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回归本源
2018-11-16李发祥
摘要: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朗读、吟诵等方法理解文章的内涵。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模仿经典文章的谋篇、構思、语言等技巧,提高其写作水平。
关键词:课堂本源;读书声;思考;感悟;迁移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推进和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语文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授课水平大幅度提升,形成了百花争艳的良好局面。语文课堂教学一扫以前教师的简单发问、串讲等形式,呆板、枯燥、乏味、沉闷的课堂气氛已成为历史。畅言通、智慧云平台等媒体的介入,使得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媒互动等得以实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日渐浓厚,语文教改的成效日趋明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由于过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唯美和新奇,过分依赖媒体课件的图文、声色、光电创设的情景和效果,过分偏重课堂的生动、活泼、热闹、有趣,而忽略了语文课堂的本源。
语文课堂的本源是什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简言之,“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的培养,才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回归本源。
一、让课堂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的魅力有时真的难以言表,而应该细细品味、感悟。如果说现在教学文言文的课堂中,还能听到学生的读书声,那么,在学习现代文的课堂里,很少听到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声。这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学现象。许多教师在教授一些文质兼美易于朗读的课文时,多是播放一些专家的朗读音频、视频,而不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诚然,专家的朗读示范性很强,但专家的感悟并不是学生的感悟。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作者感情的真挚,而不是仅仅把听录音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作为课堂的点缀。有些文章,只需教师认真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会出文章所描写的优美意境和包孕的意蕴主旨及真挚的情感,师生无需解读文本,教学任务就能很好地完成了。例如,教学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读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浓郁的思乡之情而潸然泪下的话,任何讲解都会显得多余。同样,教授《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人物对白,如果能读出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恃强凌弱,不可一世,前倨后恭,色厉内荏。那么,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完成,人物性格的分析也会水到渠成。
二、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有时一节课教师出示四五十张幻灯片。表面上看,课堂中设置的问题较多,课堂密度较大,内容充实。实际上,教师和学生被课件所绑架,教师、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台,整节课看似热闹,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节语文课,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三四个即可。关键是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而且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教师围绕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启迪学生思考,使教学在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自然生成,而不是事先预设好答案,让学生的回答“正中老师下怀”。例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一诗,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两个问题:①“悠然见南山”的“见”改成“看”“望”等动词好吗?为什么?②“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什么?教师要求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志趣、追求以及诗歌所蕴含的意蕴去思考、理解、感悟和品味,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深入思考。也许,学生的回答可能稍显稚嫩,但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三、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辅之以多媒体,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情景再现,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如教学《与朱元思书》《三峡》这些文质俱佳的文章,课件出示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片,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直观感受到富春江、三峡山川的秀美、江水的汹涌。课堂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其实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课堂教学要做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品读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山的高峻、水的激越,学生头脑中的富春江和三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文章语言美、景物美、感情美、结构美都体现在什么地方,以后阅读类似的文章该怎样去品味。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些方面,要紧扣文本指导学生品味、感悟,而不是倚重一幅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而达到教学目的。以“山的高峻”为例,教师让学生从描写的角度去品味:“自三峡七百里中”,突出三峡的距离之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表现出山的连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凸显山的高峻,以上为正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写出了山的高峻和江面的狭窄。这些感悟,要让学生结合文本,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从写作技巧等方面去仔细品味。
四、完成从文本到作文的写作能力迁移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语文课学了那么多经典文章,但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却不是很大,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未能完成从课文到作文的能力迁移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指导学生模仿、借鉴课文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精彩片段,反复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如学习《与朱元思书》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借鉴总分的结构,模仿学写一篇写景的文章。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个主题,设想船上遇到于勒卖牡蛎是于勒有意识的伪装、是于勒在试探菲利普夫妇,有一天,于勒真的发财回来了,菲利普夫妇会有怎样的表现。让学生尝试写出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实践证明,结合文本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又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源。
参考文献:
[1]李德才.把语文课上得有意思[J].语文教学之友,2018,(2).
[2]张宁建.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实践的反思[J].语文知识,2015,(2).
作者简介:李发祥(1970—),男,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四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德育和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