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关系与差异的根本原因

2018-11-26杨平

商情 2018年46期
关键词:税法会计准则

杨平

【摘要】本文通过对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对如何做好二者差异之间的协调,以达到最好效果给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会计准则 税法 根本差异

税法是各种收税法规的总称,是税收机关征税和纳税人据以纳税的法律依据。税法包括税收法令、条例、税则、施行细则、征收办法及其他有关税收的规定。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是指就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辩证角度讲,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关系表现为两者差异的必然性,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协调性。

1 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性

1.1 税法和会计准则目标不同

会计准则和税法针对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主要针对于企业的财务处理,其目标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通过企业的财务数据向企业经营者、股东提供企业的财务数据,以便于经营者和股东了解当前企业的营收状况,有利于管理者进行重大事项的决策。而税法则是为了确保统治机器能够正常运转,保证国家的财政收人,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对于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引导资金流向等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政府維持存在的根本。

1.2 税法和会计准则资产计价不同

会计准则和税法中采用的计价方法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计价方法形式多样,目前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并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往往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不同的计价规则。而税法在这个方面则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这种方法比较符合财政收入原则,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唯一性,同时也更加可靠。

1.3 税法和会计准则职能不同

两者在职能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会计准则是要建立一套会计核算标准,对会计行为加以约束,对会计结果进行监督。此外为保证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准则对于待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尽可能满足在企业发展中的决策、分析和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和需求中,该数据能够发挥一定的价值。税法则是为了保障国家能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而出现的一种法律手段,其职能中还包括调整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协调阶级冲突、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职能。也是保证了政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维持对人们统治,包括军事领域和科技领域。

1.4 两者遵循不同的原则

会计准则和税法遵循着不同的原则。会计准则主要是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可理解性以及重实质庆形式的原则,而税法则不同,税法因为其具有法律属性,因此它更偏重于公平、公正、公开等特点,它的主要原则是遵循了效率、公平、财政、法律、适度等原则。首先会计准则的可靠性原则与税法的适度性原则比较。会计准则的可靠性原则要求对与企业发生实际的经济关系的事件进行计量报告,税法的适度性原则则是在兼顾具体情况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定收入,又要考虑企业的经济能力,从而做到行之有效,取之有度。再者比较谨慎性原则与法治原则,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要求对企业的资产、盈利进行适当的估计,要求尽可能地做到不偏不倚,不能高估也不低估企业的经济能力和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税法的法治原则则是体现税法的法律形式上,税法的这个特点就要去国家相关部门对税务的征收和纳税人对税务的交纳,都要无条件遵循税法。税务的征收方法、征收时间、征收内容都已明确体现出来,体现了税收本身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

1.5 发展速度不同

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发展速度上不一致,税法发展步伐主要受限于国内具体经济特点。而我国的会计准则则在逐步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路线所需要的,发展的速度相较于税法更快些。

2 协调两者关系的好处

2.1 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联系体现在基本趋势上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协调,可以为企业的对外发展和国内吸收外资提供环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上我国加入WTO,这些因素都使会计准则和税法不得不做出调整,目前来说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这样为国外投资者了解我国企业财务状况、经济能力和发展潜力提供便利;税务制度上,既要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企业减轻赋税压力,也要为中外投资者营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实际上,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我国特有的矛盾。在世界各国,在该类问题上,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问题,各国也都在努力解决这种差异,使得两者协调,更助力于自我经济的发展。

2.2 协调两者可以减少制度性税收流失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都属于经济法,对于企业来说,都与自己的业务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实践中使两者尽可能的协调统一,对于降低效率损失有很大好处,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税法制度的设计上,例如税制较为复杂的设计和它与会计准则之间较大的差异,会导致税款缴纳和税款征收的过程中,由于对税制的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各种失误。从这个角度来说,减少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对于减少税收流失和税收效率都有很大好处。

2.3 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协调降低税收成本

协调税法和会计准则,对于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和利益损失有一定的好处。首先企业所得税和税法过大的差异,会增加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会计制度在日常结算中占有重要的比重,税收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与会计制度会有交叉现象,纳税人在经济业务中,要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经济核算,进行涉税处理时,要求对税法和会计的差异进行调整,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财务核算和涉税业务处理的复杂性。在实际的过程中,这些复杂性会导致企业在税务计算是出现过失,面临税收滞纳金或被处罚的风险,这些都为企业经营活动增加了潜在风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税法和会计准则的之间矛盾的缓解或解决,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长期稳定都有很大的好处,对国内经济市场良好的发展环境的建设也有极大帮助,也对于我国迎合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趋势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避免各类不必要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费瑶佳.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其协调处理[J].经营与管理,2018(06):18-20.

[2]杨秀玉.《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纳税调整[J].商业会计,2016(02):68-70.

[3]胡绍雨.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分析及协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3):59-64.

猜你喜欢

税法会计准则
现行本科税法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12号征求意见
环保税将于明年开征
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立法计划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浅议税法效力及其减损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