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
2018-11-26杨磊
杨 磊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目前有58万所中、小学校,约2.3亿的中小学生,其中有2万余所中小学校被命名为体育传统学校。体育传统学校是指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形成传统,并在1~2个体育运动项目上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校。广义上讲的学校体育传统是指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方面所逐步形成的、持续赢得社会声誉的体育项目和体育特色。它应是在全面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1、2项运动项目,并且做出一定的成绩。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竞技舞台崛起,逐渐暴露出我国竞技体育后继乏人的弱点,而体育竞争的实质是体育人才的角逐,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的储备数量和质量的较量。竞技体育走向学校,是世界诸体育强国的普遍发展趋势,没有任何一个体育强国不把培养体育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例如,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20万中学生参加近30种不同项目的竞技活动。目前,我国在认识到学校体育重要性的同时,已形成一个由试点学校、体育传统学校和一般学校运动队3种初级训练形式构成的现行的学校课余训练体系,体育局系统的各级业余体校也将逐步向学校转移,这就使体育传统学校课余训练在我国现行的三级训练体制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担子也越来越重。而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主要是各级体育传统学校,它们既是学校教育和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结合部,又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础。运动训练体制中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成高度正相关。目前,怎样发挥、完善体教结合的优势,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而体育传统学校自然而然是这一热点问题的重点,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形成了较多有价值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正在被实践采纳或验证。也就是说,如何使体育传统学校科学、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运动队训练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本课题就影响体育传统学校课余训练的因素,先后面访了山东省有关领导、负责人以及个别体育传统学校的管理人员、资深教练,从中获取大量关于体育传统学校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对山东省成绩非常突出的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了两类调查问卷,即“运动员调查问卷”“教练员调查问卷”。发放运动员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76%;发放教练员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72%,
2.2.3 数理统计法 在计算机上用SPSS 18.0统计软件及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
3 教练员的现状
3.1 教练员的学历和运动经历
教练员学历高,业务基础就好,其发展潜力就会越大。对116名体育传统学校的教练员统计显示,本科学历的占56.9%,这部分本科教练员中是运动员出身的所占比例为84.8%,他们有的是从本科体育院校系毕业后逐步成为教练员的,还有的是专科体育院校毕业,通过函授等手段的学习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大专学历有46人,占39.66%;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仅有2人,占1.72%;本科以上学历的有2人。通过调查发现,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的教练员学历结构正在逐步优化,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大部分教练员具有一定的运动经历,对运动技术有直接体会,掌握技术动作较为扎实,有利于执训水平的稳步提高。
3.2 教练员的年龄和执教年限
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练员队伍教学、科研活动与创造力兴衰的趋势。体育传统学校课余训练体力与脑力结合的特点、受训对象的年龄特性、性别特性和技术水平多样性的特点,要求教练员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实践和总结经验。因此教练员的年龄不会太年轻,年轻则缺少必要的教学体会和教学经验积累;也不能太年长,年龄太年长则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出完美的示范动作,以身示教。通过调查显示,41.4%的教练员年龄在31~40岁,正值创造力旺盛年龄,因此较为合理。同时教练员的教龄结构也较为合理,108人当中有69.4%的教龄在7年以上,这一阶段正是他们创业与事业的巅峰时期,在带课余训练中也摸索出很多东西,有益于训练计划的顺利进行。
3.3 教练员培训进修的情况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教练员,要与时惧进,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尤为重要。从教练员近5年参加培训进修学习情况来看,所调查的116名体育传统学校教练员中,有63.8%的教练员表示参加过1次以上的进修学习,其中参加3次及以上的教练员仅占调查总人数的9.5%;有36.2%的教练员3年多从未参加过进修学习,这一点需要引起山东省高层体育领导的足够重视。如果体育传统学校的教练员长时间与现代科学化训练相脱离,不能及时了解现代体育发展的新规律、训练的新方法和恢复的新手段,出现对待训练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根据少儿生理规律、手段早期专项化和方法成人化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4 运动员的现状
4.1 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的动机分析
对传统校289名运动员参加训练动机进行调查发现,运动员参加训练的主要动机是升学,认同率为60.5%,因为经过课余训练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有利于录取到理想的高中或考上大学(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成绩优秀的获加分,而优秀的体育考生可降分录取);参加课余训练是为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认同率为33.1%。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如果仅仅局限于上理想的学校,那么当个人成绩达到或足够进入理想的学校时,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放松,这就很难再更深一层的发掘运动员的潜力。只有树立更崇高的动机,进更高一级的运动队,成为一名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准人才,为我国竞技体育添砖加瓦,运动员才会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向上的干劲,个人潜能才有可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4.2 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协调情况
