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时代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应对策略

2018-11-26刘依梦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
关键词:保障大学生

刘依梦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部分学生加入了创业大军,但成功率较低。造成大学生创业低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对创业法律知识不了解,对风险不能准确评估,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低。因此,高校应针对大学创业开设创业风险课,引导学生鉴别创业中的风险,防止其落入陷阱,另外还应从加强立法、提升法律素养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法律风险 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038-02

双创时代,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对风险认识不足、风险识别能力较低等,这些都需要法律做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风险及形成原因,以及现在的法治环境,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对策,期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治保障,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一、双创时代下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

当前,政府要求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加强教学改革,努力推动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业贡献力量,为坚实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双创”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也为高校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全国各地高校都开始重視“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容易,政府和高校也为创业开设了课程、提供了相关政策,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大学生的创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果,如大学生负债过重、信心受打击等。

二、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

1.创业组织筹建的法律知识欠缺

一方面,不了解创业组织的建立条件。大学生创业需要一个法律层面的商事主体,不同的商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同,所面对的法律风险也不同。只有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创立的组织才能够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而其他的则无法获得政府的资金扶持,例如海外代购、二手商品倒卖等行为已经脱离了法律的监管。

另一方面,对创业中的金融风险应对不充分。创业组织需要原始股东或投资人的认缴资本,但是多数情况下都会因为缺少资金而导致认缴不足,无法为创业组织的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充足的资本保障,从而导致创业失败。在冲动型创业中,创业者有充足的激情,但缺乏财务开销意识,导致资金链断裂。

2.外部风险认知水平不足

第一,不重视失信违约。在创业经营过程中,大学生创业经常出现延期还贷、产品服务不过关等问题,这些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将导致个人陷入征信危机,将失信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另外,对于商业往来中的合同关系,大学生人认识不足,隐藏着巨大的合同风险。

第二,忽视了知识产权侵权。在大学生创业中经常出现因模仿他人而造成知识产权侵权的情况。大学生经常因有意或无意的模仿侵害了他人的专利权或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因此惹上官司。

第三,不重视纳税。目前,网络创业在大学生创业中十分流行,大学生在帮助他人代购或代销中没有纳税意识,往往出了问题才知道弥补。偷税漏税必然产生法律风险,成为良性创业的绊脚石。

第四,对非法经营抱有侥幸心理。大学生创业中的制假售假、违法餐饮等案例很多。可见,大学生对非法创业的风险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游走于法律边缘,有的甚至钻法律漏洞,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创业组织的内部风险防控较差

第一,管理不到位。对于初次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创业组织缺乏合同管理的理念,由此经常造成纠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于劳动合同、租赁合同等创业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合同概念缺乏深度理解,经常陷入“合同陷阱”中。

第二,陷入“创业贷”陷阱。由于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内控经验,对融资贷款的法律风险评估不足。而一部分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来源于各种贷款,针对大学生的贷款模式也十分多样,“校园贷”在大学校园肆意横行,“套牢”了很多创业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催命鬼”,因创业融资无法还贷的报道比比皆是,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第三,隐私保护意识差。“互联网+”的创业模式的门槛较低,成为大学生首选的创业模式。但是,互联网平台在为创业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保护隐私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网络上注册,容易留下痕迹,例如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家庭地址等,这些都容易被泄露或盗用。

三、双创时代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

大学生创业对个人来讲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对国家来讲是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因此,政府、社会和高校等有关方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加强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教育,帮助创业学生更好地识别和防范创业中的法律风险,推动创业制度的完善,为大学生创业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1.政府要加快制定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体系由于“校园贷”的恶劣影响,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其对大学生创业的危害,但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限制,大学生依旧游走于法律边缘。随着国家经济战略转型发展的需要,必须规范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要加快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消除大学生创业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要加强法治引领,将大学生创业组织纳入法律监管范围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力的监督,规范创业活动。同时,及时警示和纠正创业中的“脱轨行为”,将违法犯罪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要完善创业法制,构建“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意识、警惕创业陷阱”的法律保障体系。

2.社会要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帮助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双创时代提供的短平快的发展机遇,使创业者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社会缺少创业法律教育氛围。因此,从社会角度看,社会组织要提升自律和自我净化能力,为创业者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创业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另外,创业协会和团体等有关组织要主动担负起对大学生创业的监督职责,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监督。

3.高校要加强创业法治教育

高校在做好双创政策的宣传、扶持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创业法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合法创业、理性创业。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时刻提醒创业大学生创业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帮助大学生预判、分析评估和防控,使其对创业风险有更加理智的认识。另外,高校还应设立专门的法律风险和防控课程,邀请专家和律师为大学生授课,提升创业学生的法律素养。在有关创业活动中,应添加法律风险评估环节,提升创业项目的法律可行性。高校鼓励、帮助大学生创业,不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一步来讲,高校创业教育应充分利用创业法律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开展理论和实践协同育人之路。另外,在创业指导中应以法律的威慑力帮助创业学生走出法律认识误区,提升其职业道德。

在双创时代,国家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学生创业潮随之到来。但机遇和风险并存。做好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教育不仅顺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且也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提供强力的支持。做好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合法创业,激发和维护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信心,保障创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未来需要紧抓不放的教育目标。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讲,激情和梦想、创业政策必不可少,但还要时刻警示其莫因小利失前途,要让大学生在法律的约束和监管下开展创业活动,推动创业梦想的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晓波.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课程内容探析[J].高教学刊,2018(5):21-23.

[2]王一琪.浅析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制度保障——以赤峰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18(4):162.

[3]孙晋晋.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应对能力的途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8(3):191-193.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保障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土地确权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让法律走进心灵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