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师亲和力提升策略探讨

2018-11-26诸文娟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亲和力教师

诸文娟

摘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困扰高校教师的一大难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应该重视教师发展,努力提升教师亲和力,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人物,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影響。本文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探讨了高校思政教师亲和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政 教师 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45-02

通过对大量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吸引力不足、实效性有待提高的问题,而思政教师亲和力是影响课堂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时,不仅要充分关注教学环境与学生实际,还要提升教师的亲和力。

一、高校思政教师亲和力概述

思政教师亲和力,指的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实效性的一种力量,换言之,使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活动产生积极性与亲近感,在体现思政教师整体素质的同时规定思政教学要素特质。所以,高校教师亲和力不仅可以表现为感召力、吸引力,还可以表现为共鸣感、悦纳感,简单来说,就是提升思政课感召力与吸引力,让学生对之产生共鸣感与悦纳感,这是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教师单向灌输,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虽然简单,但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发展及教学质量提高,而且,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下,易产生刻板印象,对思政课学习丧失信心,无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与此同时,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还影响了师生相处模式,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乐趣与教师关怀,对教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愿交流与沟通,对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了阻碍作用。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日益显著,越来越受到师生、家长的关注与重视,所以,结合现代教育要求及当前教学现状,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亲和力是当务之急。

三、如何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亲和力

(一)发挥以人为本理念引导作用

教师亲和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对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改善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除了要加大培养力度,将教师亲和力提升视作重点工作,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思政课教学规律、学生心理特征与学习需求等等,换言之,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在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亲和力提升。教育强调以人为对象,思政教师亲和力提升还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了解亲和力对思政教学质量提高重要性的同时掌握师生内心想法与现实需求,因为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只有全面了解师生需求,才能更好地针对教师亲和力提升制定合理化策略。众所周知,先有理念后有行动,理念是否正确对行动成果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应该以以人为本为导向,树立正确的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思政课教学规律,了解学生文化基础与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升亲和力,促进思政课教学发展;重视师生关系的超前意识,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情感传达的主要场合,以诚待人,即在课堂教学中保持亲和力,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建立师生交流平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课堂教学,往往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高校思政课无论是规划还是教学策略制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课堂参与度相对较低,思政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及其心声,这种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思政教育发展。教育教学与学生关系密切,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了解学生想法、尊重学生需求。因此要提升思政教师亲和力,只有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提升亲和力,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果。通过对大量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将学生视作具有可塑造性的客体,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一,与现实社会缺乏联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兴趣低下,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对思政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政教师亲和力,需要建立师生交流平台,保障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交流和沟通,无论是思想制定还是教学策略规划都要考虑学生需求,使之与学生需求相适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教师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关怀与学习乐趣。

(三)体现校园环境积极作用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有所忽视,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以知识教授为主,师生互动相对较少,因此,要想改善教学现状,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则需要强化思政教师亲和力提升。思政教师亲和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需要多渠道培养,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亲和力提升,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将亲和力提升融入学生学习与生活中。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政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思政教师需要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二来提升自身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友爱相处模式,从而达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重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

在现代思政课教学中,思政教师不再局限于教育者角色,而是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等多种角色,承担着开展思政教学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具备亲和力的教师,即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亲和力,与学生拉近距离,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所以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亲和力是关键。结合现实情况来说,亲和力体现的是教师综合能力与素质,亲和力较强的思政教师,往往容易获得学生亲近与信任,尤其是一些具备先天优势的教师更易获得学生亲近,给学生留下良好印象,使其对所教授的课程充满期待,所谓先天优势,就是长相和蔼,笑容多于严肃,虽然教师需要为人师表,发挥榜样作用,但这并不意味要时刻保持严谨,不苟言笑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面带笑容地进行教学,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通过了解发现,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比如玩手机、与同桌密切私语等,这时教师若多展现笑容,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温馨与亲近,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而接受学习,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之中,所以,学校应定期安排现有思政教师参与培训,不断其培养综合素质,使其亲和力得以有效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亲和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是现代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思政教师亲和力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亲和力提升策略,促进思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萍.高校思政课堂亲和力的提升——以授课经验为例谈操作方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

[2]欧阳林洁.主体间性指导下的高校思政教学亲和力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

[3]刘立红.高校思政教师增强教学亲和力的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2).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亲和力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