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与西里奇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2018-11-26王凯
王 凯
2018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与西里奇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王 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北京 10224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 2018 年澳网男单决赛2 位选手的发球、接发球局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找出2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变化特点,为我国男子网球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费德勒;西里奇;技战术
网球运动是一项讲究智慧、礼仪、高雅的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和最具艺术吸引力的大众运动项目之一,全面了解和认识网球比赛的特点、过程、性质和要求,对于提高高水平网球比赛的欣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为贵族项目的网球运动逐步走向大众,得到大众大青睐。然而必须认识到,比起欧美网球运动发达国家,中国网球运动目前还处于底子薄,普及低的状态。目前,世界的网球赛事除了以4大网球赛事为代表以外,还包括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内的许多赛事,并且往往一项赛事刚毕,另一项赛事烽烟再起,可谓是“永不停歇的赛事”,许多网球选手也在为了赛事回来奔波,他们不仅仅为了金钱,为了积分而战,同时也为了各自国家荣誉而战。像著名的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穆雷、费德勒、瓦林卡等等网球明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成为球迷们崇拜的偶像,网球运动成为了最具有影响力的项目之一,也成为了时尚中的时尚。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并传出我国,我国在网球项目上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但是据世界平均水平已然有一定的差距。
费德勒有史以来最好的网球选手之一,无论在技术还是心理上都是30年一遇的天才。在二十三岁时已在当时世界网坛排名第一,距今为止共获得20个大满贯冠军,至今仍是大满贯军数的记录保持者。
西里奇,全名为马林·西里奇。克罗地亚著名网球选手之一,2014年美网男单冠军,2016年辛辛那提大师赛冠军,近几年来世界排名始终在前10名。
因此通过分析世界上高水平运动员的网球技术以及特点和能力,找出网球比赛的制胜规律、打法特点、得分手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男子网球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费德勒和西里奇技术指标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2018澳网官网(www.australianopen.com)、维基百科中文网站(www..wikipedia.org)以及ATP(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官网(www.atpworldtour.com)搜集研究所需的资料和信息。
1.2.2 录像观察法
对 2018年澳网费德勒与西里奇决赛进行全过程录像进行反复观看、对两位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软件,对费德勒和西里奇比赛接、发球局各项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费德勒与西里奇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
2.1.1发球得分率与成功率情况
表1 发球得分率、成功率统计
姓名费德勒西里奇 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回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网前得分率106/169=63%84/106=79%37/63=59%49/163=30%9/25=36%18/27=67%93/163=57%76/93=82%38/70=54%48/169=28%5/19=26%26/39=67%
注:数据来自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www.australianopen.com)
由表 1 得出,在一发成功率方面,费德勒是 63%,西里奇是 57%,高与西里奇6%。二发成得分率方面,费德勒59%,西里奇54%,高与西里奇5%。从数值上看,费德勒和西里奇的二发成功率都要高于一发成功率。网球比赛中每一分有2次发球机会,2位选手在第一发球时都选择提高发球的进攻性,同时发球的安全性(成功率)就相应的降低了;第二发球时以追求安全性(成功率)降低进攻性为主。因此,2位选手的二发成功率都显著高于一发成功率。在一发得分率方面西里奇高于费德勒3%。二发得分率方面费德勒高与西里奇5%。反而引起西里奇的发球进攻,使得一发得分率高于费德勒。
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发的成功率可以保证选手得到更多的发球优势,进而赢得1分;而高质量的二发同时也能在一发得分的情况下锦上添花。在制胜分和破发成功率,费德勒在回发球得分率方面大大高于西里奇,说明费德勒的发球利用精准的落点和旋转的变化使其发球更具攻击性。
2.1.2 ACE和双误情况
对费德勒与西里奇的发球总个数、球个数、双误个数的统计分析。
表2 ACE、双误数据统计
选手发球总数ACE球双误 费德勒111270 西里奇99237
注:数据来自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 (www.australianopen.com)
从表2可以看出,费德勒总发球数111,西里奇总发球次数99,西里奇总发球数比费德勒少12次。费德勒ACE球27次,西里奇ACE球23次,费德勒在球上只比西里奇多出四个,从球次数来看虽然存在差异但不显著。每个网球运动员的发球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发球特点和节奏,可以看出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发球的双误较少。
2.1.3 破发球情况
表3 破发点、破发成功、破发成功率统计
