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1-15李相敏王静坤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0期
关键词:通腑中风缺血性

李相敏,王静坤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6300)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采用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黄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5例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58.41±5.22)岁;中风病证诊断评分[1]为7~21分,平均(13.96±1.29)分;发病时间5~26 h,平均(15.01±1.31)h。观察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59.02±4.40)岁;中风病证诊断评分为8~21分,平均(13.99±1.31)分;发病时间5~27 h,平均(15.06±1.33)h。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经头颅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且符合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诊断标准[2];中医证候辨证为痰热腑实型[3],症见:突然发病,头痛眩晕,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神志欠清,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伴腹胀。

1.3 排除标准 有药物禁忌证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给予脑保护剂、吸氧、预防并发症及监测血压、血糖等措施进行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

2.2 观察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治疗。药物组成:金银花30 g,全瓜蒌30 g,丹参18 g,川贝母18 g,黄芩片15 g,红花15 g,川芎15 g,制天南星12 g,厚朴12 g,全蝎12 g,枳实12 g,生大黄6 g,猪牙皂6 g,炙甘草18 g。水煎后分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意识不清、肢体无力、机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显著得到改善,70%≤症状积分减少<9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30%≤症状积分减少<7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②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NIHSS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4]。③观察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蛋白)水平,评估脑水肿及神经损伤程度。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45%(49/53)。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85%(41/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 6,P<0.05)。

(2)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085 7、5.433 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MMP-9及S100B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MMP-9及S100B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658 2、30.199 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治疗前后MMP-9及S100B蛋白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中医认为,痰热腑实型中风是由于痰、热、瘀、毒等因素而引起,病位在脑。该病患者多为痰热体质,痰热聚集导致气血无法正常运行,阴液损耗,血脉亏虚,血流瘀滞,痰热伤阴,阴虚无以制阳,阳亢则化风,以致血随气逆,上窜于脑,以致发病。脑为元神之府,大脑受损,脾胃不能正常运化,传导功能失常,体内毒素聚集不能及时清除,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原有的疾病,加重脑损伤。因此,临床治疗时应以通腑化痰为治疗原则[5]。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中金银花性甘、味寒、气芳香,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的作用;全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润肠;丹参祛瘀生新,活血通络。研究证实,丹参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川贝母润肺化痰;黄芩清热解毒;红花活血通经;川芎活血行气;制天南星苦寒,苦能燥湿化痰,寒能清热;厚朴降逆平喘,行气消积;全蝎攻毒通络;枳实与厚朴同用,具有除满下气、化痰除痞的功效;大黄清湿热,攻积滞,发挥祛瘀解毒的功效;猪牙皂通关利窍;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化痰热,通腑气,下邪浊,降胃升脾,恢复气血运行,诸症得解[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证实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MMP-9及S100B蛋白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最直接相关的指标,可直接反应患者脑水肿及神经损伤的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P-9、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能消痰通络,促进气血运行,及时排出体内毒物,联合常规治疗能更为显著地减轻患者脑部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中风化痰解毒通腑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通腑中风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
自拟通腑理气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3例
通腑法治疗癌症术后承气证