,西方发达经济体依据其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竞争力优势获得垄断利润,同时也会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上升通道技术壁垒的提高。[12]因此,跨国公司具有高度垄断的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資中会对全球化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东道国政策无力,就有可能控制东道国的经济命脉,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3.使得逆全球化的出现

何谓逆全球化?顾名思义,逆全球化就是与全球化相反的过程,指世界各国及地区在经济、贸易、技术、文化及政治等各个维度方面的去整合化。[13]2008年金融危机令各国突然退回到狭隘主义,这一狭隘主义凸显在地缘政治摩擦与反服贸等贸易保护行为,并绝不仅于此。[14]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与全球金融海啸,表明国际金融机构没有跨境解决或处置的机制。

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则是由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种消极体现。由于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有率的加大,使得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受到冲击;使得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受到侵蚀;同时更是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因此,对于东道国而言,会有抵制全球化发展的心理倾向。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起跨国企业,跨国企业的触角已经遍及世界经济各个角落和各个领域。每个国家甚至我们个人的生活都不可避免地与跨国公司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虽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但是根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从微观层面分析,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下,各国分工合作生产的结果;从宏观层面分析,就以我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为例,联想、华为等民营企业在世界上的跨国发展传奇,使得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益。这也是中国能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原因,中国的发展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

那么,中国的跨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做法上,其一,我们应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获得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各国资源,更包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管理和技术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企业与国家战略相协调。其二,加强企业发展创新能力,重视树立本国产品品牌意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输出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成因、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2001(2).

[2]张妍.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互动关系论[J].经济经纬,2007(5).

[3]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3).

[4][6]谢名一.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5]董瑾,彭红斌.跨国公司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7]Alan M. Rugma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8]張黎珺.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3(7).

[9]Washington,D. 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Balance of Payment and Investment Position Manual[M].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ublishing Service,2009:86-95.

[10]居占杰.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11]陈建南.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2.

[12]刘茂松,曹虹剑.论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垄断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4(9).

[13]王辉耀,苗绿.全球化VS逆全球化——政府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M].北京:人民东方出版社,2017.

[14]郭强.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4).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利弊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全球化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与导因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我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