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上肢矫形器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康复的临床研究
2018-11-19张磊陈冉杨丽王湘臻王庆明
张磊,陈冉,杨丽,王湘臻,王庆明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宿迁 223600
当前中风已经成为了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该病症的致死率与致残率还是比较高的,当今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减少,但是却仍然不能很好的做到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控制,其中,上肢痉挛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与运动功能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根据当前一些研究成果表明,患者的痉挛程度与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恢复训练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康复训练活动、及时的对患者的运动模式进行调节巨有很大的应用价值[2]。该文就旨在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选取的66例患者采用不同康复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依据,有效提高中风患者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过程的科学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治疗中风后出现上肢痉挛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所纳入的所有患者都符合中风的诊断标准,同时在发病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肢痉挛情况,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对此次实验过程知情并自愿加入同时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观察组中共有20例男性患者与13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是71岁,最小的是45岁,平均年龄是(62.17±6.78)岁;而在对照组中共有21例男性患者与12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是72岁,最小的是46岁,平均年龄是(61.95±6.63)岁。此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采用常Bathrobe为主手法进行功能锻炼,有痉挛肌的牵伸,配合肢体主被动运动,抗痉挛体位,40 min/次,1次/d,借此来刺激患者的本体感觉,并通过诱导或抑制的方式使患者逐渐学会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3]。而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则是在对照组的常规训练基础上同时施加相应的简易上肢矫形器结合综合康复疗法的训练方式,为缓解患者上肢痉挛状况创造条件,两组治疗时间都为20 d。
1.2.1 简易上肢矫形器的制作与使用方式 当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使他们佩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简易上肢矫形器。在对矫形器进行制作时,首先选取帆布或者是其他的面料较厚的面料,之后对面料进行双层裁剪,将布料裁剪成梯形的形状,在具体裁剪过程中,在对布料的上底边长进行裁剪时是依据患者三角肌下上臂周长的长度来进行确定的,而下底边长就是依据患者前臂中部周长来进行确定[4]。其次,在裁剪时还应该隔2~3 cm留出一个隔层以放置木板。最后,在外层缝上3~4个尼龙搭扣便制作完成了。当制作完成后将矫形器固定到患者的患肢之上,在佩戴时要注意对其松紧进行适当的调节,每日佩戴4 h,每2 h取下放松30 min,1次/d,防止由于佩戴过紧对患者上肢的血液循环造成不良影响[5-6]。
1.2.2 综合康复疗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同时配合多种治疗方式。首先,采用针灸结合电针疗法,常规取瘫痪侧肩骼、臂糯、天井、手三里、外关、合谷穴。每天针灸1次,每次持续30 min[7]。其次,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利用双通道生物反馈仪(由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MyoTrac双通道生物反馈仪)对患者上肢肌肉进行放松,1次/d,30 min/次,通过肌电生物反馈将骨骼肌兴奋收缩时产生的肌电活动进行检出,进而把它们转化成大脑所熟悉的感觉刺激方式并将它们加以显示,这样一来就可以加速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8]。再次,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主要采用按、擦、揉、搓、摇等手法,选取患者的风池穴、天宗穴、肩并、骨豂、手三里、足三里、曲池、外关等穴位,对他们的上肢以及穴位进行揉搓,在这一过程中同时配合Bathrobe为主手法的功能锻炼方式,对患者痉挛肌进行牵伸,同时配合肢体主被动运动,1次/d,40 min/次,每周治疗5 d。最后,采用中药熏洗疗法,选取适当的中药药方(14 g克活血藤、120 g生黄芪、28 g桑枝、28 g伸筋草、18 g没药、18 g乳香、18 g木瓜、15 g红花、10 g艾叶、15克当归、28克透骨草),先在中药中加入1 500 mL水,进行浸泡,等60 min之后用大火进行熬煎,之后再用文火煎20 min左右,将药液取出,取配好的中药原液与水以1∶20配置成熏蒸液,利用中药液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加热熏洗,每天熏洗1次,每次持续30 min[9]。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采用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Fugl-Myeer、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过程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采用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结果:显效 5(15.15%)、1(3.03%),有效 24 例(72.73%)、23 例(69.70%),无效4 例 (12.12%)、9 例 (27.27%), 有 效 率 29 例(87.88%)、24 例(72.73%),在痉挛控制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痉挛控制疗效情况[n(%)]
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评分分别为(50.34±9.87)分、(49.78±9.64)分,在治疗结束后分别变为(56.39±9.55)分、(52.26±9.06)分;在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在治疗前的简化Fugl-Myeer评分为(35.62±4.29)分,治疗结束后变为(45.03±5.26)分,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为(37.62±6.29)分,治疗后为(41.39±5.64)分,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的效果要比对照组更加显著一些,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改善情况评分[(x±s),分]
3 讨论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中中风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在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上肢痉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在这一形势下积极寻求措施来加快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就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患者在中风后之所以会出现一些肢体痉挛、肌力减弱、肌体协调能力下降、主动运动控制力降低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受损,进而使他们出现了一系列的肢体障碍,为此,要想较好的对患者的患肢功能进行调节就必须要通过肢体康复训练形式来实现。
通过对当前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患者出现上肢痉挛的原因,主要就是整个脊髓的反射亢进,因此当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就必须要通过促进肢体张力的正常化来得以实现,在这一工作中,简易上肢矫形器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既易于操作同时又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中医治疗方式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并在对于上肢痉挛患者的患肢恢复中显现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针灸治疗能够较为有效的缓解患者患肢的痉挛并提高其上肢肌力、灵活度与活动能力。生物反馈疗法可以通过示波器与扬声器的反馈,对患者肌肉内不同运动单位的放电量进行良好的控制,进而通过对肌肉的松弛和加强肌肉收缩运动来达到全身松弛与神经肌肉功能再建的作用。推拿是综合康复疗法中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患者进行推拿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生理与病理情况,同时也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脉、缓解痉挛的功效,也可以较好的实现镇痛的功效,通过打破痉挛上肢异常运动模式来使患者潜意识的形成正确运动动作并进一步的逐渐参与主动动作。除此之外,中药熏洗疗法在对重要进行选取时大都选用的是一些具有活血通络、败毒散淤、祛风杀虫功用的药物,这样一来就可以较好的刺激患者患肢的皮肤,使他们的血管进行扩张并对他们的经络进行调节。
在该次实验过程中就选取了66例患者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经过简易上肢矫形器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后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7.88%,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与简化Fugl-Myeer评分也由(50.34±9.87)分、(35.62±4.29)分变为了(56.39±9.55)分、(45.03±5.26)分,较好的实现了对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此外,在相关学者[10]研究中,选取了84例患者,分别对他们采取了推拿治疗与综合康复疗法,根据实验结果显示,经过综合康复疗法后患者的Ashworth评分由治疗前的(3.36±1.36)分变为了治疗后的(1.26±1.74)分。因此,简易上肢矫形器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于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在今后针对于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应该更多的采用这种治疗方式,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为他们的肢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提高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