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运行机制与实施策略探究

2018-11-19章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章敏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需求下,高职德育需要根据新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增强高职德育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产教融合 职业素质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1.高职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职德育内容是根据要国家、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做调整的。高职德育内容一方面要以普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但是也要满足“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相对应,高职德育内容要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素质渗透到德育的全过程。现在高职德育缺乏此方面的具体措施,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需求无法对接,严重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2.高职德育观念与高职人才培养发展目标相远离

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但是现在学校德育发展处于边缘性地位。[1]一方面高职教育重技能、轻素质、重教学、轻德育,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高职德育途径单一,通过思政课的教学传授德育知识,最终德育成效不佳。[2]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实施策略

1.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中渗透德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性纲领,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高校德育在此背景下需要根据企业、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创新德育培养机制。

(1)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容,让教学企业成为“德育实习场”

高职院校要努力将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可使道德品质在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提高,为高职的德育搭建实习场,可以通过开展企业榜样人物学习活动,参与企业各种社会化仪式,关注企业优秀人员的典型故事,帮助学生分析合作企业的优秀文化,使学生能够从专业学习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成长。参与企业实训的高职生,在参与实训过程中所有的企业活动带来的认识和体验都能成为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素材和良好起点。以他们亲身的经历作为道通过自己对情境中发生的事情在老师的积极指导下进行意义化的建构,和德育情感的积累、德育认识的提高而获得意义。[3]

(2)产教融合过程具有丰富的德育“隐性知识”,丰富德育内容

高职生在工学结合的实训学习中,企业氛围、专业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环境都是高职生直面的场景,这些场景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优化选择下成为德育“隐性知识”,这对高职生道德情感的体悟,道德认识的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影响是随时随地的,具有内在性和渗透性。个人品质都会得到针对性的提高。

(3)校企联合成立德育项目组,推行德育导师制,提高德育实效

为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校企共同组织德育项目组,学校组织思政教师到企业学习交流再结合理论进行传授,也组织企业劳动榜样模范进行专业德育课程培训,然后和学生组织成立项目组,一对一实行德育导师制,通过设置的德育课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德育知识,帮助高职生解决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领域相关问题,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思想动态,也能进一步细化校内德育的实效性,能有效地使德育与企业的需要、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融合。

2.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教育中渗透德育

(1)调整德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德育中实施创业教育,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纳入学生德育的目标体系。创新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等内容。通过创新思维的培養,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积极而又活力的三观。创新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3]

(2)开展创新教育,创设德育情境

高职教育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因此不论创新思维还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培养都会在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中,这些创新创业活动不是真空的,里面潜含的丰富的德育情境,只要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教化和总结,就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认识,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反过来也会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深入和开展,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会带来更大的创新效益。

3.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中渗透德育

高职德育要把公民道德文明教育作为基本任务,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使学生牢记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基本道德准则去做人做事。高职德育要培养学生职业养成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4]高职德育要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塑造良好职业形象,教育学生有明确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高职德育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明确职业无贵贱,让学生对职业技能教育有内在自豪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高职德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使高职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健康坚强的心理自我,学会抗拒压力,努力成才,成就人生,服务社会。[5]

参考文献

[1]林韧卒,高军.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新范式”的剖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5).

[2]徐时彬,黄天贵,王正莉.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德育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08).

[3]朱正平.论高职“工学结合”的德育优势及其体现[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4]卢新文,葛虹佑.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中渗透德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0,(07).

[5]邹伟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