长期以来,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在体育传统学校中始终是一对矛盾,而且至今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随着高校试办运动队政策的出台,从而激励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这对矛盾的解决。根据运动员对文化学习态度的调查发现,结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非常重视的占29.10%,比较重视的占41.20%,也就是说超过70%的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态度还是重视的。运动员比较重视学习的原因是体育传统学校有着很浓的学习气氛,绝大多数的体育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课余训练之后还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5 运动队训练现状
5.1 运动队训练的硬件设施
教练员对学校硬件设施满意程度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59.6%,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仅占12.8%,说明教练员对自己学校的体育硬件还是相对满意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的体育设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备。场地器材质量的提高是可喜的,但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具体到细节问题却令人担忧,那就是在市区内学校的场地面积尤其是人均面积远远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市区内人口密度大,土地紧张影响到学校校舍的扩建,从而也影响了体育场地的扩建。随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强,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学校在必须扩建的情况下,只能利用有限的面积资源进行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的增加,而体育场地却很难有可以改建、扩建的空间。
5.2 运动队训练的时间情况
运动员每周的训练情况:每周训练次数3次以上的运动员占94.5%。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其中训练1~2小时的占37.4%;2小时以上的占56.1%。这些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的基本情况已 经达到《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的“学校代表队每周训练不少于3次,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90分钟”,说明现在的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课余训练时间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6 竞赛状况
6.1 竞赛组织形式
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每年竞赛有省、市、县三级比赛及学校的校运会,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一般以1年1次的全校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排球的年级赛为主。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省内中学生竞赛,每3年1届,比赛项目涉及到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7个比赛项目。而1年1届的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省级比赛,也就是目前的“学校杯”,其项目仅仅局限在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几个项目能够每年举行。
6.2 参赛次数
学校组织和参加比赛的情况:通过调查教练员的统计结果可知,有90.5%的教练员表示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全校范围的比赛,有89.7%的教练员表示学校每年至少参加1次校级以上的比赛,说明校级以上(区级、地市级、省级等)各类比赛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情况:只有不到20人从不参加比赛,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运动员每年都要参加1次或几次比赛,这样有助于检验课余训练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和适应比赛的能力。
7 结 论
(1)影响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课余训练的首选因素是领导的重视程度。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的校领导们对体育重视度还是较高的,在领导重视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学校着重解决好自身内部的生源及运动员的选拔、升学及输送情况、课余训练管理水平3个制约体育传统学校的主要因素会有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
(2)过早专项化训练一直是最敏感的问题,也是造成运动员成才率偏低的最主要原因。这一点是一直困扰学校运动队训练的主要症结,与教练员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相吻合。教练员对学校运动队训练中专项化的问题,认为早期专项化问题严重的(选择较严重以上的频数)占64.8%,这是由于学校存在项目上的优势和成绩压力,使得运动员过早的接触专项化的运动训练,从而造成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越来越提前,往往比一般学校严重。具体表现为,在选材时过分注重运动成绩,过早地施加成绩压力,为了学校的荣誉,急功近利地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进行训练,从而使一些运动员青少年时期取得成绩,但是由于身体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基础不扎实、不全面,在输送进入高一级的运动队后,成绩就一直停滞不前。
(3)山东省体育传统学校的教练员,大多为“亦教亦训”的体育教师,学历、年龄结构基本优化,并且教练员自身都有运动经历,但缺乏学习和再提高的机会。相关待遇不理想、生源不理想和其他工作分散精力是影响教练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再学习是教练员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面临的巨大挑战。
(4)体育传统学校参加的比赛,如果单纯地追求竞技水平,必然导致各级学校课余训练上的拔苗助长。学校每年至少能保证组织1次校内比赛,绝大多数运动员每年都可以参加1次或几次比赛,但重大比赛中的资格问题和不正之风还很严重。为了端正赛风,竞赛组织者必须严格采用多种方式把好学校体育竞赛运动员资格审查关;对违反资格规定的运动员、运动队,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运动会违纪处罚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这样才能确立良好的比赛秩序,使教练员、运动员逐步形成公平、公正的思想作风,引导山东省学校体育的竞赛体系进入良性循环。
[1]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运动训练学》教材编写组.体育院校函授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丁连元,张继忠,刘水之,等.山东省中学体育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3):66-69.
[4]潘绍伟,杨燕旦.体育传统项目与业余体校的矛盾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199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