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2018-11-19曹颖
曹颖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而心率失常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对病患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临床上在给予积极治疗措施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辅助治疗,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患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治疗的病患205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研究组103例,给予优质护理,常规组病患102例,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研究组病患男58例,女45例,年龄39~60岁,平均(49.5±10.5)岁,常规组病患男56例,女46例,年龄40~63岁,平均(51.5±11.5)岁,对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本组病患常规护理。
1.2.2 研究组
给予本组病患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通常由于疾病的折磨,会导致病患出现一些不良情绪,从而不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为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少病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以缓解病患的不良情绪,同时给予病患足够的支持与鼓励,引导病患进行自己兴趣爱好内的活动,调节病患的身心,从而协助病患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2]。②加强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为病患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控制好病房的温湿度,保证通风情况的良好,并且做好病房内的消毒清洁工作;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病患的巡视工作,严密观察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患的异常现象,并通知主治医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叮嘱病患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观察病患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现象;护理人员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并鼓励病患积极参与,为其讲授疾病的防治知识,为病患解疑答惑,纠正病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叮嘱病患进行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并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防便秘,叮嘱病患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③康复护理:病患发病未行再灌注治疗的第1周,要保证病患绝对卧床休息,并禁止探视保证病房环境安静,协助病患进行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第2周协助病患进行床上翻身,病房内距离较小的适当活动;第3周可指导病患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5]。④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对病患的尿量及肾功能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针对肾衰竭病患,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患呼吸顺畅,将病患的头部偏向一侧,严密观察病患的异常情况;若是病患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给予病患头部放置冰袋,使血流速度降低,避免造成脑组织损伤[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患的心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研究组病患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病患的各心功能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病患的各心功能指标(±s)
分组 LVEF(%) LVEDD(mm) 心输出量(L/min)研究组 54.23±3.89 50.29±4.23 4.11±0.63常规组 43.26±4.18 44.62±4.89 3.72±0.43 t 19.453 8.881 5.171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激动、便秘、过劳、暴饮暴食、吸烟、寒冷刺激以及过度饮酒等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主要因素,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由于心肌梗死而导致心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致使心肌细胞能量无法充分利用,继而导致细胞功能障碍,进一步表现为心功能受损等病症[7];心功能较差的病患极易引发心率失常,从而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需要给予病患有效的护理工作[8]。
优质护理主要是指以病患为中心,将基础的护理工作进行强化,给予病患更加舒适满意的护理工作,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9],优质护理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了确保病患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满足病患的基本需求、保证病患的躯体舒适等,继而从整体上将护理水平进行提升,保证护理效果[10];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给予研究组病患优质护理,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患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患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改善病患心功能的情况,促进病患的恢复,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