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2018-11-19张宝明

智慧健康 2018年31期
关键词:胸腹根治性脏器

张宝明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肠胃外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胃癌患者数量显著增加,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式,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疗效,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术后易并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预后[1-2]。为了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针对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老年胃癌患者中选取52例,所有患者均首次被诊断为胃癌,且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65.98±6.95)岁,男性32例,女性20例。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有18例患者合并了术后并发症,其中有患者同时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位于前6位的并发症包括胸腔感染及积液、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裂开、心功能不全、腹腔感染及腹腔积液。

1.2 方法

将患者的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中,将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并发症组(18例)与无并发症组(34例),对年龄、白细胞计数、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前合并症、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前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阳性淋巴结数、肿瘤直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术中输血、体重降低、吞咽困难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此来评价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3]。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0.05提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计数资料统计结果分析

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前合并症、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术中输血、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因素对比,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计数资料统计结果分析

2.2 计量资料统计结果分析

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肿瘤直径、白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年龄对比,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计量资料统计结果分析(±s)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输血、术中失血量、白蛋白水平、术前合并症、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为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临床上,胃癌属于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发病和遗传与基因、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4]。全胃切除术是临床上用来治疗该疾病的一种常用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但术后并发症同时也属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5]。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包括术中输血、术中失血量、白蛋白水平、术前合并症、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等。为此,临床上要针对以上原因积极寻找防治措施,尽可能不选择联合脏器切除与经胸腹联合手术,采用全胃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先全面评估手术风险,有效预防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及时纠正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最大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量,最终达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临床要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猜你喜欢

胸腹根治性脏器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在达古雪山巅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根治性切除术疗效对比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白内障大鼠主要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
数学模型在鉴别诊断恶性胸腹水中的应用
六项指标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腹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