破发点 破发成功 破发成功率 费德勒25 9 36% 西里奇19 5 26%
注:数据来自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www.australianopen.com)
表3可以发现,费德勒25次破发点中,完成了其中的9次破发,破发成功率为36%。费德勒在破发点上比对手西里奇多6次,这让费德勒在破发上有了很大的优势,西里奇则在费德勒破发点19次中,仅抓住了5次机会破发成功,破发成功率为26%。
2.2 费德勒与西里奇接发球技战术分析
现当今世界网坛一发速度平均都超过了170 km/h,二发也都在时速160km/h以上,而且准确性都在不断提高[1]。从而要破掉对手的发球局越来越艰难,也对接发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并且还有直接发球得分的可能[3]。
表4 接发球成功率、制胜分、强功率、强攻次数统计
姓名费德勒西里奇 接发球成功率15/21(71%)8/16(50%) 接一发成功率10/14(71%)3/8(38%) 接二发成功率6/7(86%)5/8(63%) 接发球制胜分1(反手斜线)1(正手直线) 接发球强攻率1/21(5%)1/16(6%) 接发球强攻次数11
注:数据来自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 (www.australianopen.com)
表4看出,在本场比赛中,在破发点上的把握都要明显好于西里奇不管从获得破发点的次数上还是在破发点上接发球的成功率上面都优于西里奇。这也是费德勒本场比赛获得胜利的重要一点。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职业顶级选手在顶级赛事中拥有破发点时打的还是非常的谨慎的,两人都仅仅做了一次接发球的直接抢攻并都拿到了分数,这也可以说明在没有90%以上的把握时职业球员是不会在破发点上随意冒险进攻的,除非是连续 拥有3个破发点的机会,才会在接发球上面直接抢攻。
2.2.2 接发球回球线路对比分析
表5 费德勒和西里奇一区接发球局正反手技术统计
费德勒西里奇 直线00 正手斜01 反斜线00 直线40 反手斜10 反斜线10
注:数据来自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www.australianopen.com)
表5是两人在破发点上面对接发球回球线路的一些选择。首先我们来看费德勒在拥有破发点和抢七局中接发球线路上的战术选择。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西里奇在费德勒拿到破发点时选择的发球方向绝大多数都是费德勒的反手位,只有在二区费德勒运用正手进行了两次接发球,正反手比率为12.5/87.5%(2-14)。而费德勒所选择的接发球线路多数也都是回向西里奇的反手位。除了1区反手的反斜线和2区正手的直线、斜线这3记回球剩下的13记回球都回到了西里奇的反拍位置,比率为18.7%/81.3%(3-13)。
表6 费德勒和西里奇二区接发球局反手技术统计
费德勒西里奇 直线12 正手斜10 反斜线01 直线00 反手斜84 反斜线00
注:数据来自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 (www.australianopen.com)
表6是西里奇在拥有破发点和抢七局中接发球线路上的战术选择。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在西里奇握有破发点时费德勒选择发球的落点有50%是对手正手位,50%是对手的反手位。这也让西里奇对费德勒的发球落点更难预判。西里奇所选择的接发球路线也大相径庭。其中有5记是回向费德勒反手位,3记是费德勒的正手位,比率为37.5%/62.5%。职业选手在拥有破发点时接发球一般都会选择对手的反手位作为接发球的落点方向。同时在拥有破发点时,反手接发球的几率会远远大于正手接发球的几率。拥有破发点时,接发球方的职业选手也不会贸然选择抢攻,首先还是以稳妥为主,在底线后周旋得到机会后再下分。所以有时候在对手拿到破发点时,发球落点选择对手正手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2.3 费德勒与西里奇得失分情况分析
网球的得分有很多种方式,包括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受迫性失误等等。
表7 制胜分、失误得分统计
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受迫性失误 费德勒672416 西里奇593624
注:数据来自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www.australianopen.com)
表7可以看出:在比赛中费德勒制胜分有67分,西里奇也有59分,从制胜分上分析,两人在比赛中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同时能很好地运用技战术,打出漂亮以及强有力的制胜手段,让对手无力还击。但是西里奇在制胜分上比费德勒稍逊色一些。
3 结论
费德勒和西里奇一发得分率都明显高于二发得分率,说明2位选手在自己的发球局更多的得分来源于第一发球;费德勒在发球局高质量的发球带来了更多的 ACE 球和发球直接得分,因此在正反手得分贡献率方面低于西里奇。不论是发球局还是接发球局,费德勒的正手线路多变,稳定性低但得分率高,对正手的运用更加高效。在受迫性失误方面,费德勒少对手很多,充分证明了费德勒的稳定的技战术水平。
[1]兰彤,任欢.中外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4):25.
[2]邢晓圆,郭开强,陈万军.对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选手技战术指标的统计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6(6):59.
[3]李晓琨,赵西堂.2017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与纳达尔技术指标对比分析[J].竞技体育,2017,173(11):13-14.
[4]邹孟言.2016年法网男单决赛双方技战术比较研究[J].运动,2016(21):17-18.
[5]万海波.世界男子网球发展趋势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6):90-93.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Federer and Cilic at the Australian Open Men's Singles Finals in 2018
WANG Kai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ng 102249, China)
王凯(198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竞赛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