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助力研究

2018-11-26张玉霞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精准扶贫

张玉霞

摘要:“精准扶贫”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紧密开展,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有共同点,但也有自己的特点,能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可能性,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了其在精准扶贫中的推动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主要方法,期望能够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 精准扶贫 助力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045-02

目前,党和政府已经将扶贫开发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将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方略。精准扶贫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组织也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推动了对贫困人口的帮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有责任、有义务为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献计献策。因此,做好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研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

1.社会工作的方法与脱贫形式的变化相契合

目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到攻坚阶段,以往的粗放式脱贫的作用越来越小,例如输血式、政策扶贫等,这些措施使一些常见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还有很多贫困人口集中在偏远山区、生态破坏严重区,扶贫环境十分复杂,一刀切的模式很难解决实际问题。精准扶贫模式能够将贫困人口分门别类,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社会工作也强调服务对象的针对性,在做好问题评估的基础上,强调服务措施和问题的特殊性,与精准扶贫的问题导向一致,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

2.社会工作发展迅速,力量壮大

我国有关政策指出,应大力实施扶贫志愿者计划和社会工作人才服务贫困地区和人口计划。这显示出政府从制度层面推动社会工作对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政府也加大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出了一支业务素质强、服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队伍,以帮助政府扶持弱势群体。在发达城市,社会工作发展迅速,很多社會机构承接了政府的服务项目,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发展壮大使党和政府认识到了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助力表现

1.有助于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社会工作多使用个案工作法和社会工作法帮助服务对象,作为政策的宣传者,能够促进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实,给予受助者更多的资源和福利,优化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另外,社会工作也能间接地参与到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能够为有关政策提出完善建议。社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与人民群众的密切练习,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掌握贫困者的真实需求,为政府决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在扶贫政策的制定中,社会工作起到了连接政府和贫困群众的作用,社会工作能够向政府反映扶贫信息,为政策的制定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从社会工作的影响角度看,社会工作以较为理性的方式向政府提出建议,能够缓解群众上访问题,还能够使政策更加符合民心。另外,社会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能够对政策的实施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其实施的有效性。

2.帮助扶贫对象提高脱贫能力

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能够帮助扶贫对象树立正确的脱贫观,掌握正确的脱贫方法。首先,能够帮助困难群体树立争取的价值观。社会工作为困难人群服务是出于一种职责,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对精准扶贫的推动更加有力。其次,社会工作以提高受助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重要内容,积极挖掘受助对象的潜能和隐藏的有力资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提高生存能力。传统的扶贫方式多为看望贫困户、发放生活必需品等,属于典型的“输血式”救助,困难户很难真正走出贫困处境,而且还会对救助产生依赖心理。社会工作能充分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最终实现“助人自助”。另外,在传统的扶贫模式中,受助者很少参与其中,而社会工作使用了个案法、社区工作法等,积极和受助对象共同进步,提高了他们参与脱贫的力度。再次,社会工作能够有效整合多方面的社会资源,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其进行资助,提高受助者掌握资源、使用资源的能力,使他们在互动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成长和转变,让受助者掌握了基本的致富方法。另外,社会工作也十分注重文化的影响,认识到不同扶贫对象的文化背景,激励他们动员有利资源实现脱贫。

三、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途径

1.政府要加强重视,建设完善的制度

国外先进经验启示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国家有关政策指出,社会工作应纳入反贫困政策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的重视,同时也为社会工作开展精准扶贫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依据。但目前还未在社会工作方面作出更具体的规定。社会工作的小范围、项目性的扶贫活动较多,因此,政府应认真研究社会工作参与救助的工作以及有关政策的执行,总结出更加灵活、更加实用的扶贫模式,在精准扶贫方面进行更加具体的制度建设,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提供完善的制度依据,保障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有效性。

2.整合多方资源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当了服务者的角色,以走访的形式了解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时对贫困人口进行评估,制订了有计划、有针对的帮扶计划。另外,社会工作者能够科学分析所处环境的各种资源,通过整合正式系统资源和非正式系统资源为精准扶贫工作服务。其中,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引导贫困人口理解和使用多方资源,帮助其脱贫。在扶贫规划中,政府让社会组织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也可以使用合作模式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指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资金扶持,激励社会组织发挥人文优势,实现紧密合作和资源整合。

3.提高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水平

很多贫困家庭地处偏远山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有很大的不同。社会工作者在精准扶贫中应积极提高自身的能力,学习有关政策和成功经验。充分了解和掌握扶贫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积极提高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水平,了解贫困户的差异化的需求,提高扶贫工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4.开展精准分类扶贫

近年来,民政部门颁发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工作的指导意见,例如社会工作参与到低保户、留守儿童等人员的工作中。这些都属于专项服务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精准分类扶贫的实现。为此,政府设立了专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并提供相关的政策、资金等,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提供强力的保障。在精准扶贫中,政府可以使用招投标的方式,购买社工机构的有关服务。社工要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以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为依据,进行扶贫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以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实现精准扶贫。

在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依旧是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关系到贫困人群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精准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社会组织是一个新的力量,社会工作是一种新的方法。社会工作能够改变传统的扶贫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以本土化的工作方式助力精准扶贫。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加强与贫困群体的交流和沟通,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职能,使更多的人走出贫困。

参考文献:

[1]童小军.社会工作应扛起服务留守儿童的重任[J].中国社会工作,2017(7).

[2]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年总目录[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6).

[3]王思斌.发展社会工作增强获得感[J].中国社会工作,2017(1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精准扶贫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