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探析

2018-11-26张媛媛阚先学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
关键词:论文诚信学术

张媛媛 阚先学

摘要:当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行为得到了广泛关注。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主要表现为学术意识薄弱以及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剽窃、实验数据造假等行为。本文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的根源,并提出通过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完善学术道德制度体系,提高大学生自律能力等相关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 学术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30-02

大学生是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行为准则中提出大学生要努力学习,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积极实践,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不作弊。然而,由于学习和生活中各方面消极因素的存在,当前大学生的学术道德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一、大学生学术道德现状

(一)对学术道德的内涵及作用知之甚少

大学生学术道德,是指大学生在求学、治学过程中形成的、与学习研究活动相关联,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维系并发生作用的有关善与恶、诚实与虚伪等观念和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大学生学术道德的缺失,不仅损害大学生自身发展,使其缺乏作为一个学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学术伦理、学术纪律、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也不利于大学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发展,给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和学校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损害中国学术的长远发展,影响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意识普遍薄弱,不知道学术道德是什么,也不清楚在学术研究中应该遵守什么道德准则,更不清楚学术道德的缺失会带来哪些危害,致使各种各样的道德缺失现象发生。

(二)学术道德缺失现象普遍存在

1.考试作弊普遍,方式多样

考試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是对大学生一定时期内学习成果的检验,可以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会损害教育公平,拉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助长大学生弄虚假、投机取巧心理,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抄袭、剽窃论文

当今大学生的论文抄袭、剽窃现象十分严重,不论是平时作业布置的小论文还是毕业论文、学位论文,都存在着大量的抄袭、剽窃等违规行为。有的学生直接复制他人已发表论文的语句、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或者汇总多篇文章合并为一篇;在引用别人观点及看法时,不指明引用的来源和出处,剽窃别人的思想和观点;通篇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虚构参考文献。

3.任意编造、篡改实验数据

早在2008年,《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过,我国高校的实验数据的伪造现象不仅存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较严重。在当今的大学生中,任意编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大部分学生对此不以为耻,有的学生依据预期实验结果随意篡改实验数据,甚至不做实验就伪造实验数据,窃取别人的研究成果。

二、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的根源

(一)大学生缺乏科学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基础,科学精神就是要求真、求实,要维护和追求真知、反映客观实在;不断创新是科学活动的灵魂,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大学生的学术研究活动中,由于科学精神的缺乏,不能做到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不根据真实数据进行学术研究,不能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思想,才会导致实验数据的频繁造假和论文的抄袭剽窃行为。

(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利益的影响和驱动,导致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经济生活主体的唯一目标,不公平和恶意竞争的存在,导致经济生活领域的诚信缺失。失信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弥漫到大学校园中,削弱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致使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

(三)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相对薄弱

高校肩负着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任,当前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相对薄弱,缺乏对学术道德的普遍重视。首先,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好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远远低于其智力水平;其次,在高校的德育中,对于大学生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很少涉及,而且不具有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偏低和学术道德缺失现象的发生。

三、防治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的措施

(一)开设学术道德教育专门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的博鳌论坛中重点提出了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足以看出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抵制侵权行为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学术道德方面的相关法律《知识产权法》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学术道德建设文件的学习,使大学生认识到培养学术道德的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而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在大学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通过对学术道德规范技术层面的学习,例如如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如何引用文献,如何撰写参考文献等等。让学生了解怎样正确开展学术创作和研究,使其在论文写作时有章可循,避免出现抄袭、剽窃论文等现象。

(三)完善学术道德制度体系

要肃清学术道德缺失、学术腐败的不正之风,就要完善学术道德制度体系,健全学术道德规章制度。首先,建立高校“诚信红线制度”,完善考核机制。例如,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新生入学伊始建立一个诚信档案袋,诚信档案袋伴随大学生整个大学期间,记录其在校期间内的诚信表现。以考核制度为基准,起到思想上的警醒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其次,完善奖惩制度,即鼓励创新行为也奖励创新成果,形成诚信氛围、培养诚信风气。同时,也要加大对学术道德缺失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于在考试中作弊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其学位证、毕业证的处罚。

(四)提高自律能力,加强自身学术道德修养

大学生要养成诚信的行为习惯,加强自己的学术道德修养,不仅要依靠教育的引导、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也要依靠大学生自觉地把各种制度规范变成行为守则。提升自律能力是大学生加强自身学术道德修养的起点,首当其冲的就是自重。自重就是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行为,珍惜自己的名誉。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做到自省,省察自己的言行,主动开拓创新,自觉修正思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再次,要做到自警,自警就是不断警示和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不要违背法律和道德规范,保持诚实守信,绝不做有悖诚信和违背学术道德的事。

参考文献:

[1] 张英丽,程永佳.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心理归因及影响因素[J].教育科学,2014(1):69-74.

[2] 王雯妹,杜晶波.当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引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83-89.

[3] 赵颖.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归因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35-37.

[4] 刘明亮.大学生学术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29-33.

[5] 郭薇.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3):196-198.

[6] 刘娟,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8(40):144-145.

[7] 江新华,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6):72-74.

[8] 吴晓春,试论德育在大学生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01-104.

[9] 曹建军,陈健美.高校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36):74-75.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论文诚信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